首頁 資訊 警惕!夏季需要預防這6種病菌

警惕!夏季需要預防這6種病菌

來源:泰然健康網 時間:2016年07月20日 09:01

夏季需要預防什么疾病 夏季易發(fā)的疾病 夏季如何防菌

  夏季需要預防這6種病菌

  沙門氏菌

  特征:沙門氏菌代謝不分解蛋白質,即使食物被污染也看不出明顯變化。該菌在20℃以上能大量繁殖,在冰箱中可生存3~4個月,常在夏秋兩季出沒,對人和動物均可致病。

  隱藏窩點:肉、蛋、奶等動物性食品,水果蔬菜等。

  感染后果:發(fā)病癥狀以急性腸胃炎為主,如腹瀉、嘔吐等,有時還伴有乏力、肌肉酸痛、發(fā)熱等癥狀。

  金黃色葡萄球菌

  特征:金黃色葡萄球菌對高溫、高滲等各種理化環(huán)境都有較強的抵抗力,多見于春夏兩季。人的咽喉、鼻腔、皮膚上常有它的蹤跡,其本身并不具有強大的殺傷力,但一旦在食物中大量繁殖,產生金黃色葡萄球菌腸毒素,就會危害人體健康。

  隱藏窩點:蛋白質或淀粉含量豐富的食品,如奶和奶制品、肉和肉制品、糕點、剩飯、冰淇淋等。

  感染后果:人在吃了被金黃色葡萄球菌腸毒素污染的食物后,會出現惡心、劇烈嘔吐(多呈噴射狀)、腹痛、腹瀉等急性胃腸炎癥狀。

  單增李斯特菌

  特征:單增李斯特菌能耐低溫,不怕凍,在冷藏條件下仍可生長繁殖。雖其引發(fā)侵襲性疾病的幾率較低,但因強致病性,人體感染后的死亡率高,所以也是最致命的食源性病原體之一。

  隱藏窩點:常在即食食品、黃油、凍肉和奶酪上蔓延滋長,肉類、蛋類、禽類、海產品、乳制品、蔬菜等均可被污染。

  感染后果:人體感染后3~70天出現輕微類似流感的癥狀。偶有腹瀉或其他胃腸道癥狀。嚴重感染者可患腦膜炎,孕婦感染可能導致流產、早產或新生兒感染等嚴重后果。

  肉毒梭菌

  特征:肉毒梭菌產生的肉毒毒素(一種強烈的神經毒素)是迄今為止所知最毒的天然毒素之一,可抑制呼吸致死,死亡率高。

  隱藏窩點:該菌廣泛存在于土壤、魚和家禽的腸道及糞便中,在罐頭食品及密封腌漬食物中的生存力極強。

  感染后果:感染后有1~7天的潛伏期,發(fā)病初期體溫正常,但會出現麻痹、心率加快、全身松散、瞳孔放大、伴有視覺障礙,嚴重者呼吸困難倒地休克、呼吸麻痹死亡。

  副溶血性弧菌

  特征:副溶血性弧菌生命力頑強,在抹布和砧板上能生存1個月以上。它是一種嗜鹽性細菌,天然存在于海水、沿海環(huán)境、海底沉積物和魚貝類等海產品中,是引起我國東部沿海城市食源性疾病暴發(fā)的主要致病菌,在內陸地區(qū)也呈上升趨勢。

  隱藏窩點:常藏于海洋魚、蝦、蟹、貝類等海產品以及咸菜、熟肉類食品中,能通過廚具等交叉污染。

  感染后果:起病急,主要臨床表現為腹痛、腹瀉、惡心、發(fā)熱、急性胃腸炎,腹瀉多呈水樣便。

  致病性大腸桿菌

  特征:大腸桿菌在人和溫血動物的腸道內普遍存在,主要在大腸且多數無害,屬于非致病性大腸桿菌,但某些類型的大腸桿菌致病性強,能引起腹瀉、出血性腸炎等癥狀,被統稱為致病性大腸桿菌。

  隱藏窩點:肉類、乳品、生蔬菜、海鮮等食物。

  感染后果:人體感染后會引起嚴重的痙攣性腹痛和反復發(fā)作的出血性腹瀉,同時伴有發(fā)熱、嘔吐等癥狀。對于某些嚴重感染者來說,毒素可能波及腎臟進而引發(fā)急性腎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夏季需要預防什么疾病 夏季易發(fā)的疾病 夏季如何防菌

  夏季應該如何防菌

  鮮:挑選新鮮食材烹飪并燒熟煮透。做熟的食物宜盡早吃完,吃不完的應儲存在4℃以下的環(huán)境中,夏秋季節(jié)常溫放置不超過4小時。

  凈:室內要通風,消除衛(wèi)生死角,尤其冰箱、廚具、餐具等要保持干凈。使用兩套砧板,做到生熟分開,避免交叉污染,使用完畢后用適量白醋及堿水(小蘇打)清洗并晾干,處理生肉前要把水瀝干。

  熱:不喝生水,慎吃生食,特別是雞肉、蝦等,一定要炒熟后食用,食物最好不過夜。儲存在冰箱里的剩飯剩菜不能直接食用,必須先檢查是否變質再回鍋加熱后食用。

  護:精心照顧孕婦、兒童、老人、病人等易感人群,合理搭配膳食,注意飲食衛(wèi)生。沖調嬰幼兒配方奶粉的水溫應高于70℃,且應在沖調后兩小時內喝完。

(責任編輯:吳紫蝶)

相關知識

警惕!夏季需要預防這6種病菌
哪些人要做腸鏡檢查?出現這6種癥狀需做腸鏡檢查
白領們需要警惕這4種疾病
炎熱夏季哪些人需要預防中暑
夏季寶寶怎么預防疾病
老人經常出現這5種情況需要重視
生活中最傷身的6種壞習慣
當心空腹吃這6種食物會減壽
中醫(yī)提醒:夏季保健要注意防中風
老年人需要警惕3大“視力殺手”

網址: 警惕!夏季需要預防這6種病菌 http://www.u1s5d6.cn/newsview11231.html

所屬分類:熱點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