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人形機器人“賽馬”,是“科技感”還是真科技?

人形機器人“賽馬”,是“科技感”還是真科技?

來源:泰然健康網 時間:2025年04月24日 07:42

AI劃重點 · 全文約3221字,閱讀需10分鐘

1.4月19日,全球首個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在北京開跑,20支人形機器人參賽隊完成了21.0975公里的賽程。

2.深圳優(yōu)必選科技聯合北京人形機器人創(chuàng)新中心研制的“天工Ultra”以2時40分42秒的成績獲得冠軍。

3.由魔法原子公司研發(fā)的人形機器人“小麥”已能在工廠實現工業(yè)制造場景的逐步落地。

4.專家建議,發(fā)展人形機器人需以解決真實需求為目的,避免技術脫離實際應用場景。

5.預計到2025年,中國人形機器人產量將超萬臺,市場規(guī)模將達到82.39億元,約占全球50%。

以上內容由騰訊混元大模型生成,僅供參考

圖片

4月19日,全球首個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在北京開跑。天工、夸父、軒轅、逐日、神農……來自全國各地的20支人形機器人參賽隊完成了21.0975公里的賽程。

在這一人形機器人的賽事現場,自然少不了廣東選手的身影。其中,由深圳優(yōu)必選科技聯合北京人形機器人創(chuàng)新中心研制的“天工Ultra”,以2時40分42秒的成績獲得冠軍;而來自廣州的人形機器人“小?!?,也憑借“無中途跌倒、無系統(tǒng)宕機、零人工干預”的表現嶄露頭角。

南都記者觀看直播視頻時發(fā)現,不少機器人選手身邊都有工作人員陪跑,通過跟隨遙控、噴灑冷卻液、更換“補給”電池為機器人隊友保駕護航,這也成為本次比賽的一大亮點。一名機器人參賽團隊的工作人員通過社交媒體表示,這是(陪跑機器人“半馬”)加入團隊后最累的一天。

為什么要組織人形機器人跑半馬?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副局長蘇國斌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參加馬拉松比賽要求機器人在傳感器的精準度、芯片的運算速度和算法的智能性等多方面具備極高水平,而其中發(fā)現的問題,也能進一步倒逼技術和產業(yè)的進步。

人形機器人,越來越“能干”

4月15日,第137屆廣交會在廣州琶洲開幕,并首次設立了服務機器人專區(qū),集中展示了中國人形機器人等領域的發(fā)展成果。

由魔法原子公司研發(fā)的人形機器人“小麥”首次來到廣交會現場?!伴T店導購、工廠搬運等等很多場景的工作,‘小麥’都可以勝任?!睋F場負責人介紹,售價約70萬元一臺的“小麥”,通過強化學習、模仿學習和工廠實訓,已可以使用不同的工具為人類提供服務。

目前,身高174cm的“小麥”已在工廠實現工業(yè)制造場景的逐步落地。魔法原子總裁吳長征此前曾公開表示,“小麥”在工廠中參與點膠工位工作,用三個月時間便使其成功率和效率提高了幾倍。

不僅能進工廠、做服務,人形機器人在應急領域的應用也正走進現實。今年1月,南京天創(chuàng)電子發(fā)布了全球首款人形防爆機器人——“天魁1號”。

該公司董事長劉爽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這一應用于石油化工、電力能源等高風險場景的防爆人形機器人,可在易燃易爆環(huán)境中執(zhí)行巡檢、應急處理等任務,填補了特種行業(yè)智能化作業(yè)設備的空白。據悉,目前“天魁1號”已進入小批量試產階段。

從轉手絹、翻跟斗、跑步,到管家服務、防爆應急、全屋清潔,甚至情感陪伴,如今的人形機器人,越來越“能干”了。那么,在這千帆競逐的產業(yè)熱浪中,人形機器人將在哪個賽道率先突圍?

圖片

2025年1月28日在央視春晚后臺拍攝的杭州宇樹科技人形機器人。新華社發(fā)

“工業(yè)場景可能會成為人形機器人最先引爆的落地場景?!鄙虾0烈饪萍级麻L倪華良曾如此預測。在他看來,工業(yè)場景是對人形機器人需求最旺盛的地方,物料搬運、快遞分揀等簡單的重復性勞動,可以由機器人去完成。

功能垂直化、場景碎片化,是當前人形機器人在應用中的特點。

“如果你想要一個機器人在家?guī)湍惘B衣服、洗衣服、做飯的話,那么還沒有那么快能實現?!鄙钲诮鸫笾悄芨笨偛藐惖戏苍鴮γ襟w如此表示。上海企業(yè)鈦虎機器人相關負責人都鴻鵬也曾坦言,人形機器人將率先用于工業(yè)場景,并表示所在公司已有人形機器人整機被一些國外客商用于工廠測試。

都鴻鵬認為,營業(yè)廳展覽引導、工廠做物料搬運,是當前人形機器人的兩個主要應用場景。不過,他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表示,當前人形機器人市場化進程仍處于落地前期,70多萬元一臺人形機器人,其實尚未包含解決應用算法的費用。

對此,不少業(yè)內人士希望,2025年人形機器人能夠走向商業(yè)化落地,同時也能夠探索出滿足各行各業(yè)使用場景的應用。“人形機器人(銷售市場)主要還是面向科研、實驗室。”本屆廣交會期間,宇樹科技相關人士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

“大腦”“小腦”齊布局

人形機器人產業(yè)或領跑全球

“全球人形機器人看中國,人形機器人未來在中國。”2024年,中國已有11家主流人形機器人整機廠商開啟了量產計劃。

據TrendForce集邦咨詢數據,當期已有宇樹科技、優(yōu)必選、智元機器人、銀河通用、眾擎機器人、樂聚機器人等6家廠商的2025年量產規(guī)劃超過千臺。隨著頭部廠商的量產計劃陸續(xù)鋪開,中國市場人形機器人零部件及整機供應鏈生態(tài)布局將得到不斷完善。

就在第137屆廣交會開幕的當天,第二屆中國人形機器人與具身智能產業(yè)大會在北京中關村舉行,《2025年人形機器人與具身智能產業(yè)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隨之發(fā)布。

《報告》顯示,2025年是人形機器人發(fā)展的關鍵之年,中國人形機器人產量將超萬臺,市場規(guī)模將達到82.39億元,約占全球50%,人形機器人產業(yè)也有望從“技術驗證期”向“規(guī)模化商用期”快速過渡。

廣東省政協委員、省社科聯副主席、廣東亞太創(chuàng)新經濟研究院理事長李志堅在接受南都記者專訪時強調,中國憑借領先的制造業(yè)優(yōu)勢與規(guī)模龐大的內需市場,在人形機器人領域具備實現從“局部領先”邁向“全面領跑”的關鍵條件。他認為,通過彌補關鍵場景的技術短板,加快零部件供應鏈的自主化進程,中國有望在這一前沿領域占據領先地位。

同時,上述《報告》也預測,隨著成本下探與生態(tài)完善,產業(yè)有望復制新能源汽車發(fā)展路徑,成為中國經濟新增長極。

而在廣東省機器人協會執(zhí)行會長任玉桐看來,廣東或將成為人形機器人的產業(yè)高地?!拔磥硎辏瑱C器人產業(yè)要超過汽車產業(yè),廣東省機器人產業(yè)也會形成超萬億產值”。任玉桐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預測,大約3-5年人形機器人有望真正規(guī)?;涞亍?/p>

廣東省制造業(yè)基礎雄厚,眾多人形機器人關聯企業(yè)星羅棋布,也是全世界最大的機器人應用市場,在人形機器人領域具有得天獨厚的發(fā)展優(yōu)勢。據民盟廣東省委會調研數據,目前全球人形機器人約38%的供應鏈企業(yè)在中國,而中國約57%的供應鏈企業(yè)在粵港澳大灣區(qū)。

為發(fā)展人形機器人,今年以來廣東已出臺諸多政策實招。

今年1月,廣東發(fā)布《廣東省建設現代化產業(yè)體系2025年行動計劃》,其中提到,要強化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快人形機器人等重點領域研發(fā)項目及產業(yè)布局。此外,4月出臺的《廣東省推動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產業(yè)創(chuàng)新發(fā)展若干政策措施》,也提出將開展“機器人+”行動,深入挖掘開放應用場景。

圖片

在北京中關村國際創(chuàng)新中心,出席2025中關村論壇年會的嘉賓和記者觀看一款名為“Adam”的人形機器人表演太極拳。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攝

對此,李志堅認為,廣東在發(fā)展人形機器人產業(yè)時,應著重在“大腦”“小腦”和“肢體”層面進行戰(zhàn)略布局。

在他看來,“大腦”涵蓋高性能人工智能芯片以及先進的機器學習算法,這些技術是賦予機器人智能決策與認知能力的核心要素;“小腦”則聚焦于高精度運動控制算法與實時反饋控制系統(tǒng),它們是保障機器人實現精準、靈活運動的關鍵所在;而“肢體”代表著高強度輕量化材料、高精密減速器、靈巧型執(zhí)行器等,這些部件為機器人的物理運動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科技感”還是真科技?

專家建議:發(fā)展人形機器人,需以解決真實需求為目的

工作協助還是情感陪伴,進廠打工還是應急救援?人形機器人的優(yōu)勢究竟在何處?“更像人,還是更能幫到人?這是當前人形機器人產業(yè)發(fā)展亟需理清的問題?!贝饲坝锌萍疾┲鞴_表示,掃地機、洗衣機、洗碗機等都是專用機器人,而在這些工作場景中,人的操作習慣相比專用機器人是非常低效的。

“機器人是否表現為人形,需要結合使用場景進行取舍。”廣東工業(yè)大學智能信息處理研究所副所長孫為軍在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說,在制造業(yè)工廠中,以工業(yè)機械臂為代表的工業(yè)機器人大多都不需要移動底座,而涉及高效搬運、精準定位等移動作業(yè)需求時,四個輪子的自主移動機器人,單就安全性而言,便已遠超只有兩個支點的人形機器人。

圖片

美的庫卡智能制造科技園全自動化生產線。新華社記者 孫飛 攝

而對于投資者和消費者,業(yè)內人士則建議,需著重了解人形機器人在基礎材料、核心控制技術、零部件工藝等領域是否具備核心科技,而非關注考慮外觀設計等增加科技感的因素?!胺智宄萍几小€是真科技,非常關鍵?!睆V州一位從業(yè)十多年的投資經理認為,當前人形機器人板塊確實展現出驚人的爆發(fā)力,但該領域核心企業(yè)的常態(tài)化盈利能力還有待觀察。

那么人形機器人走進千家萬戶,是否值得期待?上述科技博主表示,拋開故障維修等因素,人形機器的使用門檻非常高。“70多萬的均價,足以長期支付一個家庭享受高質量家政服務的費用?!?/p>

事實上,人形機器人的使用,還關乎社會倫理和心理健康?!皺C器人和人的相似度越高,會給人帶來更多壓迫感?!睂O為軍向記者介紹,上世紀70年代東京工業(yè)大學機器人專家森昌弘教授曾提出“恐怖谷效應”,即當一個事物與自然的、活生生的人或動物非常相似,但不完全相似的時候,會在一些人中產生反感厭惡的情緒反應。

“解決真實需求,而非滿足技術虛榮,是發(fā)展人形機器人的根本目的?!崩钪緢哉J為,當前中國正處于機器人產業(yè)發(fā)展的關鍵轉折點,無論從政策、產業(yè)還是技術層面,都需要多些一些對真實需求的挖掘,避免技術脫離實際應用場景。

采寫:南都記者 朱唯信

出品:南都政務新聞部

相關知識

人形機器人“賽馬”,是“科技感”還是真科技?
禾川科技:人形機器人賽道的璀璨新星
雷軍投了CES上爆火的人形機器人 宇樹科技海外被“哄搶”
2024年中國人形機器人產業(yè)供應鏈十大潛力企業(yè):宇樹科技、智元機器人、星動紀元、自變量機器人、加速進化……
瀚馬健康科技商用健身器材跑步機單車橢圓機
2024黃埔馬拉松:綠色賽道上的運動盛宴與科技奇跡
什么是科技體育?
艾灸機器人:科技織就的養(yǎng)生新篇章
科技加持,可變形輪胎重新定義高海拔環(huán)境科考值守機器人
煤油燈科技發(fā)布2023年十大IT技術趨勢:量子計算、WEB3.0、區(qū)塊鏈、AI機器人

網址: 人形機器人“賽馬”,是“科技感”還是真科技? http://www.u1s5d6.cn/newsview1174950.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