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云南教師招聘考試教育心理學知識:情緒理論
【全年】2020年云南教師招聘考試公告信息匯總
隨著暖春的到來,云南教師招聘考試也逐漸拉開了序幕,各位小伙伴也可以開始新一輪的備考;下面,云南中公教育和備考的小伙伴看一看情緒理論,大家可以記一記,為2020年教師考試做積累!
一、詹姆斯-蘭格理論
美國心理學家詹姆斯是心理學史上最早對情緒理論進行系統(tǒng)解釋的人,同一時期,丹麥生理學家蘭格提出了與其類似的理論,他們的理論后來合稱為詹姆斯-蘭格情緒理論。
詹姆斯-蘭格理論又叫做情緒的外周理論。該理論認為情緒是植物性神經系統(tǒng)的產物,是內臟器官和骨骼肌肉活動在腦內引起的感覺。
詹姆斯認為,身體的變化是我們知覺到的事件引起的,情緒是對身體變化的知覺;即情緒刺激引起身體的生理反應,而生理反應進一步導致情緒體驗的產生,也就是說,是先有機體的生理變化,而后才有情緒。比如,我們覺得難過是因為我們哭泣;我們發(fā)怒是因為我們打人;我們感到害怕是因為發(fā)抖。
蘭格認為,當神經的支配作用加強時,血管容量的擴張會導致愉快情緒的產生;而當神經的支配作用減弱時,血管收縮和肌肉痙攣則會產生恐懼。
在詹姆斯和蘭格看來情緒就是對機體狀態(tài)變化的意識,是由于人們直覺到身體的變化所導致的;只不過詹姆斯更加重骨骼肌肉系統(tǒng)的活動,而蘭格更加看重血液以及內臟系統(tǒng)的變化。
總結:外界刺激情景(事件)→生理反應→情緒
二、坎農-巴德學說
美國心理學家坎農則針對詹姆斯-蘭格理論提出了質疑,認為情緒并非外界變化的必然結果,情緒產生的中心不在外周神經系統(tǒng),而在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丘腦,并且強調大腦對丘腦抑制的解除,使植物性神經活躍起來,加強身體生理的反應,而產生情緒。外界刺激引起感覺器官的神經沖動,傳至丘腦,再由丘腦同時向大腦和植物性神經系統(tǒng)發(fā)出神經沖動,從而在大腦產生情緒的主觀體驗的同時由植物性神經系統(tǒng)產生個體的生理變化。
例如:某人遇到一只老虎,由視覺感官引起的沖動(刺激)經內導神經傳至丘腦處,在此更換神經元后,同時發(fā)出兩種沖動:一是經體干神經系統(tǒng)和植物神經系統(tǒng)達到骨骼肌和內臟,引起生理應激狀態(tài)。二是傳至大腦,使某人意識到老虎的出現。此時某人的大腦中可能出現兩種意識活動:第一認為老虎是馴養(yǎng)動物并不可怕,因此大腦即將神經沖動傳至丘腦,并轉而控制植物神經系統(tǒng)的活動,使活動狀態(tài)受到壓抑。其二,認為老虎是可怕的,大腦解除對丘腦的抑制,使植物神經系統(tǒng)活躍起來,加強身體的應激生理反應,并采取逃跑的行動,產生了恐懼,隨著逃跑的生理變化的加劇,恐懼的情緒也會加強。因此情緒體驗和生理反應是同時發(fā)生的,都受到丘腦的控制。
坎農-巴德的理論主要強調了丘腦的關鍵作用,所以一般在題目中也是會提出關鍵詞來進行出題。比如:認為情緒的產生主要是靠丘腦的作用,外界刺激通過神經沖動傳至丘腦,再由丘腦產生作用,從而引起情緒和一系列生理變化,這說的是那個理論?
總結:外界刺激情景→丘腦→大腦(情緒)+植物神經系統(tǒng)(生理變化)
三、阿諾德“評定-興奮”說
情緒的評定-興奮說又叫認知-評估理論、情緒的認知理論。強調認知評價在情緒中的作用,認為情緒的產生來源于大腦皮層對情境的評估。
美國心理學家阿諾德認為:刺激情景并不直接決定情緒的性質,從刺激出現到情緒的產生,要經過對刺激的估量和評價。情緒產生的基本過程是刺激情景-評估-情緒。同一刺激情景,由于對它的評估不同就會產生不同的情緒反應。情緒的產生是大腦皮層和皮下組織協同活動的結果,大腦皮層的興奮是情緒行為的最重要的條件。
例如,一個人在森林中看到一只老虎感到危險,就特別害怕,但是在動物園看到就不害怕。這種現象就說明了刺激情境不直接決定情緒,而是需要進行評定。評估不同,情緒反應是不同的。
總結:外界刺激情景→認知評估→情緒
四、沙赫特-辛格的情緒理論
沙赫特(S.Schachter)和辛格(J.E.Singer)提出的情緒歸因論(attribution theory of emotion)認為,對于特定的情緒來說,有兩個因素是必不可少:一是個體必須體驗到高度的生理喚醒;二是個體必須對生理狀態(tài)的變化進行認知性的喚醒。情緒既來自生理反應的反饋,也來自對導致這些反應情境的認知評價。因此,認知解釋起兩次作用:第一次是當人知覺到導致內臟反應的情境時,第二次是當人接受到這些反應的反饋時把它標記為一種特定的情緒。沙赫特認為,腦可能以幾種方式解釋同一生理反饋模式,給予不同的標記。生理喚醒本來是一種未分化的模式,正是認知過程才將它標記為一種特定的情緒,標記過程取決于歸因,即對事件原因的鑒別,人們對同一生理喚醒可以作出不同的歸因,產生不同的情緒,這取決于可能得到的有關情境的信息。
綜上,他們認為情緒是生理喚醒、認知因素、外界環(huán)境因素在大腦整合的產物,其中認知因素起主導作用。他們通過“腎上腺素的實驗”驗證了他們的理論。
總結:生理喚醒+認知因素+外界環(huán)境→情緒
練習題:
一、單選題
1.小明在開車的途中,突然車前出現一只小狗,小明頓時手心冒汗,瞳孔放大,及時剎住了車,過了很久之后他才感覺到害怕。小明的這一情緒反應過程屬于( )。
A.詹姆斯-蘭格理論 B.坎農-巴德理論
C.阿諾德“判定-興奮”說 D.沙河特兩因素情緒理論
1.【答案】A。解析:題干中小明是遇到事情之后先有手心冒汗、瞳孔放大剎車等一系列生理反應,而后才出現緊張害怕等情緒反應,故屬于詹姆斯蘭格理論。
2.動物園和礦業(yè)荒嶺的老虎給人的情感體驗是完全不同的,這可以用( )給出合理的解釋。
A.坎農巴德理論 B.阿諾德評定興奮說
C.外周情緒理論 D.沙赫特和辛格的二因素理論
2.【答案】B。解析:阿諾德的評定興奮說認為,刺激情景并不直接決定情緒的性質,從刺激出現到情緒的產生,要經過對刺激的估量和評價,情緒產生的基本過程是刺激情景——評估——情緒。同一刺激情景,由于對它的評估不同,就會產生不同的情緒反應。題干中“動物園和曠野荒郊的老虎帶給人的情感體驗是完全不同”體現的是阿諾德的評定興奮說。B項正確。
3.認為人的情緒是由于生理喚醒、認知和外界環(huán)境共同影響的結果,其中認知因素起著決定作用的理論是下列( )。
A.詹姆斯-蘭格理論 B.坎農-巴德理論
C.阿諾德“判定-興奮”說 D.沙河特-辛格情緒理論
3.【答案】D。解析:沙赫特和辛格提出的情緒歸因論被稱為沙河特-辛格情緒理論,該理論情緒是生理喚醒、認知因素、外界環(huán)境因素在大腦整合的產物,其中認知因素起主導作用。
二、判斷題
坎農-巴德情緒理論認為生理反應和情緒體驗是同時發(fā)生的。( )
【答案】√。解析:坎農-巴德情緒理論認為情緒的產生是由于丘腦接收到了外界刺激,從而進行加工,同時把信息輸送到大腦和機體的其他部分,使得情緒體驗和生理反應同時產生。故題干說法正確。
點擊圖片即可進入D類空中課堂
以上便是云南中公教育為各位備考小伙伴提供的教師招聘考試的相關內容,更多教師招聘考試信息請查看:云南人事考試網 云南教師考試 網上報名
相關知識
2019重慶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知識:情緒ABC理論
2018教招考試教育理論知識備考筆記: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師招聘考試備考
2019云南教師資格考試保教知識與能力知識點精講:幼兒五大領域教育之健康教育
2020大連醫(yī)療招聘考試心理學資料:心理健康的理解
教師招聘心理學科備考指南:少走彎路的秘訣
2020年云南省健康管理師考試安排
教師招聘備考: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全解析
2025中公教育教師招聘網課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語文數學美術體育心理健康教招筆試教師考編制視頻課程教育綜合知識真題教材講義資料
2016年安徽省中小學新任教師公開招聘筆試大綱
網址: 2020云南教師招聘考試教育心理學知識:情緒理論 http://www.u1s5d6.cn/newsview1218962.html
推薦資訊
- 1發(fā)朋友圈對老公徹底失望的心情 12775
- 2BMI體重指數計算公式是什么 11235
- 3補腎吃什么 補腎最佳食物推薦 11199
- 4性生活姿勢有哪些 盤點夫妻性 10428
- 5BMI正常值范圍一般是多少? 10137
- 6在線基礎代謝率(BMR)計算 9652
- 7一邊做飯一邊躁狂怎么辦 9138
- 8從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9063
- 9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8613
- 10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7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