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食療藥膳

食療藥膳

來源:泰然健康網 時間:2024年11月27日 02:34

藥膳是祖國醫(yī)藥學的一個組成部分。它在防病治病、滋補強身、抗老延年方面具有獨到之處。數千年來,它為中華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貢獻。 中國藥膳不是食物與中藥的簡單相加,而是在中醫(yī)辯證配膳理論指導下,由藥物、食物和調料三者精制而成的一種既有藥物功效,又有食品美味,用以防病治病、強身益壽的特殊食品。

說起食療,起源甚早。傳說先民嘗味草,開拓食物來源并發(fā)明醫(yī)藥,故有“藥食同源”之說。昔人謂安身之本必資于食,救疾之速必憑于藥,將飲食與藥物并論,認為可供飲食的動、植物及加工制品,雖種類繁多,但其五色、五味以及寒熱、補瀉之性,亦皆稟于陰陽五行,從這個意義上講,實與藥物應用的道理并無二致。所以醫(yī)家對于飲食的宜、忌,調制方法亦頗究心,用飲食治病積累了許多可貴的知識,在古醫(yī)籍中亦多有論及且有專門著述。

食療包括兩個主要方法,一是將食物經過一定的調制烹飪,充分發(fā)揮其醫(yī)療作用;一是配入適當的藥物,雖然用藥,但通過技術處理而賦于食物的形式。

中國藥膳原遠流長。古代關于“神農嘗百草”的傳說,反映了早在遠古時代中華民族就在開始探索食物和藥物的功用,故有“醫(yī)食同源”之說。公元前一千多年的周朝,宮廷醫(yī)生分為四科,其中的“食醫(yī)”,即通過調配膳食為帝王的養(yǎng)生、保健服務。約成書于戰(zhàn)國時期的中醫(yī)經典著作《黃帝內經》,載藥膳方數則。約成書于秦漢時期、我國現存最早的藥學專著《神農本草經》,記載了許多既是藥物又是食物的品種,如大棗、芝麻、山藥、葡萄、核桃、百合、生姜、薏以仁等。東漢醫(yī)圣張仲景在《傷寒雜病論》中,亦載有一些藥膳名方,如當歸生姜羊肉湯、百合雞子黃湯、豬膚湯等,至今仍有實用價值。唐代名醫(yī)孫思邈的《備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專列有“食治”、“養(yǎng)老食療”等門,藥膳方藥十分豐富。據史書記載,至隋唐時期,我國已有食療專著約六十余種,惜多散佚。唐代孟詵所著《食療本草》是我國現存最早的食療專著,對后世影響較大。

至宋代,王懷隱等編輯的《太平圣惠方》論述了許多疾病的藥膳療法;陳直的《養(yǎng)老壽親書》是我國現存的早期老年醫(yī)學專著,在其所載的方劑中,藥膳方約占70%。該書強調:“凡老人之患,宜先以食治,食治未愈,然后命藥?!痹t(yī)忽思慧所著的藥膳專書《飲膳正要》,藥膳方和食療藥十分豐富,并有任娠食忌、乳母食忌、飲酒避忌等內容。至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收載了許多藥膳方,僅藥粥、藥酒就各有數十則;明代高濂的養(yǎng)生學專著《遵生八箋》,也載有不少養(yǎng)生保健藥膳。清代的藥膳專著各有特色,如王士雄的《隨息居飲食譜》介紹了藥用食物七門三百余種,章穆的《調疾飲食辯》所涉及的藥用食物更多,袁枚的《隨園食單》介紹了多種藥膳的烹調原理和方法,曹庭棟的《老老恒言》(又名《養(yǎng)生隨筆》)中則列出老年保健藥粥百種。

藥膳的品種在傳統(tǒng)工藝的基礎上正在不為增加,如藥膳罐頭、藥膳糖果等。結合現代科研成果制成的具有治療作用的食品、飲料,品種繁多,各具特色。既有適合糖尿病、肥胖者和心血管疾病患者服食的藥膳食品,也有適合運動員、演員和礦工等服食的保健飲料,還有促進兒童健康發(fā)育或用于老人延年益壽的保健食品或藥膳。

食療藥膳

中國藥膳開始走向世界,不少藥膳罐頭和中藥保健飲料、藥酒等已銷往國際市場。有的國家已經開設藥膳餐廳。國際上一些學術界和工商界人士十分關注中國藥膳這一特殊食品,希望能開展這方面的學術交流與技術合作。中國藥膳將為世界人民的健康做出貢獻。

中國藥膳具有以下特點:

1.注重整體,辯證施食

所謂“注重整體”、“辯證施食”,即在運用藥膳時,首先要全面分析患者的體質、健康狀況、患病性質、季節(jié)時令、地理環(huán)境等多方面情況,判斷其基本證型;然后再確定相應的食療原則,給予適當的藥膳治療。如慢性胃炎患者,若證屬胃寒者,宜服良附粥;證屬胃陰虛者,則服玉石梅楂飲等。

2.防治兼宜,效果顯著

藥膳既可治病,又可強身防病,這是有別于藥物治療的特點之一。藥膳盡這多是平和之品,但其防冶疾病和健身養(yǎng)生的效果卻是比較顯著的。如山東中醫(yī)學院根據古代食療和清宮保健經驗研制而成的“八珍食品”,含有山藥、蓮子、山楂等8種食用中藥,幼兒食用30天后食欲增加者占97%,生長發(fā)育也有改善;再如,萊陽梨香菇補精,是由萊陽梨汁和香菇、銀耳提取物制成,中老年慢性閂病患者服后不僅能顯著改善各種癥狀,而且可使高脂血癥者血脂下降,并可使免疫功能得到改善。

3.良藥可口,服食方便

由于中藥湯劑多有苦味,故民間有“良藥苦口”之說。有些人,特別是兒童多畏其苦而拒絕服藥。而藥膳使用的多為藥、食兩用之品,且有食品的色、香、味等特性;即使加入了部分藥材,由于注意了藥物性味的選擇,并通過與食物的調配及精細的烹調,仍可制成美味可口的藥膳,故謂“良藥可口,服食方便”。

相關知識

水腫的食療與藥膳方
秋季咳嗽怎么辦 藥膳食療來幫你
老人腳腫巧用中醫(yī)藥膳食療
推薦 夜貓族專屬的藥膳食療方
治療失眠的藥膳食療秘方
哪些妙方可治療藥膳
中醫(yī)養(yǎng)生保健知識:食療、藥膳與四季養(yǎng)生和24節(jié)氣養(yǎng)生
腎氣不足怎么食療 十款藥膳能補腎氣
哪些藥膳可治療更年期月經絮亂
秋季養(yǎng)眼 藥茶藥膳推薦

網址: 食療藥膳 http://www.u1s5d6.cn/newsview123426.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