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腦血管供血不足 中醫(yī)4法辨證治療
心腦血管供血不足,即缺血性心腦血管病,是指體內(nèi)血脂及黏稠度過高,而使冠狀動脈、頸動脈或椎—基底動脈系統(tǒng)粥樣硬化,引起心、腦血管的彈性減弱、管腔狹窄、血流緩慢、血栓形成,導致心肌和腦組織缺血、缺氧等病變,出現(xiàn)心前區(qū)疼痛、心悸怔忡、頭痛眩暈、肢體麻木等癥狀,嚴重可致心、腦血管梗死等。屬于西醫(yī)的冠心病心絞痛、心律不齊、腦缺血發(fā)作、腦血栓形成。中醫(yī)雖無此病名,卻隸屬于胸痹、心悸、眩暈、頭痛、肢麻、中風等范疇,認為其發(fā)生部位雖在心、腦,病因病機與心、脾、腎的虧損,加之過食膏粱厚味,七情內(nèi)傷,思慮勞倦,寒邪侵襲有關,臨床常見氣滯、血瘀、痰濁、寒凝等證候。
對于此病,雖然兩者在臨床多數(shù)同時并存,但應分清孰輕孰重,采用辨證論治方法,從“心腦同調(diào)”入手,以益氣活血、疏經(jīng)通絡為主,常可獲得事半功倍之效。
心腦血管供血不足——胸陽不振
由于心陽不足,氣機阻滯,行血不暢而致。癥見胸痛心悸,面色蒼白,身寒肢冷,氣短乏力,失眠多夢,自汗便溏,脈象沉細無力,舌質(zhì)胖淡苔薄白。
治法:溫陽行氣,養(yǎng)心安神。
方藥:生脈通絡湯加減:太子參、麥冬、瓜蔞各15克,五味子、薤白、桂枝、郁金、元胡、茯神、生龍骨各10克,三七、甘草各6克,水煎服。
心腦血管供血不足——肝風內(nèi)動
由于脾腎陰虛,肝陽偏亢,風陽妄動而致。癥見眩暈頭痛,肢體麻木,口干耳鳴,少寐多夢,大便干結(jié),重則半身不遂,脈象弦細而數(shù),舌質(zhì)紅苔黃燥。
治法:滋養(yǎng)腎陰,清肝熄風。
方藥:天麻鉤藤飲加減:天麻、鉤藤各12克,桑寄生、石決明、杭菊花15克,川牛膝、龍膽草、山梔、生白芍各10克,僵蠶、甘草各6克,水煎服。
心腦血管供血不足——痰瘀阻絡
由于脾失運化,化生痰濁,脈絡瘀滯而致。癥見胸部刺痛,固定不移,脘腹痞悶,渴不欲飲,惡心痰多,納食減少,脈象弦細而澀,舌質(zhì)紫暗苔白膩。
治法 健脾化痰,活血祛瘀。
方藥 二陳化瘀湯加減:陳皮、半夏、茯苓、枳殼各12克,丹參、川芎、白術各15克,紅景天、石菖蒲、膽南星、遠志各10克,甘草6克,水煎服。
心腦血管供血不足——氣虛血瘀
由于脾胃虛弱,運氣無力,血脈瘀滯而致。癥見頭暈目眩,心悸氣短,倦怠乏力,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語謇澀,脈象緩細無力,舌質(zhì)淡紅苔白。
治法:補陽益氣,活血通絡。
方藥:補陽還五湯加減:黃芪30克,丹參、伸筋草、豨薟草各15克,桃仁、紅花、地龍、牛膝、路路通各10克,水蛭、桂枝、甘草各6克,水煎服。
總之對于本病,只要抓住要點,辨證準確,組方無誤,用藥恰當,加之患者密切配合,均可達到改善癥狀、控制病情之目的。
相關知識
腦供血不足的中醫(yī)調(diào)養(yǎng)法
腦供血不足
中醫(yī)治療心腦血管疾病大有可為
中醫(yī)辨證:高血壓的原因與治療方法
北京醫(yī)治心腦血管醫(yī)院?北京哪里治療心腦血管好?
北京中醫(yī)心腦血管?北京心腦血管醫(yī)院醫(yī)生?
怎樣治療心臟供血不足
腦血管供血不足有哪些癥狀?
北京心腦血管治療?
中醫(yī)如何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網(wǎng)址: 心腦血管供血不足 中醫(yī)4法辨證治療 http://www.u1s5d6.cn/newsview1280077.html
推薦資訊
- 1發(fā)朋友圈對老公徹底失望的心情 12775
- 2BMI體重指數(shù)計算公式是什么 11235
- 3補腎吃什么 補腎最佳食物推薦 11199
- 4性生活姿勢有哪些 盤點夫妻性 10428
- 5BMI正常值范圍一般是多少? 10137
- 6在線基礎代謝率(BMR)計算 9652
- 7一邊做飯一邊躁狂怎么辦 9138
- 8從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9063
- 9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8613
- 10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7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