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后散步能養(yǎng)生 怎么散步才科學
飯后散步有助于腹部肌肉收縮,促進腸胃蠕動,刺激副交感神經(jīng),緩解壓力。但走得太快、太久反而容易傷身,飯后散步關鍵在于放松。
速度越慢越好,不超過半小時。
清代養(yǎng)生名家曹庭棟在《老老恒言》中說道:“飯后食物停胃,必緩行數(shù)百步,散其氣以輸于脾,則磨胃而易腐化。”緩慢散步有助于食物消化吸收。吃太飽時,一定要起身慢步走動,避免食物堆積在胃部,造成腸胃不適。
如果走得太快,動作過于劇烈,血液會從腸胃往四肢流動,氣血減少,不利于消化。建議散步速度以90步/分鐘最為理想,約每秒走1~2步即可。散步時間以10~30分鐘為宜,不用太久。
避免邊走邊聊天。
散步會讓氣聚集體內,可以養(yǎng)氣。但許多老人喜歡邊走邊跟人聊天,或打電話,容易讓氣散掉,也會流失津液(口水)。老人可以一邊走,一邊順時針輕揉腹部上方的中脘穴,能夠促進循環(huán)、助消化,如果吃得太撐,可先休息一下再按摩。
下列狀況,飯后先休息再散步。心肺、脾胃功能差、體虛的老人,建議先休息半小時再散步。若患有心絞痛、低血壓、胃下垂,走路易喘、身體虛弱無力者,應避免吃得過飽,飯后先休息30分鐘再散步,才不會造成身體不適。
許多人不適合飯后散步
“飯后百步走”比較適合平時活動較少,特別是長時間伏案工作的人,也適合形體較胖或胃酸過多的人。
這些人如果飯后散步20分鐘,是有利于身體健康的。并且“飯后”是在進食完20~30分鐘以后,而并非指飯后立即散步。
提倡“飯后不要走”也有道理,從消化生理功能來說,飯后胃正處于充盈狀態(tài),這時必須保證胃腸道有充足的血液供應,來進行初步消化。飯后適當休息一下,胃腸道能得到更多的血液供應量。
根據(jù)腦生理科學家的研究,有些人的“吃飽”,不過是胃感覺到了脹滿,而營養(yǎng)卻沒有吸收進體內,身體仍處于“饑餓”狀態(tài)。短短十幾分鐘的進餐過程中,吃進去的食物根本來不及消化,就更不用說吸收了。
這時匆忙起身而走,會有一部分血液集中到運動系統(tǒng)去,延緩了消化液的分泌,容易誘發(fā)功能性消化不良。
有慢性病的人散步方式
注意散步的合理方式,最好緩慢的進行散步。
1、失眠者要在晚上緩行半小時,休息15分鐘后再睡覺,有較好的鎮(zhèn)靜催眠效果。
2、高血壓患者要腳掌著地,不要后腳跟先落地,否則會使大腦不停地振動,容易引起頭暈。
3、冠心病患者要在餐后1小時慢步走,以免誘發(fā)心絞痛,長期堅持有助改善心肌代謝,并減輕血管硬化。
4、輕微認知障礙的人應該反臂背向散步,把兩手背在后腰命門穴,緩步倒退50步,然后再向前行100步,一倒一前反復走5~10次。(倒退時要特別注意安全)
5、有胃腸病的人可以采用摩腹散步法,步行時兩手旋轉按摩腹部,每分鐘走30~60步,每走一步按摩一周,順時針和逆時針交替進行,每次散步時間3~5分鐘。
老年人的散步方式
注意進行鍛煉,減輕體重。體弱者要甩開胳膊大步跨,走得太慢則達不到強身健體的目的,只有步子大,胳膊甩開,才能促進新陳代謝。
肥胖者要走遠點,長距離疾步走,步行速度快些,可使血液內的游離脂肪酸充分燃燒,從而減輕體重。
(責任編輯:蘇嬌蓉)
相關知識
飯后散步能養(yǎng)生 怎么散步才科學
飯后散步好不好 怎么散步才健康
散步能養(yǎng)生 但老年人晚上散步別貪多
老年人怎么散步養(yǎng)生
老年人有哪些散步養(yǎng)生方法
老人養(yǎng)生方法:飯后養(yǎng)生有四招
老人如何養(yǎng)生 散步運動是首選
老年人怎么散步治療肩周炎
哪些散步方式適宜老人養(yǎng)生
老年人散步有什么好處
網(wǎng)址: 飯后散步能養(yǎng)生 怎么散步才科學 http://www.u1s5d6.cn/newsview12842.html
推薦資訊
- 1發(fā)朋友圈對老公徹底失望的心情 12775
- 2BMI體重指數(shù)計算公式是什么 11235
- 3補腎吃什么 補腎最佳食物推薦 11199
- 4性生活姿勢有哪些 盤點夫妻性 10428
- 5BMI正常值范圍一般是多少? 10137
- 6在線基礎代謝率(BMR)計算 9652
- 7一邊做飯一邊躁狂怎么辦 9138
- 8從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9063
- 9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8613
- 10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7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