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落枕了怎么辦 中醫(yī)教你這樣緩解

落枕了怎么辦 中醫(yī)教你這樣緩解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18年09月13日 09:30

  早晨一覺醒來,發(fā)現(xiàn)脖子無法轉動了,只要稍微扭頭,便會引起劇烈的疼痛感。這種落枕的痛苦,很多人都體會過。但落枕后如何正確處理很多人卻未必知曉。臨床上,經(jīng)常見到因為不當處理導致落枕癥狀加重,或反復出現(xiàn)。落枕后,正確的做法有以下三步:

落枕怎么緩解 怎樣緩解落枕的疼痛 緩解落枕的方法

  1.保護。急性期切勿用力扭頭抵抗僵硬的頸椎,否則可能會導致頸椎的嚴重損傷。

  2.熱敷。將一條毛巾微微濕水,用塑料袋包裹后置于微波爐中加熱1分鐘,取出后隔層衣服熱敷患處10~15分鐘,一天內可重復熱敷2~3次。溫熱可以緩解局部肌肉的痙攣,改善組織血液循環(huán)。

  3.靜力收縮。具體方法是,如左側落枕,緩緩將頭部轉向左側,出現(xiàn)疼痛時停下維持在該位置。然后,抬起左手用左掌貼住左側臉頰并維持。之后,稍稍用力向左側繼續(xù)轉頭對抗手掌的力量,維持5~10秒,然后放松5~10秒。

  下面這些方法也可以有效緩解落枕!

  1、貼膏藥

  如果沒有時間做推拿或者按摩,可以選擇在患處貼上一些云南白藥等止痛膏藥,每天早晚換一次,然后再進行一些簡單的按摩,這樣效果也是非常不錯的。

  2、按摩落枕穴

  中醫(yī)針灸當中,有個“落枕穴”,在手背側,第二、第三掌骨之間,指掌關節(jié)后一點的地方。該穴是治療落枕的特效經(jīng)驗用穴,可以左右手交替自我按摩。

  要領:以大拇指揉按穴位,用力由輕到重,保持重按10—15分鐘;在按摩穴位的過程中,將頭稍向前伸,由前下方緩緩縮下去,使下頜向胸骨上窩靠近,頸部肌肉保持松弛,然后將頭輕輕緩慢地左右轉動,幅度由小逐漸加大,并將頸部逐漸伸直到正常位置。轉動時以基本不出現(xiàn)疼痛的最大幅度為限。

落枕怎么緩解 怎樣緩解落枕的疼痛 緩解落枕的方法

  3、拔罐療法

  首先在頸、肩、背部找出兩三個壓痛點,在壓痛點上用三棱針劃痕,然后拔火罐,待出血少許即起罐。

  4、耳穴壓豆療法

 

  取耳穴頸、神門穴及耳部敏感點,把綠豆壓在選定的穴位上,用0.8x0.8厘米傷濕止痛膏粘貼固定。每日按壓3次,每次2分鐘。

  中醫(yī)3方法能預防落枕

  1. 姿勢正確

  頸椎病的主要原因是工作學習的姿勢不正確,良好的姿勢能減少勞累,避免損傷。低頭時間過長,使肌肉疲勞,頸椎間盤出現(xiàn)老化,并出現(xiàn)慢性勞損,會繼發(fā)一系列癥狀。最佳的工作姿勢是頸部保持正直,微微地前傾,不要扭轉、傾斜,工作時間超過一小時,應該休息幾分鐘,做些頸部運動或按摩;不宜頭靠在沙發(fā)扶手或床頭上看東西。

落枕怎么緩解 怎樣緩解落枕的疼痛 緩解落枕的方法

  在大多數(shù)人的潛意識中,坐的筆直不僅可以姿勢優(yōu)美,對骨骼和消化系統(tǒng)也是有利的。其實不然,坐的筆直,會造成脊椎過度勞累,使神經(jīng)受到牽制,從而導致背部慢性疼痛。

  專家建議對于需要長期保持坐姿的來說,背部與地板呈135度角是理想的角度,但是這樣實行起來并不容易。因此,倒不必刻意追求,只要在坐著時盡量滿足人體的正常生理曲線,即頸椎向前,胸椎向后,身體稍稍向后傾讓肩部靠在座椅背上,將空出的腰部墊個軟墊,身體覺得舒適即可。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是這種最合理的姿勢也不要保持很長時間,否則會對脊柱造成傷害。

  2. 頸部保暖

  頸部受寒冷刺激會使肌肉血管痙攣,加重頸部板滯疼痛。在秋冬季,最好穿高領毛衣;天氣稍熱,夜間睡眠時應注意防止頸肩部受涼;炎熱季節(jié),空調溫度不宜太低。

  3. 用枕適當

  枕頭的真正名字應該叫做“枕頸”。枕頭不合適,常造成落枕,反復落枕往往是頸椎病的先兆,要及時治療。最佳的枕頭應該是能支撐頸椎的生理曲線,并保持頸椎的平直。枕頭要有彈性穩(wěn)定,喜歡仰臥的,枕頭的高度為8厘米左右,喜歡側臥的;高度為10厘米左右;枕頭的的下緣最好墊在肩胛骨的上緣,不能使頸部脫空。

(責任編輯:江慧)

相關知識

落枕了怎么辦 中醫(yī)教你這樣緩解
落枕怎么辦 3個步驟教你緩解
落枕怎么辦 緩解落枕的五個方法
落枕怎么辦 六個方法教你擺脫
落枕怎么辦 中醫(yī)6個方法治療落枕
春季養(yǎng)生注意落枕 中醫(yī)妙招能緩解落枕
口干難受怎么辦 中醫(yī)教你這樣緩解口干
落枕了什么辦法最有效
落枕了怎么自我調理
落枕怎么辦 怎么快速治療落枕

網(wǎng)址: 落枕了怎么辦 中醫(yī)教你這樣緩解 http://www.u1s5d6.cn/newsview12930.html

所屬分類:熱點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