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骨科常見術后并發(fā)癥的防治及護理

骨科常見術后并發(fā)癥的防治及護理

來源:泰然健康網 時間:2024年11月27日 16:51

 手術后并發(fā)癥是由并存疾病對機體的影響、手術造成的組織損傷、手術時的細菌污染、手術后的切口疼痛以及正?;顒邮芟薜纫蛩匾鸬牟涣己蠊?。

01術后出血

原因:與手術止血不徹底、創(chuàng)面滲血未完全控制、原痙攣的小動脈斷裂舒張、結扎線脫落等有關

表現(xiàn):傷口局部疼痛、脹感;頸部手術傷口出血者可壓迫氣管而出現(xiàn)呼吸困難甚至窒息;失血性休克。體征:傷口局部出血、局部腫脹、淤青。

預防:術前充分評估凝血功能,有無血管畸形,術中止血徹底。

處理:建立靜脈通路,補充血容量,查找原因,及時有效止血。一旦有活動性出血,出血量大,引流量多、出血速度快,積極配合醫(yī)生做好手術前準備,及時進行交叉配血做好輸血準備。

02頸椎手術后血腫形成出血

原因:傷口引流管不暢、縫合時意外縫扎引流管、手術切口止血不徹底,凝血功能障礙等。

表現(xiàn):引流管堵塞,引流液異常減少;切口脹痛;血腫壓迫神經表現(xiàn)為進行性神經功能障礙,肢體麻木、肌力減退。

體征:頸部腫脹,肢體感覺、肌力減退,呼吸困難,注意與氣管插管引起喉頭水腫相鑒別。

預防:術前充分評估凝血功能,術中止血徹底,如患者存在高血壓,術后注意控制血壓。

處理:盡早進行手術切口探查,止血、清除血腫;如凝血功能障礙,積極控制出血的同時補充相應的凝血因子。

急救準備  頸椎手術患者常備氣管插管、氣管切開包,負壓吸引、吸痰裝置。

病情觀察  嚴密監(jiān)測生命體征,頸部傷口局部腫脹程度,傷口引流量。

救治配合  如傷口引流持續(xù)增多、局部腫脹、疼痛、肢體無力、感覺異常,需立即手術探查、止血,應快速協(xié)助醫(yī)生做好術前準備工作。

03肢體循環(huán)障礙

原因:

直接損傷:銳性或鈍性損傷導致血管斷裂和損傷。

間接損傷:創(chuàng)傷造成的動脈強烈而持續(xù)的痙攣;過度伸展引起血管撕裂傷;快速活動中突然減速造成血管的震蕩傷。

表現(xiàn):肢體脹痛不適,被動牽拉痛,嚴重者感覺減退或消失。

體征:肢體腫脹明顯,甚至皮膚蒼白或青紫、遠端動脈搏動減弱,嚴重者消失。

預防:肢體制動、抬高15~30度,

處理:

體位護理  患肢制動,抬高15~30度,同時避免過度抬高患肢而導致動脈供血受阻。避免繼發(fā)出血,促進靜脈血液及淋巴回流。教會患者主動肌肉等長等張收縮運動促進靜脈回流。

病情觀察  嚴密觀察患肢感覺、運動情況,觀察腫脹程度,遠端動脈搏動、皮膚顏色、甲床充盈時間等,進行性加重的疼痛和特殊部位的被動牽拉痛,應高度懷疑急性骨筋膜室綜合癥ACS發(fā)現(xiàn)異常及時報告醫(yī)生并處理。

疼痛管理  術后疼痛會增加全身耗氧量,加重肢體的缺血損害。

救治配合  一旦發(fā)現(xiàn)肢體血液循環(huán)障礙的征象,應迅速解除外固定及敷料,協(xié)助醫(yī)生做好手術準備。

04手術部位感染

原因:由細菌感染引起,當機體抵抗力低下,合并有糖尿病或長期服用免疫制劑的患者易發(fā)生。

表現(xiàn):局部表現(xiàn)為紅腫熱痛和功能障礙是急性炎癥的典型表現(xiàn)??捎|及波動感,深部感染時穿刺可抽出膿液。全身癥狀為嚴重程度及個體差異表現(xiàn)不一,常為發(fā)熱或體溫不升,頭暈、頭痛譫妄等神志改變,心率快、呼吸急促,嚴重者出現(xiàn)膿毒血癥休克。

預防:術前充分評估凝血功能,有無血管畸形,術中止血徹底。

處理:積極消除感染原因,去除壞死組織,增加抵抗力,促進組織修復,治療時局部與全身應同時進行。

05假體脫位

原因:軟組織張力不平衡;假體安裝位置不當;假體大小選擇不當;術后不恰當?shù)陌徇\;術后體位不當;術后不恰當?shù)墓δ苠憻挘坏?;局部受撞擊;骨質疏松。

表現(xiàn):局部出血腫脹、畸形、疼痛及活動受限;人工椎間盤假體脫位有神經或脊髓損傷的臨床表現(xiàn)。

預防:術前評估患者選擇合適的假體;精準的手術技術;正確的搬運;正確的體位;正確的功能鍛煉;預防跌倒。

處理:人工關節(jié)一旦發(fā)生脫位,需要盡快復位,包括手法復位和手術復位,手法復位時避免發(fā)生骨折及周圍神經損傷。

了解手術入路及關節(jié)損傷程度的不同,對患者實施正確的功能鍛煉指導。

根據(jù)手術部位的不同選擇正確的搬運方式,注意保護患肢,禁止拖、拉、拽等。

適當?shù)淖o具  選擇正確的護具進行保護,人工髖關節(jié)置換術后使用T形枕、丁字鞋;鎖骨、肩胛骨、肩關節(jié)、肱骨術后使用前臂吊帶懸吊制動;頸椎術后使用頸托;腰椎術后使用胸腰支具等。

體位護理  人工髖關節(jié)術后3個月內內收>15度,禁止內旋、屈髖>90度,不能過度后伸。

功能鍛煉  術后早期應在專業(yè)人員的指導下進行,并教會患者及家屬。避免劇烈運動,積極治療和預防骨質疏松,嚴防跌倒。

06假體周圍骨折

3631661901685611

原因:發(fā)生假體周圍骨折與年齡、性別、創(chuàng)傷、固定方式、假體松動、翻修、骨溶解、術前疾病、骨質疏松、假體類型和手術技術有關。

表現(xiàn):局部出現(xiàn)腫脹、畸形、疼痛及活動受限;假關節(jié)活動;椎體骨折可出現(xiàn)神經或脊髓損傷。

預防:避免過早負重及劇烈運動,注重增強肌肉力量及協(xié)調性的訓練;選擇正確的護具及助行器進行保護;預防跌倒;積極治療及預防骨質疏松,預防假體松動的發(fā)生;定期復查。

處理:臥床休息,密切觀察患肢情況;保持有效固定;患肢主動活動及抗阻訓練;嚴防跌倒、治療及預防骨質疏松,合理飲食及功能鍛煉。

07靜脈血栓

原因:長期臥床、血高凝狀、血管反復穿刺置管或輸注刺激性強藥物造成血管內膜損傷。

表現(xiàn):小腿腓腸肌疼痛和緊束感,繼之出現(xiàn)下肢凹陷性水腫;下肢淺靜脈發(fā)紅、變硬,有明顯觸痛。常伴體溫升高。

處理:禁止患肢靜脈輸液,抬高患肢并制動,50%硫酸鎂濕敷,嚴禁按摩(防血栓脫落致肺栓塞),低分子右旋糖酐、復方丹參液、降纖酶等靜脈滴注。

08泌尿系感染

91481661901685920

原因:多為術后留置導尿管或長期臥床所致。

表現(xiàn):發(fā)冷發(fā)熱、腎區(qū)疼痛、尿頻、尿急,尿檢查有紅細胞和膿細胞。

處理:及時處理尿潴留、保持尿液通暢、多飲水,保持會陰部和尿道口清潔,插導尿管時注意無菌操作,應用抗生素等。

09壓力性損傷

原因:長期臥床、坐輪椅、夾板支具或石膏固定。

表現(xiàn):受壓皮膚部位紅斑、水泡、破潰、潰瘍。

預防:勤翻身、防受壓,床鋪整潔松軟,骨突部位少受壓,石膏支具正確護理,保持皮膚清潔干爽透氣?;杳曰蚰昀象w弱、行動不便的患者使用氣墊床、減壓墊(褥瘡泡沫敷料貼)等。

10肺部感染

原因: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堵塞支氣管、術后疼痛。不能自主改變體位,胸廓活動度小,肺通氣量減少,肺不張致雙肺野后部蓄積分泌物。氣管切開、全麻氣管插管患者,呼吸道原有的屏障功能受損,增加細菌侵入呼吸道的概率,造成肺部感染。

表現(xiàn):以發(fā)熱、咳嗽和咳痰為主,嚴重者出現(xiàn)呼吸困難、發(fā)紺,肺部出現(xiàn)濕啰音。

預防:除因(防止嘔吐物誤吸)、吸痰、霧化吸入、必要時做氣管切開,鼓勵病人定時深呼吸、有效咳嗽、抗菌素。

11廢用綜合征

原因:患者因長期臥床不活動,或活動量不足及各種刺激減少,而產生全身或局部的生理功能衰退。

表現(xiàn):失用性肌無力和肌萎縮、失用性關節(jié)攣縮畸形,失用性骨質疏松,心肺功能下降,直立性低血壓。

預防:減少制動時間;有效控制疼痛,早期進行主動或被動活動;長期臥床患者,定期更換體位,行主被動直腿抬高,抗阻力訓練,增加心搏出量。說明廢用綜合征的意義,讓家屬及患者足夠重視,提高有效執(zhí)行功能鍛煉的預防措施的落實。

來源:小花助健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本文由“健康號”用戶上傳、授權發(fā)布,以上內容(含文字、圖片、視頻)不代表健康界立場。“健康號”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如有轉載、侵權等任何問題,請聯(lián)系健康界(jkh@hmkx.cn)處理。

相關知識

糖尿病并發(fā)癥的預防及護理
骨科大夫告訴您:常見運動損傷及其預防處理
孕期如何預防常見并發(fā)癥
孕期常見并發(fā)癥的預防與管理
胸骨骨折的典型癥狀 胸骨骨折的日常護理方法
王鳳英談孕期常見并發(fā)癥的防治?醫(yī)學論壇網
高危妊娠中的常見并發(fā)癥及其預防措施
收藏|骨科護理常規(guī)
糖尿病的并發(fā)癥及預防辦法
孕期常見并發(fā)癥的識別與自我監(jiān)護

網址: 骨科常見術后并發(fā)癥的防治及護理 http://www.u1s5d6.cn/newsview132380.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