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心血管疾病的預防

心血管疾病的預防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5年05月30日 07:32

初級預防針對無心血管疾病也無危險因素的人群,防止危險因素的發(fā)生。其核心是以人群預防為基礎,避免心血管危險因素的發(fā)生。無危險因素的個體終生心血管疾病風險為8%,有1個危險因素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17%,有2個危險因素風險增加26%。任何一個危險因素的存在都會增加終生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即使危險因素已用藥物控制到正常水平,其終生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仍高于無危險因素的個體。因此,避免心血管疾病發(fā)生的有效手段不僅僅在于控制危險因素,更應通過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危險因素的發(fā)生。

一級預防又稱原發(fā)性預防,旨在消除或減少危險因素,減少個人發(fā)病機會,降低群體發(fā)病率。一級預防有雙向策略:群體策略是指對全體居民的預防,高危策略是對危險性較高的人員、家庭和集體作為特殊重點的預防。高危人群如吸煙、高血壓、高血脂、肥胖者是預防的重點。一級預防要求采取綜合性的社會衛(wèi)生措施,針對心血管病的危險因素提出干預辦法,如保護環(huán)境、改善衛(wèi)生設施、倡導健康生活方式等。基層醫(yī)務工作人員或全科醫(yī)生接近社區(qū)居民,是開展一級預防的重要力量。通過指導未患病的居民建立健康生活方式,開展防病教育,針對高危人群進行定期檢查等方式盡早解除致病危險。

二級預防是指對已患有心血管病的患者或人群采用藥物或非藥物等措施,預防疾病的復發(fā)和病情加重。強調(diào)早發(fā)現(xiàn)、早診斷和早治療。通過“三早”有時可以逆轉(zhuǎn)病情,提高療效,降低患者經(jīng)濟負擔,提升患者生活質(zhì)量。普查、篩查、定期健康體檢高危人群重點項目和設立??崎T診是二級預防的主要手段。二級預防對象明確,對某些心血管疾病防治作用明顯,是一級預防的有效補充。

三級預防是對病情危重或病程長,預后不良的心血管疾病患者采取有力的臨床和康復措施,防止病情惡化,預防嚴重并發(fā)癥,防止傷殘;對已喪失勞動能力或傷殘者進行康復治療,開展功能性及心理康復,努力提升患者生活質(zhì)量,延長壽命。三級預防主要針對具有嚴重或多種并發(fā)癥的高血壓患者,心肌梗死、腦卒中急性事件反復發(fā)作者,晚期風心病和肺心病患者。除加強合理的藥物和非藥物治療外,三級預防常采用心血管介入或外科療法對患者進行治療。

危險因素

1.吸煙

吸煙增加冠狀動脈性心臟病的發(fā)生率和死亡率,戒煙能在數(shù)月內(nèi)使增加的冠狀動脈事件風險下降,并使風險在3~5年后下降至從未吸煙人群的水平。醫(yī)生應詢問患者吸煙狀況,必要時予以戒煙藥物幫助患者戒煙。

2.血脂異常

低密度脂蛋白(LDL)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HDL)降低均與心血管事件相關,因此建議成人每5年進行一次空腹血脂檢查。血脂控制的首要目標是通過飲食、運動、藥物控制LDL于合理水平,次要目標是控制非HDL水平。對于單純HDL降低的患者,鼓勵進行積極的生活方式改善,包括戒煙、減輕體重和鍛煉,必要時予藥物治療。

3.高血壓

長期有效的血壓控制將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生風險,應通過改變生活方式及藥物控制等方式積極控制血壓。糖尿病患者血壓控制目標為<140/85mmHg,慢性腎病患者血壓控制目標為130/80mmHg。

4.糖尿病

嚴格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可減少微血管并發(fā)癥,但未顯示可降低大血管并發(fā)癥。但有效控制糖尿病相關危險因素(如血脂異常和高血壓)能夠減少心血管事件的發(fā)生,因此應對糖尿病患者伴隨的心血管危險因素進行積極干預。即使糖尿病患者沒有相關癥狀也應該進行降脂治療。

5.男性/絕經(jīng)后狀態(tài)

與同齡絕經(jīng)前女性相比,男性的冠心病風險更大,女性絕經(jīng)后風險增大。不推薦雌激素替代療法用于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尤其對于老年女性。

相關知識

心血管疾病如何預防
心血管健康:如何預防心血管疾病?
【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中藥】
心腦血管疾病怎么預防
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方法
心腦血管疾病如何預防
怎么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如何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的五大預防要點!
如何預防心血管疾病

網(wǎng)址: 心血管疾病的預防 http://www.u1s5d6.cn/newsview1342982.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