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解剖第11章有氧工作能力.doc
《運動解剖第11章有氧工作能力.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運動解剖第11章有氧工作能力.doc(2頁珍藏版)》請在知學網(wǎng)上搜索。
1、第十一章 有氧工作能力 一 概念題 1、有氧耐力:指人體長時間進行有氧工作(糖、脂肪等氧化供能)的能力。 2、最大攝氧量:人體在進行有大量肌肉參加的長時間激烈運動中,心肺功能和肌肉利用氧的能力達到本人極限水平時,單位時間所能攝取的最大氧氣量。 3、需氧量:指人體為了維持某種生理活動所需要的氧氣量。 4、氧虧:人在進行運動時,攝氧量隨運動負荷的增加而增大,在運動初期運動所需要的氧和攝氧量之間出現(xiàn)差異,這種差異稱為氧虧。 5、運動后過量氧耗:運動后恢復期內(nèi),為了償還運動中的氧虧,以及在運動后使處于高水平代謝的機體恢復到安靜水平時消耗的氧氣量。 6、乳酸閾:在遞增
2、運動負荷中,運動強度較小時,血乳酸濃度與安靜值接近,隨運動強度的增加,乳酸濃度增加,當運動強度超過某一負荷時乳酸濃度急劇上升的開始點。 7、吸氧量:在肺換氣過程中,由肺泡氣擴散人肺毛細血管,并供給人體實際消耗或稱為吸氧量。吸氧量也稱耗氧量。 8、通氣閾:在遞增負荷運動中,用肺通氣變化的拐點來測定乳酸閾。 9、持續(xù)訓練法:采用強度較低、持續(xù)時間長的不間歇的有氧耐力訓練方法。 10、間歇訓練法:指在兩次訓練之間有間歇方式的組合訓練。 二、是非判斷題 (F)1、最大吸氧量是反映有氧代謝能力的指標,則無論何方法測量其值相等。 (F)2、單位時間內(nèi)吸入的最大氧量稱
3、最大吸氧量。 (F)3、影響最大吸氧量一個十分重要的因素是最大通氣量。 (F)4、最大攝氧量的大小與有氧耐力的能力大小無關(guān)。 (F)5、低乳酸數(shù)值的間歇訓練可提高速度素質(zhì),高乳數(shù)值的間歇訓練提高速度耐力。 (F)6、短距離或非周期性運動項目的優(yōu)秀運動員,最大攝氧量一般和常人無異。因此最攝氧量不能用來評定其訓練程度。 (F)7、短跑運動主要靠無氧代謝供能,但長期從事短跑訓練可以使有氧代謝酶的活性提高,導致有氧代謝機能隨之提高。 (F)8、耐力訓練導致安靜時心率增加、每搏輸出量增加。 (T)9、乳酸閾是評定機體有氧能力的指標。 (F)10、低乳酸的間歇訓練,是提高無氧耐力的主要訓練
4、方法。 (F)11、安排兒童少年的耐力訓練負荷時,首先根據(jù)其耐力運動成績來加以考慮。 三、選擇題 (A)1、有氧能力訓練的關(guān)鍵因素是: A、運動強度 B、持續(xù)時間 C、短時間休息 D、每周次數(shù)。 (D)2、決定有氧耐力最主要的生理因素是: A、肺通氣量 B、最高心率 C、肌紅蛋白含量 D、最大攝氧量 (B)3、采用較低強度和持續(xù)時間長的練習或用長段落的間歇訓練方法主要是發(fā)展運動員的: A、無氧耐力 B、有氧耐力 C、速度耐力 D、力量耐力 (A)4、下列不屬有氧耐力生理指標的是
5、: A、攝氧量 B、最大攝氧量 C、乳酸閾 D、通氣閾 (D)5、一般來說,下列項目中哪項運動員的最大攝氧量值最大。 A、短跑 B、中長跑 C、舉重 D、游泳 (A)6、當血乳酸的含量超過4mmol/L左右所對應(yīng)的工作強度時,血乳酸濃度將: A、急劇增加 B、急劇下降 C、不變 D、變化不明顯 四、填空題 1、乳酸閾反映了人體代謝供能方式由(有氧代謝供能)為主開始向(無氧代謝供能)為主過渡的臨界點。 2、成年人安靜時的(需氧量)和(吸氧量)相同,大約為250ml/min,表明即使在安靜狀態(tài)下都需
6、要攝取適宜的氧,以滿足機體的能量代謝所需。 3、短距離跑的運動項目運動強度(大)、持續(xù)時間短,雖然總需氧量(較少), 但每分需氧量卻(較大)。 4、運動后過量氧耗不僅用于償還(運動中)所欠下的氧,而且還要用于償還運動后(使處于恢復期)所消耗的氧。 5、影響乳酸閾的因素有年齡、性別、(肌纖維類型及酶的活性)、(訓練水平)、(運動項目)和環(huán)境條件。 五、簡答及分析題 1、分析有氧耐力的生理學基礎(chǔ)。 答:有氧耐力是指人體長時間進行有氧工作(依靠糖、脂肪等有氧氧化供能)的能力。氧供充足是實現(xiàn)有氧工作的先決條件,也是制約有氧工作的關(guān)鍵因素。而運動中氧的供應(yīng)受多種因素制約,將影響有氧
7、耐力提高的有關(guān)因素如下:A、心肺功能:空氣中的氧通過呼吸器官的活動吸進肺,并通過物理彌散作用與肺循環(huán)毛細血管血液之間進行交換,因此,肺的通氣與換氣機能是影響人體吸氧能力的因素之一。B、骨骼肌特點:當毛細血管血流經(jīng)組織細胞時,肌組織從血液中攝取和利用氧的能力與有氧耐力[H5:]密切相關(guān)。肌組織利用氧的能力,一般用氧的利用率來衡量。C、神經(jīng)調(diào)節(jié)能力:在進行較長時間肌肉活動中,要求神經(jīng)過程的相對穩(wěn)定性以及各中樞間的協(xié)調(diào)性要好,表現(xiàn)為在大量傳入沖動作用下不易轉(zhuǎn)入抑制狀態(tài)從而能長時間保持興奮與抑制有節(jié)律地轉(zhuǎn)換D、能量供應(yīng)特點:耐力性項目運動持續(xù)時間長,強度較小,其能量絕大部分有氧代謝供給,所以,機體的有氧代謝能力與有氧耐力素質(zhì)密切相關(guān)。 2、簡述運動后過量氧耗的影響原因。 答:A、兒茶酚胺的影響:激烈運動使體內(nèi)兒茶酚胺濃度增加,而運動后恢復期兒茶酚胺的濃度任然保持在較高水平,因而氧消耗增加。B、甲狀腺素和糖皮質(zhì)激素的影響:它們可以促進細胞膜上的鈉-鉀泵的活動增加,同時在運動后恢復期其濃度任然保持在較高水平,因為消耗一定的氧。C、體溫升高的影響:實驗證明,體溫和肌肉溫度與運動后恢復期耗氧量的恢復曲線是同步的,因此運動后恢復期體溫不可能立即恢復到安靜水平,使肌肉的代謝也繼續(xù)在一個較高水平上。
相關(guān)知識
第四章工作壓力與健康
第六章運動與健康湯9.3.doc
第六章 工作壓力與工作健康
3種簡單有效的有氧運動.doc
第3章 運動與營養(yǎng)
第二章:運動與能量
《功能性訓練原理與經(jīng)典動作解剖圖譜》
功能性訓練原理與經(jīng)典動作解剖圖譜
第八章 能量代謝
無氧運動和有氧運動能一起做嗎
網(wǎng)址: 運動解剖第11章有氧工作能力.doc http://www.u1s5d6.cn/newsview1421947.html
推薦資訊
- 1發(fā)朋友圈對老公徹底失望的心情 12775
- 2BMI體重指數(shù)計算公式是什么 11235
- 3補腎吃什么 補腎最佳食物推薦 11199
- 4性生活姿勢有哪些 盤點夫妻性 10428
- 5BMI正常值范圍一般是多少? 10137
- 6在線基礎(chǔ)代謝率(BMR)計算 9652
- 7一邊做飯一邊躁狂怎么辦 9138
- 8從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9063
- 9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8613
- 10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7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