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一個在現代社會中頻繁出現的健康名詞,它無聲無息地影響著許多人的生活。據統(tǒng)計,我國高血壓患者已超過2.7億,且這個數字還在持續(xù)增長。高血壓不僅本身是一種疾病,更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如腦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慢性腎臟病等,都與高血壓密切相關。因此,有效管理高血壓,對于維護個人健康、提高生活質量至關重要。我們將為高血壓患者提供一份全面、實用的管理手冊,幫助您穩(wěn)壓保心,遠離并發(fā)癥的困擾。
一、認識高血壓
高血壓,醫(yī)學上定義為在未使用降壓藥物的情況下,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收縮壓是指心臟收縮時血液對血管壁的壓力,舒張壓則是心臟舒張時血液對血管壁的壓力。高血壓分為原發(fā)性高血壓和繼發(fā)性高血壓,其中原發(fā)性高血壓占絕大多數,其確切原因尚不完全清楚,但與遺傳、年齡、性別、飲食、生活習慣等多種因素有關;繼發(fā)性高血壓則是由某些明確疾病引起的,如腎臟疾病、內分泌疾病等。
二、高血壓的危害
高血壓之所以被稱為“沉默的殺手”,是因為它在早期往往沒有明顯癥狀,但長期存在會逐漸損害血管、心臟、腎臟等多個器官。高血壓可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增加血管阻力,導致心臟負擔加重,進而引發(fā)一系列心腦血管疾病。此外,高血壓還會影響腎臟功能,導致腎小球硬化,最終可能發(fā)展為慢性腎衰竭。因此,高血壓的管理刻不容緩。
三、高血壓的診斷與監(jiān)測
診斷:高血壓的診斷需要依靠血壓測量。正確的測量方法是,在安靜、放松的狀態(tài)下,使用標準的水銀柱式血壓計或電子血壓計,測量坐位時的上臂血壓。至少應測量兩次,間隔1-2分鐘,取平均值作為血壓值。若收縮壓和/或舒張壓達到或超過140/90mmHg,即可診斷為高血壓。
家庭監(jiān)測:對于已確診的高血壓患者,家庭血壓監(jiān)測尤為重要。建議每天早晚各測量一次血壓,并記錄下來,以便醫(yī)生評估治療效果和調整用藥。家庭監(jiān)測有助于發(fā)現白大衣高血壓(在醫(yī)院測量血壓高,而在家測量正常)和隱蔽性高血壓(在醫(yī)院測量正常,而在家測量高),從而更準確地控制血壓。
四、高血壓的治療原則
高血壓的治療目標是降低血壓至目標水平,以減少心腦血管并發(fā)癥的風險。治療原則包括非藥物治療(生活方式干預)和藥物治療兩部分。
非藥物治療:
飲食調整:減少鹽分攝入,每日食鹽量不超過5克;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和低脂肪乳制品的攝入;限制紅肉和加工肉類的攝入,多吃魚類、禽類和豆類;避免高糖飲料和零食。
適量運動:每周至少進行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或每周75分鐘的高強度有氧運動,如跑步、跳繩等;同時,結合力量訓練,增強肌肉力量。
控制體重:通過合理飲食和規(guī)律運動,將體重控制在正常范圍內(BMI 18.5-23.9)。
戒煙限酒:完全戒煙,避免二手煙;男性每日酒精攝入量不超過25克,女性不超過15克。
心理調節(jié):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避免壓力過大,可以通過冥想、瑜伽等方式放松心情。
藥物治療:當非藥物治療無法有效控制血壓時,需考慮藥物治療。藥物的選擇應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如年齡、性別、并發(fā)癥、血壓水平等,由醫(yī)生綜合考慮后決定。常用的降壓藥物包括利尿劑、β受體阻滯劑、鈣通道阻滯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和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ARB)等?;颊邞襻t(yī)囑按時服藥,不可隨意更改劑量或停藥。
五、高血壓的日常管理
定期隨訪:高血壓患者應定期到醫(yī)院隨訪,監(jiān)測血壓、血脂、血糖等指標,以及心、腎等器官的功能。根據隨訪結果,醫(yī)生會調整治療方案,確保血壓控制在目標范圍內。
自我監(jiān)測:除了家庭血壓監(jiān)測外,患者還應關注自己的身體變化,如出現頭痛、頭暈、胸悶、心悸等癥狀時,應及時就醫(yī)。
健康飲食:堅持低鹽、低脂、高纖維的飲食原則,避免暴飲暴食,定時定量進餐。在外就餐時,盡量選擇清淡口味,少油少鹽。
規(guī)律運動:將運動融入日常生活,如步行上下班、做家務等。運動時應根據自身情況,循序漸進,避免過度勞累。
良好作息:保證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良好的睡眠有助于降低血壓,改善心血管功能。
心理調適: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遇到壓力時,可以通過深呼吸、冥想、與親朋好友交流等方式緩解。必要時,可尋求專業(yè)心理咨詢師的幫助。
戒煙限酒:煙草和酒精都是高血壓的危險因素,應堅決戒煙,并限制酒精攝入。
遵醫(yī)囑用藥:高血壓是一種需要長期管理的慢性病,患者應遵醫(yī)囑按時服藥,不可因血壓暫時正常而擅自停藥。若服藥后出現不良反應,應及時與醫(yī)生溝通。
六、高血壓的并發(fā)癥預防
高血壓若控制不當,可引發(fā)多種并發(fā)癥。因此,預防并發(fā)癥是高血壓管理的重要一環(huán)。
腦卒中預防:控制好血壓是預防腦卒中的關鍵。此外,還應保持血脂、血糖在正常范圍內,避免肥胖和吸煙。
冠心病預防:除了控制血壓外,還應關注血脂水平,特別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的控制。適量運動、健康飲食、戒煙限酒也有助于預防冠心病。
心力衰竭預防:高血壓是心力衰竭的主要病因之一。通過有效控制血壓,可以減輕心臟負擔,預防心力衰竭的發(fā)生。
腎臟保護:高血壓會損害腎臟功能,因此應定期檢查腎功能,及時發(fā)現并治療腎臟疾病。同時,控制好血壓和血糖,避免使用對腎臟有害的藥物。
眼底病變預防:高血壓可引起眼底血管病變,導致視力下降甚至失明。因此,應定期進行眼底檢查,及時發(fā)現并治療眼底病變。
七、結語
高血壓是一種需要長期管理的慢性病,通過非藥物治療和藥物治療相結合的方式,可以有效控制血壓,減少心腦血管并發(fā)癥的風險。患者應樹立正確的健康觀念,堅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遵醫(yī)囑按時服藥,定期隨訪監(jiān)測血壓和相關指標。同時,還應關注自己的身體變化,及時發(fā)現并處理可能出現的問題。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穩(wěn)壓保心不用愁”的目標。
作者:姜楓 溫州市龍灣區(qū)第一人民醫(yī)院 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