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搟面的由來
北方人以面食為主,如饅頭、花卷、包子、餃子、餛鈍、烙餅、面條。
但北京人一提到“面”,乃指的是面條。面條寓意“長(zhǎng)壽”,俗語“人生有三面”,即“洗三面”、“長(zhǎng)壽面 ”、“接三面”。
嬰兒降生后三日有洗三儀式,吃洗三面祝愿嬰兒“長(zhǎng)命百歲”;過生日時(shí)照例吃“長(zhǎng)壽面”,謂之“挑壽”,寓意“福壽綿長(zhǎng)”;人死三日的初祭謂之“接三,以 “接三面”招待來賓表示對(duì)死者的悼念之情悠悠不斷。
日常生活中,北京人更喜歡吃面,而且還形成了固定的套路。
城內(nèi)居民一般只吃抻面和手工切面。
抻面是將和好的白面在面案上用搟面杖搟成大片,右手用刀切條,左手往左邊推滾,以便滾上干面,免于粘連,最后攢成一把,雙手拎起抻長(zhǎng),截去兩頭連接處,馬上放入沸水鍋內(nèi);切面是將和好的白面搟成薄片,灑上干面疊而切之,成為絲狀。
此外還有做寬形 “板兒條”的。煮好后各有不同的“澆頭兒”,并據(jù)此分為以下幾種:
炸醬面:常見的是豬肉丁炸醬。純是以半肥瘦豬肉丁加蔥、姜、蒜等在油鍋炸炒,加黃稀醬,蓋上鍋蓋小火咕嘟10分鐘。
這時(shí),肉丁被黃醬咕嘟透了,肉皮紅亮,香味四講究的則是里脊丁炸醬三鮮(蝦仁、里脊、玉蘭片)炸醬等,還有木樨(雞蛋)炸醬、炸豆腐丁醬、燒茄子丁醬等素品,油而不膩。
老北京人吃炸醬面,冷天講究吃熱的,謂之“鍋兒挑”(完全不過水),熱天吃過水面,但湯要篦盡。
根據(jù)季節(jié)佐以各種時(shí)鮮小菜,謂之“全面碼兒”。初春,用掐頭去尾的豆芽菜(稱掐菜)、只有兩片子葉的小水蘿卜纓,并澆上過年剩下的臘八醋。
春深,在醬里放上鮮花椒蕊兒,稱花椒醬,面碼兒則是青蒜、香椿芽、掐菜、青豆嘴、小水蘿卜纓和絲(條)。
初夏則以新蒜、焯過的鮮豌豆、黃瓜絲、扁豆絲、韭菜段等為面碼兒。
麻醬面:即芝麻醬面,是老北京人夏天的便飯。面條煮好從鍋里撈出放入冷水中泡涼,澆上芝麻醬(放鹽,以水調(diào)好)、花椒油(用香油炸好的花椒油趁熱放入醬油內(nèi))、米醋,再放上腌胡蘿卜絲、青蒜、小水蘿卜絲、掐菜、香椿芽等。
吃起來有如扒糕、涼粉的風(fēng)味。鹵面:俗稱“打鹵面”。
民間辦紅、白喜事,如果用“炒菜面”招待親友,一律用打鹵面。
打鹵通常是以煮豬肉的湯或以羊肉煸鍋,放香味。
也有不勾芡的,湯內(nèi)加鹿角菜,成為清湯的澆汁,稱“氽兒鹵”。
材料:
手搟面或掛面 五花肉 各種配菜
油 蔥末 姜末 白糖 黃醬 香油
做法:
1.把肉切成黃豆粒大小的丁。
2.油熱放肉,變色后放蔥、姜,炒出香味放醬下鍋。下鍋時(shí)最好放點(diǎn)溫水,但只須加一次水。
3.小火慢炒,有了香味時(shí)放點(diǎn)白糖,醬變成紅黑色時(shí),放蔥末,加香油,翻炒均勻后馬上起鍋。
4.醬炸好后和配菜、面一起拌勻。
● 炸醬面也叫小碗干炸。
● 配菜是炸醬面里重要的一環(huán),正宗的一般有十幾種配菜,少的也有七八種。常見的配菜有黃瓜、青豆、黃豆、青蒜、芹菜、豆苗、蘿卜纓、蘿卜絲等,青豆、黃豆、芹菜需要用水焯一下再拌。
● 干、稀黃醬都可以。如果是干醬,要先調(diào)稀了再用。
專家點(diǎn)評(píng):
一定要放多種蔬菜作“面碼”,才能使炸醬面成為一種健康的飲食。否則鹽分多,纖維少,維生素C和鉀不足。醬本身含有較多蛋白質(zhì)和B族維生素,適合與面粉搭配。
相關(guān)知識(shí)
手搟面
手搟面的力學(xué)原理
手搟面培訓(xùn)
用搟面杖搟身體的好處(用搟面杖搟一下)
搟面杖減肥,搟面杖搟腿的好處
教你怎樣用搟面杖搟面條 教你如何用搟面杖搟面條
你才是搟面杖!你全家都是搟面杖!
搟面杖搟肚子的好處
手搟面之湯面條的做法
搟面案板用什么材質(zhì)的最好(手搟面案板用什么材質(zhì)的好)
網(wǎng)址: 手搟面的由來 http://www.u1s5d6.cn/newsview1574054.html
推薦資訊
- 1發(fā)朋友圈對(duì)老公徹底失望的心情 12775
- 2BMI體重指數(shù)計(jì)算公式是什么 11235
- 3補(bǔ)腎吃什么 補(bǔ)腎最佳食物推薦 11199
- 4性生活姿勢(shì)有哪些 盤點(diǎn)夫妻性 10428
- 5BMI正常值范圍一般是多少? 10137
- 6在線基礎(chǔ)代謝率(BMR)計(jì)算 9652
- 7一邊做飯一邊躁狂怎么辦 9138
- 8從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9063
- 9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8613
- 10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7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