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肉醬面,這道融合了酸甜口感與肉香的經(jīng)典意式料理,以其鮮亮的色澤、濃郁的醬汁和筋道爽滑的面條,成為全球家庭餐桌上廣受歡迎的美食。它不僅能滿足大人對風味層次的追求,也能讓孩子們愛上吃飯。以下從食材準備、烹飪技巧到營養(yǎng)搭配,詳細介紹如何在家制作一道地道的番茄肉醬面。
一、食材準備(2人份)
主料:
意大利面(或中式雞蛋面)150克
豬瘦肉末(或牛肉末)100克
中等大小番茄2個(約300克)
輔料:
洋蔥1/4個(約50克),切細丁
蒜2瓣,切末
番茄醬3湯匙(增加濃稠感與酸甜基底)
清水或煮面湯汁50毫升
調(diào)味料:
鹽1/2茶匙(根據(jù)口味調(diào)整)
細砂糖1茶匙(中和酸味)
黑胡椒粉1/3茶匙
生抽1茶匙(提鮮,可選)
橄欖油或食用油2湯匙
羅勒葉或香菜少許(裝飾用)
工具:
平底鍋(炒肉醬)、煮鍋(煮面)
漏勺、鏟子
二、步驟詳解1. 處理食材 番茄去皮:在番茄頂部劃十字刀,放入開水中燙30秒,撈出后立刻浸入冷水,輕松撕去外皮,切成小丁(去皮可避免醬汁過于澀口)。
洋蔥與蒜末:洋蔥切細丁,蒜末剁碎,既能增香又不會過于搶味。
肉末腌制:肉末中加入1/3茶匙鹽、1/2茶匙生抽(可選)和少許淀粉,攪拌均勻,鎖住水分并提升嫩度。
2. 制作番茄肉醬 爆香基底:平底鍋中倒入1湯匙橄欖油,中火加熱后放入蒜末和洋蔥丁,翻炒至洋蔥變軟透明(約2分鐘),釋放出甜味。
炒制肉末:將腌好的肉末倒入鍋中,快速劃散,炒至變色后繼續(xù)翻炒1分鐘,確保肉末完全熟透且水分蒸發(fā)。
加入番茄:倒入番茄丁和番茄醬,轉(zhuǎn)大火翻炒至番茄軟化出汁(約3分鐘),用鏟子壓碎番茄塊,使醬汁更細膩。
調(diào)味與燉煮:加入50毫升清水或煮面湯汁(增添面香)、1茶匙糖、1/3茶匙黑胡椒和剩余生抽(若使用),攪拌均勻后轉(zhuǎn)小火燜煮10分鐘,中途攪拌防粘。醬汁應濃稠如糊,能緩慢流動。
3. 煮面條 水量充足:煮鍋中加大量水(約1升),水沸后加1茶匙鹽和1湯匙橄欖油(防粘),放入意面或面條,按包裝時間煮至彈牙(意面通常8-10分鐘,中式面可稍短)。
保留湯汁:煮面時可盛出半碗湯汁備用,用于調(diào)和醬汁濃度。
4. 組合與裝盤 混合醬汁與面條:將煮好的面條撈出,直接倒入肉醬鍋中(或先將醬汁淋在面上),快速翻拌均勻,使每根面條都裹滿醬汁。若醬汁過稠,可加入少量煮面湯汁調(diào)整。
裝盤點綴:將面條盛入盤中,淋一圈番茄醬裝飾(可選),撒上羅勒葉或切碎的香菜,并磨少許黑胡椒提味。
三、關(guān)鍵技巧與注意事項肉醬不柴的秘訣:
肉末需先腌制,淀粉能鎖住水分,炒時不宜過久,避免肉質(zhì)變老。
番茄醬與番茄丁比例約為1:2,既保證酸甜平衡又防止醬汁過稀。
面條更筋道:
煮面時加鹽和橄欖油,增強韌性;意面需煮至彈牙(al dente),中式面可略軟但不可過爛。
拌面時動作要快,避免面條粘連成團。
風味層次提升:
可加入1/4茶匙干香草(如迷迭香、百里香)或1克紅糖,增加香氣復雜度。
起鍋前淋少許香油或檸檬皮屑,風味更清新。
親子互動建議:
讓孩子參與撕番茄皮、揉面團(若自制面條)等環(huán)節(jié),增強動手樂趣。
調(diào)整糖量可控制酸度,孩子偏甜可加1.5茶匙糖。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