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中醫(yī)康復療法介紹

中醫(yī)康復療法介紹

來源:泰然健康網 時間:2024年11月28日 17:58

中醫(yī)康復療法介紹

康復理療技術是根據(jù)傳統(tǒng)醫(yī)學理論,運用針灸刮痧、推拿點穴、拔罐熱療、耳穴診治、反射療法、心理療法、飲食療法等防治疾病,簡單易行、無痛苦、無毒副作用、療效顯著,是亞健康狀態(tài)防治的重要手段。那你知道中醫(yī)康復療法有哪些嗎?快來看看吧!

  康復理療技術是根據(jù)傳統(tǒng)醫(yī)學理論,運用針灸刮痧、推拿點穴、拔罐熱療、耳穴診治、反射療法、心理療法、飲食療法等防治疾病,簡單易行、無痛苦、無毒副作用、療效顯著,是亞健康狀態(tài)防治的重要手段。那你知道中醫(yī)康復療法有哪些嗎?
  一、汗法
  汗法,又稱解表法,運用解表發(fā)汗的方藥開泄腠理,調和營衛(wèi),以達到祛邪解除表證目的治療。其主要適用于一切外感表證,某些水腫和瘡瘍病初起,以及麻診透發(fā)不暢等兼表證者。
  臨床應用時,根據(jù)外感病寒熱性質和人體體質陰陽氣血盛衰等的不同,汗法又具體分為辛溫解表、辛涼解表、益氣解表、助陽解表、滋陰解表等治法。無論具體施用何法,但汗法之用,發(fā)汗應以邪去為度,不可發(fā)汗太過,宜防傷津耗氣,凡表邪已盡、自汗、盜汗、失血、汗瀉、熱病津傷者,均為所忌。
  二、吐法
  吐法,又稱催吐法,是運用涌吐方藥以引邪或毒物從口吐出的治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其高者,因而越之”。所以本法主要適用于痰積、宿食停留胸膈胃脘者,或誤食毒物尚在胃中者。
  臨床應用時,根據(jù)病邪性質和人體的盛衰,又將吐法分為寒吐、緩吐、熱吐等不同的具體治法。一般來說,吐法屬于急救治法之一,用當則速效,不當則傷正,故宜慎用。凡重病、失血、老、幼、孕婦、產后以及氣血虛弱者,皆為所忌。
  三、下法
  下法,也稱瀉下法,是運用瀉下作用的方藥,通過瀉下大便,以達到攻逐體內食、痰、血、濕、水等結聚目的治療。本法主要適用于寒、熱、燥、濕諸邪與宿食、瘀血、痰濁積水等內結的里實證。
  臨床應用時,根據(jù)病情緩急、病邪性質和結聚的食積、水濕、瘀血等的不同,下法又分為寒下、濕下、潤下、逐水、攻瘀等具體治法。無論采用何種下法,久之皆易傷人體正氣,既可傷陰,又能傷陽,故下之以邪去為度,不可猛浪,凡病邪在表或半表半里者,老年體弱陰虛者,或脾胃虛弱者,以及婦人經期、妊娠期等,均應慎用或忌用。
  四、和法
  和法,又稱和解法,是運用和解疏泄作用的方藥,以祛除病邪,調整機體,扶助正氣,使表里、上下、臟腑、氣血和調的治療。本法應用范圍頗廣,半表半里之少陽證,以及肝胃不和、肝脾不和、腸胃不和等諸證。
  臨床上根據(jù)病邪位置和性質,以及臟腑功能失調的不同情況,和法的具體應用又分為和解少陽、舒肝和胃、調和肝脾、調和腸胃等療法,其應用雖廣,但凡邪在肌表而未入少陽者,或邪已入里而陽明熱盛者,均不宜用。

  五、溫法
  溫法,又稱溫里法、祛寒法,是運用溫熱性質的方藥,以達到祛除寒邪和溫養(yǎng)陽氣的治療,其主要適用于寒證,治療寒邪內侵臟腑所致的實寒證,以及陽虛而寒從中生的虛寒證等。
  臨床上根據(jù)寒邪所在部位的不同,以及人體正氣盛衰程度的差異,溫法應用時又分為溫中祛寒、溫化痰飲、回陽救逆等具體療法。由于本法所用的藥物,性多溫燥,則易傷血陰,故凡陰虛、血虛者,以及血熱而出血者,皆當忌用。
  六、清法
  清法,又稱清熱法,是運用寒涼性質的方藥,通過瀉火、解毒、涼血等作用,以解除熱邪的治療?!端貑?至真要大論》說:“熱者寒之?!惫时痉ㄖ饕獞糜诶餆釋嵶C,凡熱性病,無論熱在氣、在營、在血,只要表邪已解而里熱熾盛,又無實結者均可適用。
  臨床上根據(jù)熱邪所犯臟腑和病情發(fā)展的不同階段,清法運用時又分為清熱瀉火、清熱解毒、清熱涼血、清熱養(yǎng)陰以及清解臟腑諸熱的具體治法。由于清法所用藥物多系寒涼之品,常有損脾胃陽氣之弊,故不宜久用。
  七、補法
  補法,又稱補益法,運用補益作用的方藥,通過補養(yǎng)氣血、陰陽、以達到扶佐正氣,消除虛弱目的的治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敝赋隽藷o論形,還是精,凡不足者皆當以補。故本法適用于人體臟腑氣血陰陽之諸虛證。然而虛有氣、血、陰、陽之別,故補也有補氣、補血、補陰、補陽之應。補氣,主要適用于氣虛所致諸病;補血,主要適用于血虛所致諸病;補陰,主要適用于陰精或津液不足所致諸病;補陽,主要適用于陽虛,尤其是脾腎陽虛所致諸病。
  臨床上運用此四大補法時,根據(jù)臟腑氣血陰陽虛損情況的不同,又具體分為許多治法。如補血養(yǎng)心法、補益心脾法、益氣健脾法、育陰滋腎法、暖腎補陽法等等。補能扶正療虛,但不得濫用。凡邪氣未退或邪盛正虛者,均應慎用或忌用,以免造成“閉門留寇”、“誤補益疾”之患。
  八、消法
  消法,又稱消導法,是運用消食導滯或化瘀破積,軟堅散結作用的方藥,以消除食積、痰凝、血瘀、痞塊、癥瘕、積聚等病證的治療。故不言而喻,其適應證即由氣、血、痰、濕、食等所致的積聚、癥瘕、痞塊等多種病證。
  臨床上運用時,根據(jù)病證的不同,消法又分為消食導滯、消痞化積、行氣消癥、軟堅消痰、化瘀散結等多種具體治法。消法亦是攻邪,治療實證,故凡虛證宜慎用或忌用。
  以上康復理療的治療方法,根據(jù)臨床病證之具體情況,可單用,亦可兩法或多法互相配合應用,總以適合病情需要為原則,如表證兼里證者,常規(guī)治法是先解表后治里,倘若表里具急、內外壅實者,就宜表里雙解,汗下并用,所以臨床有溫清并用、消補并用、攻補并用、汗補并用等多種治法。

如果大家通過上面的閱讀,還想了解更多中醫(yī)技能相關信息,可以關注我的微信18560125702,我會為你匹配最適的學習方案,選課有問題,快來找學姐,嘻嘻。返回教育寶頭條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教育寶無關。教育寶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特此聲明!當您認為您的知識產權或其他合法權益被侵犯,或者頁面信息有誤需要糾正或者刪除,請聯(lián)系客服或致電400-601-2788。

相關知識

微信中醫(yī)療健康詳情介紹
中醫(yī)康復治療的基本原理與方法介紹
康復治療的方法介紹
智能醫(yī)療簡介介紹.ppt
運動康復與健康專業(yè)介紹
康復疼痛科介紹
中醫(yī)介紹腰痛原因及調養(yǎng)方法
廣東茂名健康職業(yè)學院康復治療技術專業(yè)介紹(康復治療技術專業(yè))
運動康復本科專業(yè)介紹
中醫(yī)內科介紹

網址: 中醫(yī)康復療法介紹 http://www.u1s5d6.cn/newsview159622.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