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食癥:聽不到的吶喊
"吃、吐,再吃、再吐,當***第10次癱坐在馬桶邊時已是深夜。喉嚨像火在燒,眼睛腫得睜不開,手背硬是被牙齒磨爛,胃部的劇烈疼痛連著后背、直達心臟。她痛恨自己,再次發(fā)誓“明天絕不再吐”。然而,在接下來的11個月,她沒有一天不在吃與吐的循環(huán)中掙扎。"
這是摘自于一個厭食癥患者的真實記錄,厭食癥恐怕是世界上最被低估的心理疾病之一。國際知名醫(yī)學雜志《柳葉刀》2016年刊發(fā)文章《巨大的問題:進食障礙》,指出歐盟約有2000萬進食障礙患者,每6-7位年輕女性中就有1人患有進食障礙。然而,更糟的情況就是進食障礙已經(jīng)席卷了幾乎全世界。由于科普和預防不夠,很多人根本不了解這種新興疾病,甚至誤解為進食障礙是一種收房自如、主觀選擇的疾病,但殊不知許多進食障礙者還在默默背負非常人難以忍受的秘密與折磨。
厭食癥歸類于進食障礙一大病癥,它是指控制體重的行為,伴隨有異常的進食習慣,并且會產(chǎn)生生理障礙。主要有四種,神經(jīng)性厭食癥,神經(jīng)性貪食癥,不典型進食障礙和暴食癥。因為電影主要聚焦于神經(jīng)性厭食癥,所以我們就只聚焦于厭食癥的生物-心理-社會模型。首先,厭食癥背后的生物學模型在進食障礙中有著重要作用,特別是神經(jīng)系統(tǒng),內(nèi)分泌系統(tǒng)和免疫系統(tǒng)。對于典型健康人群,它們之間的關系是互相聯(lián)系的,并且它們之間的復雜的反饋調(diào)節(jié)也是互相聯(lián)系的,以此形成一個完整、有序的進食系統(tǒng)。但是對于厭食癥患者,排除在遺傳學上的“人定勝天”,還體現(xiàn)在主要集中在中樞神經(jīng)遞質(zhì)對厭食行為的影響。其次,厭食癥的心理模型同樣不可小覷。比如人格特征就與厭食癥有著顯著相關性,其中精神病態(tài)和抑郁癥和OCD人格障礙最為突出。還有很多應激因素也會直接導致厭食或暴食。比如個體在經(jīng)受劇烈驚嚇,對新環(huán)境極度不適應,工作學習過于緊張,感情失利,壓力指數(shù)過強均可成為此病誘因。而“肥胖恐懼”卻是被認為是厭食癥的核心病理!對于個體來說,患者多半對成熟懷有既嫉妒又恐懼的心態(tài),他們懼怕體重增加,懼怕青春期,懼怕性,而厭食癥反而能夠預防這些恐懼的世界發(fā)生,減少恐懼感,低自我效能感,從而獲得莫大的安全感。但任何粗暴的歸因都是耍流氓,“肥胖恐懼”是一種文化概念,而文化作為一種差異變量會產(chǎn)生很多不一致性。比如說一些國家并不是成因于脂肪恐懼,那我們也不能完全要求這種一致性來保證每個病人的體驗的相同。所以這里可以在一下社會文化因素進一步探討。
在厭食癥的社會模型下,“肥胖恐懼”直接來源于媒體的大肆宣傳及時尚界的標榜的“瘦文化”。當下社會文化觀念崇尚以瘦為美,女性更是深深認同這樣的文化觀念,將苗條標榜為自己的理想體形、追求苗條的身姿,隨處可見的減肥文化,媒體宣傳更加給女性施加了瘦文化的壓力。除了“瘦文化”之外,家庭單位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環(huán)。家庭是一個有眾多維度的復雜動態(tài)組織,比如說電影選擇的成病誘因主要來自于Ellen極度疏遠的家庭關系,但同時還有家族遺傳,家族進食觀念和家庭教育等眾多因素。
在當今的“瘦文化”下,現(xiàn)代性的身體成為個體塑造自我風格的一個重要工具,這也佐證了布萊恩.特納在《身體與社會》如是說:“從社會學的觀點看,厭食癥的重要性在于它不可能脫離社會病原,衡量社會偏常的標準以及社會象征意義?!鄙窠?jīng)性厭食癥表達了社會主流的審美要求,尤其是表達了男性對女性的要求,及要求女性應該以苗條身材為美。這種不斷注視女性身體的目光,成為女性不斷審視自己的外在壓力。當她們選擇屈從與這種壓力,就會去對個人的飲食實行禁欲主義式的監(jiān)督,強制對其身體進行改造,而這一過程在冥冥之中卻演變成女性的自我證明,自我反抗,甚至是祈求社會提示的一種手段。這樣的變遷乍眼一望雖然大跌眼鏡,但是有其深厚的歷史淵源。
羅蘭巴特在談論食物的語義學時曾說,“食物不僅是許多產(chǎn)品的收藏,也是一種溝通的系統(tǒng),大量的意向以及習俗,處境和行為的一種禮儀。”而食物與女性的關系最為密切,他們作為食物的生產(chǎn)者,采集者和加工者,又因為其自身所具有的生產(chǎn)和繁殖性特點,畢生與食物打交道。這恰恰解釋了,女性與自然在孕育生命的生物性是如此相似---“大地是我們的母親”,“我們吮吸大地之母的乳汁”,“母親的血液在流淌”---等等這一系列對自然母化,對女性物化的隱喻。且這類隱喻傳達出多少溫情,這種設置使得女性在男權社會體系下發(fā)酵成赤裸裸的被剝削。尤其現(xiàn)今借助現(xiàn)代化傳媒工具的廣泛傳播,女性的身體再次被物化。當每個厭食癥患者在自己房間審視自己,用科學和理性的工具如量尺和量稱衡量自己的飲食與體重,其實她已經(jīng)將男權社會的價值體系和道德規(guī)范內(nèi)化了,不敢越雷池一步。正如福柯在《規(guī)訓與懲罰》中所指出,“‘凝視’是設置了一個單向的凝視,其結果產(chǎn)生了被凝視著在內(nèi)心自我監(jiān)禁的結果?!边@種“凝視”如此具有殺傷力,讓節(jié)食變成了一場自控和放縱之間的戰(zhàn)爭。但任何戰(zhàn)爭絕不會一無所獲,就像在電影的節(jié)食座談會上,女醫(yī)生惟妙惟肖得形容出這種自我掌控的快感。
這些女孩子正是通過這場戰(zhàn)爭構建著自我的性別身份,試圖通過對食物的控制來駕馭身體,進而爭取權利來實現(xiàn)個人身份的努力。那么Ellen也就是這樣做的,當她站上體重秤上傳達出驚愕與驚喜的表情時,她仿佛覺得自己……贏了!
我們可憐Ellen骨瘦如柴,而Ellen卻把干癟畸形的身軀看做是對男權欲望的反抗,他們拖著嬰兒般未發(fā)育成熟的身體,企圖擺脫凝視,擺脫玩味和吞食的命運。但是如果是節(jié)食的起初是為了獲得他人的關注與承認,那么后來的節(jié)食則變成了一場自我的角逐,一場自我消耗的單人紙牌游戲。
現(xiàn)代性價值體系的不公的,而且尤其對女性身體的符號價值表征得如此荒謬!當女性生活在一個物質(zhì)豐富的世界,但個體卻以“活死人”的身體行尸走肉,無力得試圖控制身體,讓身體成為符合社會標準的符號,她們用身體的奮力反抗,但最后只能以身體死亡的形式來結束斗爭。。。
本文主要以女性厭食癥的角度出發(fā),沒有全面覆蓋兩性,真誠希望男性進食障礙者踴躍參與,一起探討,一起解決。
相關知識
日本公主或因厭食癥暴瘦 厭食癥的癥狀
42歲的大S得厭食癥瘦到39公斤
神經(jīng)性厭食癥
厭食癥多久恢復體重
減肥減出了厭食癥
過度節(jié)食患上厭食癥 后果很嚴重!
13歲女孩暴瘦12公斤,警惕神經(jīng)性厭食癥的危險!
日大胃王女星離世!生前罹厭食癥暴瘦 醫(yī)列6警示癥狀
成人厭食癥治療方法有哪些
厭食癥暴瘦后還會胖回來嗎
網(wǎng)址: 厭食癥:聽不到的吶喊 http://www.u1s5d6.cn/newsview171804.html
推薦資訊
- 1發(fā)朋友圈對老公徹底失望的心情 12775
- 2BMI體重指數(shù)計算公式是什么 11235
- 3補腎吃什么 補腎最佳食物推薦 11199
- 4性生活姿勢有哪些 盤點夫妻性 10428
- 5BMI正常值范圍一般是多少? 10137
- 6在線基礎代謝率(BMR)計算 9652
- 7一邊做飯一邊躁狂怎么辦 9138
- 8從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9063
- 9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8613
- 10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7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