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嬰兒常見病及其護理方式

嬰兒常見病及其護理方式

來源:泰然健康網 時間:2024年12月01日 03:52

嬰兒常見病及其護理方式

嬰兒常見病及其護理方式


  嬰兒肥胖的預防和護理

  病癥:如果寶寶體重比同年齡、同性別、同身高小朋友的正常數(shù)值超過 20%,就應該屬于肥胖了。導致寶寶肥胖的原因,主要是家長片面追求營養(yǎng),導致營養(yǎng)過剩。寶寶進食量過多,尤其是甜食、零食過多,主食超量,再加上運動量少,飲食中所含熱量長期超過身體的正常需要,多余的熱量就會以脂肪的形式儲存起來,脂肪堆積過多,體重就會增加。所以,這種情況也稱之為單純性肥胖癥或營養(yǎng)性肥胖癥。

  處理方法:首先要尋找原因。如果為單純性肥胖,護理的出發(fā)點基本上要從兩個方面入手:飲食和運動。即控制飲食、增加運動量。每天盡可能讓寶寶運動,運動的量和時間沒固定的數(shù)值,每個寶寶的性格體質都有所不同,以寶寶不累為適宜。飲食方面不要像填鴨那樣不停地讓孩子吃,3個月以前每公斤體重約需120—150CC的奶量;4~6個月維持原來的奶量外,可為寶寶增加米糊、麥糊或果汁等副食品,每天的量大約為半碗。這個數(shù)據只能作為參考,具體到每一個孩子,具體的量肯定不同,家長應該多觀察,感覺孩子吃飽了,就沒必要硬塞。

  除單純性肥胖外,有些寶寶肥胖可能是由于內分泌疾病引起的肥胖癥。這時,就需要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了。

  育兒金點子:一般2歲~3歲的肥胖兒童可以在戶外玩皮球、騎三輪車、捉迷藏,學齡前兒童可以跳繩、游泳、打球、跑步等。還可以做體操、彎腰運動、抬腿運動、俯臥撐、仰臥起坐等。這些運動對減肥效果很好,一定要堅持天天做,有條件的可參加集體減肥班。

  溝紋舌的護理

  病癥:一般人的舌頭表面是平整的,沒有明顯的高起和凹陷??墒怯行┤说纳囝^,卻出現(xiàn)一道道縱、橫溝紋,并且隨著年齡的增長可逐漸加重。溝紋舌一般無任何不適,只是溝紋較深的可能會出現(xiàn)刺激痛,但不需要任何治療。該病原因不明確,常認為是先天性的,也可能與地理條件、維生素缺乏、食物的種類有關。

  處理方法:如果寶寶出現(xiàn)溝紋舌,要注意口腔衛(wèi)生,保持口腔清潔,防止口腔感染。

  外耳道癤腫的預防和護理

  病癥:人的外耳道有豐富的毛囊和腺體,一旦外耳道皮膚受到損傷就容易引起感染,感染后也容易發(fā)生癤腫。外耳道癤腫是十分疼痛的,寶寶常會因為此病,出現(xiàn)劇烈哭鬧、不肯喝奶、睡眠不沉、易驚哭等癥狀。

  處理方法:為了預防寶寶發(fā)生外耳道癤腫,要保持寶寶外耳道的清潔,禁止用發(fā)卡、火柴棍等給寶寶掏“耳屎”;洗臉洗頭時,可用消毒棉球塞入耳道口,防止水灌入耳內;如果有水進入寶寶耳內,可用消毒棉輕輕地卷入耳內,沾擦。如果寶寶的耳道一旦發(fā)生感染或有濕疹時,一定要去醫(yī)院檢查,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

  便秘的預防和護理

  病癥:寶寶便秘的表現(xiàn)是:排便的次數(shù)少,有的寶寶3~4天才排1次大便,并且糞便堅硬,排便困難,排便時疼痛或不適,寶寶哭鬧。寶寶便秘一般來說,用牛奶喂養(yǎng)的寶寶容易出現(xiàn)便秘,這是由于牛乳中的酪蛋白含量多,可使大便干燥;另外,寶寶由于食物攝入量不足或食物過精,含纖維素少,造成消化后殘渣少,糞便減少,不能對腸道形成足夠的排便刺激,以致糞便在腸管內停留時間過久,也可形成便秘;還有的寶寶沒有養(yǎng)成定時排便的習慣,也可以發(fā)生便秘;或是寶寶得了某些疾病,如肛門狹窄、肛裂、先天巨結腸、發(fā)燒等,都可以發(fā)生便秘。

  處理方法:對無任何疾病癥狀的便秘,不必過于擔心。如果是牛奶喂養(yǎng)的寶寶,可在牛奶中加入適當?shù)奶?5%~8%的蔗糖)可以軟化大便;注意給寶寶多吃些新鮮果汁、蔬菜水、菜泥;寶寶吃東西不宜過精,要吃一些含纖維素較多的食物,像白菜泥、玉米糊、萵苣泥等,便于形成大便。另外還要注意訓練寶寶定時排便的良好習慣,養(yǎng)成了這種習慣,即使糞便不多,時間因素作為一種刺激也會產生排便行為。

  如果寶寶已經兩天沒有大便,而且哭鬧、煩躁,家長可以用開塞露塞入寶寶肛門后,將藥水擠入肛門,取出塑料管后,輕輕捏住肛門口,以免在尚未發(fā)揮作用時,由于直腸內壓力過高,將開塞露藥液噴出。這種辦法通便效果好,但不要常用。寶寶的便秘要以預防為主,從飲食和生活習慣上加以注意。

  佝僂病的生活護理

  病癥:佝僂病早期可出現(xiàn)神經精神癥狀,如易受驚、愛哭鬧、睡眠不安、多汗等,也可有枕禿(頭后部有一圈沒有頭發(fā)),呼吸道感染,貧血等表現(xiàn)。如不及時治療,可引起骨骼及肌肉病變,如乒乓球樣顱骨軟化,囟門大,顱縫增寬,出牙遲,牙釉質發(fā)育不良等。而寶寶學步后,還可能出現(xiàn)O型腿、X型腿,囟門閉合延遲還可影響寶寶的記憶力和理解力等。

  處理方法:佝僂病重在預防,最簡單、最有效的辦法是多進行戶外活動,多曬太陽另外,堅持母乳喂養(yǎng),母乳中雖然鈣、磷含量較低,但比例適當,有利于寶寶的吸收。此外,還可補充維生素D,因為寶寶體內有足夠的維生素D,鈣才能被吸收。所以為了預防佝僂病,寶寶自出生后2周~3周就要開始補充維生素D,尤其是早產兒或雙胞胎兒,服用魚肝油和鈣劑直至2歲也可以。有些寶寶沒有服魚肝油,而是服“伊可新”或“具特令”,這兩種膠囊只含維生素D,其實,對預防患佝僂病。也有一定的作用。在這里需提醒家長的是,當寶寶出現(xiàn)多汗、睡眠不安、枕禿時,就要及早找醫(yī)生診治,不要等到出現(xiàn)骨骼變化才引起重視。

  缺鐵性貧血的預防和護理

  病癥:寶寶從出生到l周歲階段是生長發(fā)育最旺盛的時期,其中血容量增長很快,鐵元素是人體血紅蛋白和肌紅蛋白的重要原料。鐵攝入不足,就會發(fā)生缺鐵性貧血而影響氧氣的運輸,影響生長發(fā)育。嬰兒多在6個月~2歲時發(fā)生缺鐵性貧血,凡6歲以下的寶寶,血色素低于11克,就可以診斷為貧血。

  處理方法:寶寶從母體獲得的儲存在肝臟中的鐵只能滿足4個月內生長發(fā)育的需要,而4個月~6個月的寶寶逐漸長大,每天需補充10毫克~20毫克鐵,才能滿足需要,而無論人乳或牛乳中所含的鐵都不能達到這個要求,所以要及時添加含鐵豐富的輔食,如蛋黃、動物肝、瘦肉及綠葉菜等。還可以采用經衛(wèi)生部門認可的鐵強化食品。另外,還要定期檢查血色素。一旦發(fā)生缺鐵性貧血,應在醫(yī)生指導下堅持采用藥物治療。

  腦癱的預防和護理

  病癥:運動功能障礙和姿勢異常為腦癱的主要表現(xiàn),是診斷的主要依據。癲癇、痙攣型的患兒易出現(xiàn),發(fā)生率約為14%左右,經常發(fā)作不僅影響智力、學習能力,而且會使腦損傷加重。另外在患兒中約5%的患兒完全失聰,并導致語言發(fā)育障礙;約30%~70%會出現(xiàn)語言障礙,由于患兒口腔、咽喉的運動功能障礙,導致語言發(fā)育落后,人格缺陷等;約55%~60%的腦癱兒,合并視覺障礙,如斜視、弱視、偏盲、手眼腦不協(xié)調、空間視覺、立體感覺、實體感覺等;約50%腦癱兒存在低智,其中25%患兒智商低于50。情緒、行為和精神發(fā)育障礙,表現(xiàn)為膽小、退縮、自卑、低能等。

  處理方法:發(fā)生腦癱的原因較多,影響嚴重,關鍵在于及早發(fā)現(xiàn),及早干預。如果寶寶已發(fā)生腦癱,大人要注意擺正心態(tài),積極給寶寶治療,同時,在生活中,心理上,安全上給予寶寶更多的關愛。

   了解育兒知識,看育兒博文和論壇,上手機新浪網親子頻道 baby.sina.cn

相關知識

嬰兒常見病及護理
嬰兒常見疾病預防與護理
嬰幼兒常見疾病預防與護理
嬰幼兒常見的疾病及癥狀、預防護理措施
新生兒常見疾病預防及護理
圖解嬰幼兒常見病防治與護理
新生兒常見的疾病預防及護理
嬰幼兒常見疾病的防護常識
嬰兒常見疾病預防和護理范例6篇
嬰幼兒常見疾病預防與護理 ppt課件

網址: 嬰兒常見病及其護理方式 http://www.u1s5d6.cn/newsview176109.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