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畢重增

畢重增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4年12月01日 04:28

   

個人簡介

畢重增。男,博士/教授,中國心理學會認證心理學家。

教學與研究

主要從事心理學研究方法系列的教學,包括:本科生必修課心理測量學 (2004年起,西南大學專業(yè)核心課程) ;研究生平臺課心理學研究方法 (合作開設(shè),2015年起主持) 、選修課人格與社會心理學研究方法 (2013年起,合作開設(shè)) 、社區(qū)心理學研究方法 (2021) 、心理學質(zhì)性研究 (2022,合作開設(shè)) 等;以及本科研究課程青少年自信的特點與教育 (2007年起) 。

主要從事人格與社會心理學研究: (1) 自信的心理、文化和社會過程;(2) 社會認知基本維度的內(nèi)容效應、情緒效應;(3) 自我與網(wǎng)絡(luò)消費行為。

研究生招生:

學術(shù)碩士項目:心理學*人格與社會心理,學制三年

專業(yè)碩士項目:應用心理,學制三年

學術(shù)博士項目:心理學*人格/文化心理,學制四年

中澳聯(lián)合培養(yǎng)博士項目:心理學,學制四年,在Flinders大學兩年

學術(shù)與社會服務(wù)

中國心理學會時間心理學專業(yè)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中國社會心理學會人類智慧心理學專業(yè)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文化心理學專業(yè)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中國科普作家協(xié)會心理科普創(chuàng)作專委會副主任委員

重慶市心理學學會理事兼普通心理與實驗心理專業(yè)委員會主任,時間心理專業(yè)委員會主任

國家民委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西南民族地區(qū)社會心理服務(wù)研究基地”學術(shù)委員會委員

重慶市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心理學與社會發(fā)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西南大學中國社區(qū)心理學服務(wù)與研究中心副主任,西南大學歐美同學會理事

集刊《社區(qū)心理學研究》常務(wù)副主編

美國心理學會會員

主要著作與教材

畢重增. 主編 心理測量學(第2版). 重慶: 西南大學出版社,2022.

畢重增. 著. 德行與才智——幸福生活的社會認知基本維度. 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19.

畢重增. 著. 自信與社會適應. 北京:科學出版社,2017.

畢重增. 主編. 消費心理學(第2版). 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畢重增. 主譯. 心理學質(zhì)性資料的分析. 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 2010.

近期論文與研究報告

Unger, A., Li, Z., Papastamatelou, J., & Bi, C*. (2024).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mindfulness and Zhongyong thinking style on cooperative financial decision-making in a Western sample. PsyCH Journal, DOI: 10.1002/pchj.764

Yang, T. & Bi, C*. (2024). Examining the trajectory of meaning violation and its bidirectional relationship with perceived posttraumatic growth. Stress and Health, e3394. DOI: 10.1002/smi.3394

李永雪, 畢重增*.(2024).父母過度保護與大學生困難解釋風格:真實性和抑郁的鏈式中介作用. 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 32(1): 160-164+170. doi:10.16128/j.cnki.1005-3611.2024.01.029.

楊燦, 許粟榬, 畢重增*. (2024).易地扶貧搬遷居民社區(qū)心理資本的結(jié)構(gòu)與問卷編制. 社區(qū)心理學研究,17, 67-86.

李雪珂, 黃薇, 畢重增*. (2024). 建構(gòu)水平對文化自信的影響. 心理科學, 47(2): 432-439. DOI: 10.16719/j.cnki.1671-6981.20240221

畢重增, 薛文惠, 朱詩敏. (2024). 文化自信對心理健康的影響: 成長心態(tài)的中介作用. 遼寧師范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 47(1): 75-81. DOI: 10.16216/j.cnki.lsxbwk.202401075

Gao, S., Assink, M., Bi, C., & Chan, K. L. (2024). Child maltreatment as a risk factor for rejection sensitivity: A three-level meta-analytic review. Trauma, Violence, & Abuse, 25(1): 680-690. DOI: 10.1177/15248380231162979

衛(wèi)朝選, 王磊, 許粟榬, 畢重增*. (2023). 疫情聚焦對幸福感的影響:關(guān)系自我的保護作用. 心理科學, 46(6): 1462-1469. DOI:10.16719/j.cnki.1671-6981.20230624

Yang, T., Bi, C., *& Wu, L. (2023). Cultural Identity, meaning search, and life satisfaction: Collectivism as a moderator. Journal of Constructivist Psychology, DOI: 10.1080/10720537.2023.2279099

周婷, 畢重增*. (2023). 地域多文化經(jīng)驗是否會削弱家鄉(xiāng)文化自信?文化依戀的補償作用. 心理科學,46 (5): 1131-1140. DOI: 10.16719/j.cnki.1671-6981.20230513

王博,劉向萌,畢重增*. (2023). 內(nèi)隱與外顯自信分離對建議采納的影響: 任務(wù)復雜度的調(diào)節(jié)作用.心理科學, 46(3): 660-667. DOI: 10.16719/j.cnki.1671-6981.20230319

O’Donnell, S. C., Yan, V. X., Bi, C., & Oyserman, D. (2023). Is difficulty mostly about impossibility? What difficulty implies may be culturally variant.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49(2), 309–328. DOI: 10.1177/01461672211065595

畢重增,薛文惠,李永雪. (2023). 能力內(nèi)隱觀對幸福感的影響:內(nèi)卷心態(tài)的積極作用. 中國社會心態(tài)研究報告2022, 119-133.

單燕杰,畢重增*. (2022). 師范生職業(yè)榮譽感問卷的編制. 當代教師教育, 15 (4): 49-53. DOI: 10.16222/j.cnki.cte.2022.04.002

Yang, T., Chen, G., & Bi, C*. (2022). Interpersonal mindfulness and forgiveness: Examining the mediating roles of anger rumination and state anger. Aggressive Behavior, 48, (5), 466-474. DOI: 10.1002/ab.22031

Chen, F., Guo, T., & Bi, C. (2022). Are talented people more virtuous in the eyes of others? Positive effects of competence on perceived morality. PsyCH Journal, 11(4), 560-570. DOI: 10.1002/pchj.541

Xu, C., Unger, A., Bi, C.,* Papastamatelou, J. & Raab, G. (2022). The influence of Internet shopping and use of credit cards on gender differences in compulsive buying. Journal of Internet and Digital Economics, 2 (1) 27-45. DOI: 10.1108/JIDE-11-2021-0017

黃希庭, 畢重增, 岳童. (2022). 試論中國社區(qū)心理學的教材與課程建設(shè).中國教育科學,5 (1): 13-22. DOI: 10.13527/j.cnki.educ.sci.china.2022.01.005 {人大復印資料《心理學》2022年第6期全文轉(zhuǎn)載}

Liu, Y., Bi, C.,* Unger, A., Papastamatelou, J., & Raab, G. (2022). Self-control as a mediator of age on students’ compulsive buying. PsyCH Journal, 11(2): 259-262. DOI: 10.1002/pchj.523

畢重增*,吳良,趙玉芳. (2022) .獲得意義感:文化自信對抑郁和焦慮的緩解作用. 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 59 (1): 89-96. DOI: 10.16783/j.cnki.nwnus.2022.01.010

Liu, Y., Unger, A., Bi, C.,* Papastamatelou, J., & Raab, G. (2022). Online compulsive buying as a coping strategy towards self-uncertainty: The moderating role of gender in China. Journal of Internet Commerce, 21(4): 418-437. DOI: 10.1080/15332861.2021.1988242

#更多論文發(fā)表信息,請查詢有關(guān)網(wǎng)站或數(shù)據(jù)庫#

主持在研項目

重慶市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 內(nèi)卷心態(tài)對研究生心理健康的影響及其應對研究.

重慶市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點項目: 文化心理視域時間感知對意義建構(gòu)的影響.

西南大學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 大學生內(nèi)卷與躺平的心理機制與干預.

重慶市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文化自信的心理認知機制.

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文化自信的心理表征及其提升策略研究.

聯(lián)系方式

重慶市北碚區(qū)天生路2號西南大學心理學部,郵編400715

辦公地點:薈文樓A棟,中國社區(qū)心理學服務(wù)與研究中心,321 (B107)

【信息更新日期202403】

相關(guān)知識

如何管好你的體重?畢秀健康助力體重管理年!
健康中國我們行動 畢秀體重管理助推全面健康
運動康復專業(yè)好就業(yè)嗎 畢業(yè)后好找工作嗎
畢節(jié)語言康復醫(yī)院
2024社區(qū)康復專業(yè)就業(yè)前景 畢業(yè)后能干什么
張雪峰:運動康復專業(yè)畢業(yè)后就業(yè)前景及職業(yè)路徑
女大學生為拍畢業(yè)照抽脂瘦身 差點丟了命
運動康復與健康專業(yè)畢業(yè)可以當老師嗎?
2024運動康復專業(yè)就業(yè)前景及方向 畢業(yè)后好就業(yè)嗎
運動康復專業(yè)畢業(yè)生難進醫(yī)院工作,大健康產(chǎn)業(yè)發(fā)展仍需時間

網(wǎng)址: 畢重增 http://www.u1s5d6.cn/newsview176733.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