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進行吸脂減肥手術
來源:民??叼B(yǎng)生2025-08-18 19:37:52
術前需完善檢查排查禁忌控制基礎病通過BMI等量化肥胖程度并溝通期望,術中選局部腫脹麻醉等麻醉方式應用負壓等吸脂技術標記區(qū)域做切口抽吸,術后要管理傷口穿戴塑形衣逐步恢復活動注意飲食作息,未成年人、妊娠期哺乳期女性及基礎病患者有相應禁忌需注意。
一、術前評估
1.健康狀況排查:需完善血常規(guī)、凝血功能、心電圖等檢查,排除嚴重心腦血管疾病、凝血障礙等手術禁忌。若存在高血壓、糖尿病等基礎病,需將指標控制穩(wěn)定后再評估手術可行性,因基礎病可能提升手術風險。例如,未控的高血壓會增加術中出血及心腦血管意外風險。
2.肥胖程度量化:通過BMI(身體質量指數(shù))、體脂率等判定肥胖程度,BMI≤35的單純性肥胖患者可考慮吸脂,明確脂肪堆積的具體部位,如腹部、大腿等局部脂肪堆積區(qū)域。
3.期望溝通引導:與患者充分溝通,清晰告知吸脂手術可改善局部脂肪堆積,但無法實現(xiàn)整體減肥或塑造絕對完美體型,使患者形成合理預期。
二、手術過程
1.麻醉選擇:常用局部腫脹麻醉聯(lián)合靜脈鎮(zhèn)靜,范圍較大時可選用全身麻醉。局部腫脹麻醉通過注射含腎上腺素的腫脹液,減少出血與疼痛,同時使脂肪細胞腫脹便于抽吸。
2.吸脂技術應用:包括負壓吸脂、超聲吸脂、水動力吸脂等。水動力吸脂具精準性,利用水流選擇性分離脂肪細胞,減少對周圍組織損傷;負壓吸脂則依靠負壓裝置抽吸脂肪,不同技術適配不同脂肪分布及患者情況。
3.操作步驟實施:標記脂肪堆積區(qū)域,于隱蔽部位做微小切口,插入吸脂器械,通過負壓或水流等方式抽吸脂肪,操作需精準,避免過度抽吸致皮膚凹凸不平。
三、術后護理
1.傷口管理:保持傷口清潔干燥,按時換藥,避免沾水以防感染,術后傷口由敷料覆蓋,需遵醫(yī)囑定期更換。
2.塑形衣穿戴:術后需長時間穿戴塑形衣(一般3~6個月),其可助皮膚貼合、減輕腫脹、預防皮膚松弛,不同部位吸脂需穿戴對應塑形衣,如腰腹吸脂配腰腹塑形衣。
3.活動與恢復:術后初期避免劇烈運動,逐步增加活動量,術后1周可進行輕度活動(如散步),1個月后依恢復情況漸復正常運動,但需避撞擊吸脂部位。
4.飲食與作息:保持均衡飲食,忌高油高脂,多攝入蛋白質、維生素等營養(yǎng)以利恢復;保證充足睡眠,促身體修復。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項
1.未成年人:身體尚處發(fā)育階段,吸脂手術可能影響正常生長發(fā)育,故不建議未成年人行吸脂減肥。
2.妊娠期及哺乳期女性:妊娠期身體代謝與激素變化、哺乳期乳汁分泌等因素,使吸脂手術存母嬰健康風險及影響乳汁質量可能,此類人群不宜行吸脂術。
3.基礎病患者:患心臟病、糖尿病、肝腎功能不全等疾病者,手術風險高,需基礎病控制穩(wěn)定后經多學科評估再謹慎決策,術后需密切監(jiān)測基礎病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