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明確:將心肺復蘇和急救知識納入學校健康教育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wǎng)記者 葉雨婷)記者從教育部網(wǎng)站獲悉,教育部近日在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6670號建議的答復中指出,將心肺復蘇和急救知識納入學校健康教育,將急救知識納入基礎教育相關課程。
答復指出,在學校開展急救知識教育,對提高學生應對突發(fā)安全事件的緊急救護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將心肺復蘇和急救知識納入學校健康教育,2019年7月,健康中國行動推進委員會印發(fā)《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明確把學生健康知識、急救知識,特別是心肺復蘇納入考試內(nèi)容,把健康知識、急救知識的掌握程度和體質(zhì)健康測試情況作為學校學生評優(yōu)評先、畢業(yè)考核和升學的重要指標,將高中體育科目納入高中學業(yè)水平測試或高考綜合評價體系,鼓勵高校探索在特殊類型招生中增設體育科目測試。
另外,2017年,教育部印發(fā)《普通高等學校健康教育指導綱要》,將心肺復蘇、創(chuàng)傷救護等院前急救技能作為大學生健康教育重要內(nèi)容,明確規(guī)定要樹立安全避險意識,掌握常見突發(fā)事件和傷害的應急處置方法,提高自救與互救能力。
答復指出,將急救知識納入基礎教育相關課程。教育部將結合中小學生年齡特點,在中小學道德與法治、體育與健康、生物學、地理、化學等學科融入了急救知識相關內(nèi)容。例如:小學科學課程要求學生學習觸電、溺水、異物堵塞氣管、蛇蟲咬傷等急救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方法。初中生物學課程要求學生“模擬練習人工呼吸或止血包扎”等,高中生物學課程專門開設了“急救措施”模塊,其內(nèi)容包括緊急情況下公民必備的最基本的醫(yī)療急救措施知識與技能,如常用急救藥物的使用、“120”緊急呼叫、心肺復蘇、外傷止血、游泳意外的自救、動物咬傷后的處理、煤氣中毒后的自救與互救等方面的內(nèi)容。
相關知識
學校健康教育計劃
疾控中心、教育部、衛(wèi)健委:開學在校期間不強制戴口罩
教育部部署開展首個全國學生心理健康宣傳教育月活動
教育部辦公廳:實施全國健康學校建設計劃,提升健康教育水平
教育部、衛(wèi)健委聯(lián)合發(fā)布:學生心理健康工作將成重點
心理健康教育進校園
健康教育知識講座教案(精選41篇)
完善健康教育提高身心健康
【健康教育】一起來看!健康教育知識
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健康教育要有機融入現(xiàn)有的教學活動
網(wǎng)址: 教育部明確:將心肺復蘇和急救知識納入學校健康教育 http://www.u1s5d6.cn/newsview18494.html
推薦資訊
- 1發(fā)朋友圈對老公徹底失望的心情 12775
- 2BMI體重指數(shù)計算公式是什么 11235
- 3補腎吃什么 補腎最佳食物推薦 11199
- 4性生活姿勢有哪些 盤點夫妻性 10428
- 5BMI正常值范圍一般是多少? 10137
- 6在線基礎代謝率(BMR)計算 9652
- 7一邊做飯一邊躁狂怎么辦 9138
- 8從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9063
- 9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8613
- 10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7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