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你家孩子覺得自己不夠瘦、不夠美嗎?他們是從哪得來的審美焦慮?

你家孩子覺得自己不夠瘦、不夠美嗎?他們是從哪得來的審美焦慮?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4年12月01日 16:02

現(xiàn)今,社交媒體非?;钴S,我們隨手就可以拍一張新照片,覺得不錯發(fā)到朋友圈,會立即收到對形象外貌的各種評價反饋。

這種影響對青少年來說尤其顯著,因為他們正處于價值觀和自我概念的快速成長期。所有青少年都可能對自身形象感到不滿,特別是女孩們的容貌焦慮,會比同年齡的男孩嚴重不少。

從兒童時期開始,孩子們就感受到來自于外界的對于自己外貌的評價壓力,而這種意識的萌芽比我們預想的要早得多,所以父母在幫助孩子形成積極的身體形象和自尊方面起著關鍵作用。

一項針對兒童保育工作者的調查在2016年揭示,兒童在年僅3歲時就已展現(xiàn)出身體外貌自信方面的問題。

以下是幾個可能影響兒童身體形象形成的因素:

1. 青春期

身高、體重、性別特征等都會隨著孩子的成長而發(fā)生顯著變化。對于年輕女孩而言,這些變化尤為突出,她們會經(jīng)歷許多生理上的轉變,這些轉變往往會極大地影響她們對自己的認知。

比如,2015年的一項研究就發(fā)現(xiàn),與同齡人相比發(fā)育更快的女孩,會因為自己的身體變化而感到不自信,甚至羞恥。

數(shù)十年的研究已證實,對于女孩而言,早熟是身體形象障礙、飲食失調、肥胖和心理困難的重要風險因素。她們可能會因為受到過多的不必要的關注而感到困擾,會因為感覺到自己不合群而焦慮感。

2. 激素影響

荷爾蒙等激素的變化,也會影響孩子如何看待自己的身體變化。體重的增加和肌肉的發(fā)育,都會使孩子以全新的視角審視自己。

其他因素,如性別認同,也可能讓孩子感到自己與同齡人不同,進而引發(fā)對身體形象的擔憂。

3. 朋友和同齡人的看法

無論是外表被取笑,還是受到同學對自己穿搭的批評,青少年都會受到同齡人的強烈影響。

更為嚴重的是,社交媒體的使用進一步放大了這種影響。如今,青少年無需在學校面對面交流,就可以感受到來自同齡人的負面評論。

有時事態(tài)愈演愈烈,那些被嘲笑體重的青少年,長大后更有可能面臨肥胖問題、對身體形象感到困擾,并養(yǎng)成不健康的飲食習慣。

孩子們可能通過各種渠道接收到關于外貌評判的錯誤信息,但我們可以采取一些策略來幫助他們對抗這些壓力。

以下是一些旨在幫助孩子建立積極的身體形象的建議:

1. 注意他們與社交媒體的互動

首先,密切關注他們社交媒體的互動。

社交媒體對人們外貌追求的影響已成為研究熱點。在2018年的一項研究中發(fā)現(xiàn),西方國家的女大學生普遍會接收到來自媒體宣傳的各種不健康的瘦身方法,并引起身材焦慮。

最近一項2022年的研究也揭示了類似的趨勢:由于攀比心理作祟,特別是少女們,常常覺得自己的形象不夠好。

當我們發(fā)布自拍時,可能會拍攝數(shù)十張照片,然后選擇其中一張覺得最好看的照片發(fā)出去,可能還會使用各種濾鏡來修飾圖片。然而,其他人看到后,往往會與自身進行比較,心想,“太美了,太瘦了,我為什么不長那樣?”這加劇了不切實際的期望。

為了緩解這種影響,一種方法是限制孩子的上網(wǎng)時間,當然為了孩子視力和健康著想,這原本也是應該的。但限制上網(wǎng)時間其實也是治標不治本的方法,社交媒體在青少年生活中的是具有普遍性的,最終我們還是要教會孩子正確的面對和解讀對于容貌評價的是與非。

2. “外貌不是一切”

有時,即使是微不足道的評論也會對在孩子心里扎下根,父母無意之間說出并非負面的評價對孩子的影響尤為明顯。這是因為我們以及社會都常常會犯“以貌取人”的錯誤。

當然,這并不意味著我們不能稱贊孩子或其他人的外貌。但請確保我們對他人的贊揚不會只停留在外貌這一個方面,以便他們理解外表僅僅只是他們個人特質的一部分。

試著在家中減少對外表的過度強調,而將健康和強壯置于首位。在談論吃蔬菜和鍛煉時,要強調這些習慣是為了幫助他們保持健康、精力充沛,而不僅僅是為了外表。

要更多的表示自己更關注那些他們可以后天培養(yǎng)起來的美德,比如善良、勤奮或誠實,而非身高體重。

3. 盡量減少表露消極的自我評價


“我穿這件衣服顯胖嗎?”這個問題看似平常,可能是父母無意中對自己身體的批評,但卻悄然強化了孩子心中“瘦就是美”的刻板印象。

2018年的一項研究揭示,那些在家中無意間聽到“fat talk”的年輕女性,往往更難以形成健康的飲食習慣和正面的自我身材認同。

孩子會模仿我們的行為,如果我們告訴孩子他們當前的樣子就很美,但同時又頻繁地貶低自己的身體,這會給孩子傳遞出極為矛盾的信息。

4. 讓家成為安全的空間


父母幫助孩子建立健康身體形象的基礎在于,營造一個對孩子和父母而言都無評判壓力的安全家庭環(huán)境。與孩子一同探討他們在媒體中所見的形象和信息,同樣是十分有益的。

抽出時間一起觀看電視、TikTok或YouTube視頻,有助于孩子成為出色的、有判斷力的“媒體消費者”。試著指出媒體中明顯經(jīng)過編輯或不符合現(xiàn)實的內容,這有助于孩子理解背后的真相。

可以一起查看圖片,并討論這些圖片是否經(jīng)過了PS,或者某人如何經(jīng)過專業(yè)化妝改變面貌的,這樣他們就不會為自己設定不切實際的標準。

年僅3歲的孩子就會開始擔心自己“胖”,所以不要等到孩子長大才開始引導他們對身體形象的看法。

我們談論身體的方式、我們吃的食物、我們是否鍛煉以及我們對外表的重視程度,都會影響的孩子的認知。

在日常生活中請注意以下要點:

1. 避免談論節(jié)食,多討論健康飲食的益處。

2. 不要強調為了減肥而鍛煉,而應激勵孩子為了健康和強壯而運動。

3. 不要只關注改善身體外觀以吸引他人,而是鼓勵孩子為了應對生活中的挑戰(zhàn)而鍛煉身體。

4. 不要害怕被拍照,把握每一個機會記錄你與孩子的美好瞬間,你會慶幸自己“參與”了他們的成長歷程。

5. 不要以“光盤”作為衡量食物攝入的標準,而是教導孩子根據(jù)自身的飽腹感和滿意度來調整飲食。

6. 不要僅僅關注外表,讓孩子明白成為一個善良、有品格的人的重要性,并贊揚他們的內在特質。

7. 不要讓孩子錯過任何一頓飯,提醒他們每天吃三頓營養(yǎng)均衡的餐食至關重要。

8. 不要為孩子決定每餐吃什么,而是讓他們在選擇食物時擁有更多的自主權。告訴他們,攝入多樣化的食物對成長和保持健康體魄至關重要,并教授他們關于維生素和礦物質的知識。

9. 不要只局限于減肥食品或無脂肪食品,而是要鼓勵孩子攝入各種水果、蔬菜和瘦肉,以確保飲食的均衡與多樣性。

此外,當孩子對自己的身體發(fā)表評論時,不要忽視或輕視他們的感受,與他們展開討論,并詢問他們的想法。

例如,如果女兒提到覺得自己的肚子太大,不要輕率地回應“別傻了”,而是詢問她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覺,并談論她的獨特之處。同時,引導她關注健康的身體,并解釋有時我們的身體與電視和雜志上展現(xiàn)的形象存在差異。

身體形象是與孩子交流時的重要議題,父母應盡早開始這一話題的簡單對話,并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持續(xù)這些對話。

在此過程中,試著為孩子樹立健康身體形象的榜樣。幫助孩子以平衡的心態(tài)看待自己的身體,并強調以健康、強壯為目標成長,而不是與他人比較或給自己施加不必要的壓力。

參考資料:
https://health.clevelandclinic.org/kids-body-image-issues

https://familydoctor.org/building-your-childs-body-image-and-self-esteem/

https://www.betterhealth.vic.gov.au/health/healthyliving/body-image-tips-for-parents

#深度好文計劃#

相關知識

不被“尺寸”定義,他們擺脫身材焦慮
覺得自己很丑 怎么讓自己自信起來
瘦,被構建的審美標準:打破身材焦慮,擁抱多元美
以瘦為美不健康,年輕人應如何走出身材焦慮
中青報:以瘦為美不健康,年輕人應如何走出身材焦慮
夏日里對身材焦慮的人們
醫(yī)生你好,我對生活和未來很渺茫很無助,做什么事都做不好覺得自己很失敗,覺得自己什么都不好,不夠自信,又矮又胖又笨手笨腳,看別人總是那么優(yōu)秀做什么像什么,什么都能做的好,好羨慕別人,覺得自己沒有一樣好的
為什么你會覺得自己不好看?
總懷疑自己得病了是不是焦慮癥
【科普營養(yǎng)】身材焦慮,大可不必

網(wǎng)址: 你家孩子覺得自己不夠瘦、不夠美嗎?他們是從哪得來的審美焦慮? http://www.u1s5d6.cn/newsview188315.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