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博士帶孩子絕望自殺:你沒生過孩子,卻說我矯情……產后抑郁有多可怕?
不久前,長沙37歲的海歸女博士因產后抑郁帶著5個月的女兒跳樓自殺。
可真正令人痛惜的是,直到悲劇發(fā)生,丈夫口口聲聲喊的是:“我什么都不要,我只要我的女兒,為什么要把她帶走?!?/p>
而對離去的妻子沒有絲毫的悲切和愧疚。
這位丈夫自始至終都沒有想過,如果平日能給妻子多一點的關心和體諒,興許悲劇就不會發(fā)生。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中國精神科醫(yī)師協(xié)會就有調查數據顯示:在患有產后抑郁的人群中,超過10%的如照料不周,會發(fā)展成嚴重的抑郁癥。
而選擇死亡,是每個重度抑郁癥患者的最終歸宿。
事實上,在她們自殺前,發(fā)出過無數次求救的信號,只不過沒有人看懂過。
01
產后抑郁不是矯情
前不久看了部名叫《塔利》的電影,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名患有產后抑郁的三胎媽媽瑪洛。
平日丈夫工作繁忙,她就擔起了照顧孩子,打理家務等一切重任。
她的大兒子患有一種動不動就要狂躁的病,時刻面臨著退學的風險,一旦退學,憑借他們家的條件,兒子就沒法再上學了;而老三又剛出生,需要她24小時待命喂奶、照顧。
可她的丈夫絲毫不給力,下班了以后只會待在房間里打游戲,微薄的工資也承擔不起保姆的費用。
年輕時的她精致美麗,纖細優(yōu)雅,是個擁有英國文學學士的高學識女性。
而現在的她肥胖慵懶、邋遢埋汰,為了當一個好妻子、好媽媽放棄了年輕時的夢想,做著吃力不討好的家庭主婦。
她感覺自己像是一艘被遺棄的垃圾駁船。
隨著產后抑郁的越來越嚴重,她的精神出了問題,終于在一次恍惚駕車中出了車禍。
意外發(fā)生后,丈夫才知道瑪洛病了,他后悔自己不曾關心妻子,影片也就在兩個人擁抱和解中結束。
看完這部電影我感觸頗深,電影里的每個橋段都能擊中每個被產后抑郁所折磨的媽媽。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現實中很多媽媽,她們像是個永遠無法停歇的陀螺,無時無刻都在為家庭奉獻自我,然而稍做得不好,就會被輕而易舉扣上“不是好媽媽”和“一無是處”的帽子。
現實中,很多丈夫卻對妻子的產后抑郁視而不見,把它視為矯情和玻璃心。
可這真不是矯情。
中國精神科醫(yī)師協(xié)會曾有數據調查顯示:中國婦女患有產后抑郁癥狀的人群比例高達50%-70%。
很多媽媽生完小孩好像變了一個人,變得敏感脆弱,這是因為媽媽在生產后體內的孕激素發(fā)生變化導致的,極速下降的孕酮是產后抑郁的元兇之一。
正是因為很多人不理解這一點,所以根本無法共情到產后媽媽低沉、不穩(wěn)定的情緒,才會站著說話不腰疼。
而這些缺乏同理心的表現,像是一把隱形的利刃,會在無形當中成為殺死媽媽的劊子手。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02
產后抑郁,將媽媽推向絕望的深淵
產后抑郁究竟是一種什么樣的體驗?
知乎上有個高贊回答直戳每一位媽媽的心臟:我曾經歷過產后抑郁,我也曾離死亡那么近。
生完寶寶的那天晚上,她渾身無力,被汗水浸得濕透。然而切腹的傷口讓她疼得睡不著,只能在又悶又臭的產房里強撐。
生產只是抑郁的開始,大家的注意力全在孩子身上,一遍又一遍地問她:“有沒有奶?”
沒人真正關心她,七大姑八大姨只會嫌棄她沒奶,要求她喝下各種催奶湯藥。
寶寶哭的時候,她不知道該怎么辦,只能跟著一起哭。家人看到了,指責她:“你怎么當媽的?”
在身體的疼痛和心理的負擔下,她的情緒變得越來越不穩(wěn)定,每一天都活得像個神經病。
她自責,她自卑,她只會抱著孩子一次次哭著說對不起,甚至常常兩眼放空得望著窗外,有多少次她想要跳下去。
字里行間中,我感受到了這位媽媽深深的絕望,是有多萬念俱灰,才會想過要拋下剛出生的孩子,和這個美好的世界說再見,一了百了。
對每一個走過鬼門關的媽媽來說,最毒的話,莫過于產后抑郁,你就是矯情。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美國醫(yī)學會雜志——精神病學》有數據顯示:20%的產后死亡是自殺導致的,而抑郁是導致自殺的第一成因。
這個數據看上去很嚇人,但絕不是危言聳聽。
就連臺前光鮮亮麗,獨立強大的女明星們也逃不過產后抑郁的魔爪。
袁詠儀因為媽媽買菜辛苦,因為張智霖多說了一句話,就失控大哭,成天都在哭泣中度過;
那英生完兒子后,看到兒子就會情緒崩潰,甚至想自殺;
秦海璐哭到眼睛長水泡,造成眼球受損。
……
有人說,女人懷孕生子就是過五關斬六將。
躲過了子宮脫離、尿失禁、發(fā)福發(fā)胖,躲過了丟掉圈子、放棄工作,卻躲不過婆婆的指手畫腳、丈夫的漠不關心。
這一切如同彈槍雨林向媽媽襲來,而媽媽們必須要像個戰(zhàn)士一樣,擁有銅墻鐵壁去抵擋它們。
不能哭泣,不能叫疼,不能以失敗者的姿態(tài)求饒。
產后抑郁就是一場沒有硝煙和沒有盡頭的戰(zhàn)爭,長時間的精神緊繃,讓媽媽徘徊于崩潰的邊緣,最終被絕望的深淵所吞噬。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03
比抑郁更可怕的是,情緒不被看見
產后抑郁是很多媽媽的夢魘,可比產后抑郁更可怕的,是她們的情緒從未被看見過。
時尚博主花爺Purple曾在微博上分享了一段初為人母的經歷。
她在小區(qū)遛彎的時候,聽到一群長輩聚在一起議論:“現在當媽的呀,有書讀,沒挨過餓,每天還能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她們那個年代可辛苦多了?!?/p>
長輩們的言下之意是,現在的年輕媽媽可都太矯情了。
但這些話對媽媽們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使抑郁的情緒更重而已。
花爺Purple想到自己生寶寶的時候痛得要死,但家人卻擔心影響到寶寶而對打無痛表示猶豫;
寶寶的身體出了什么問題,大家就會覺得是她在懷孕的時候吃了不該吃的;
自從生了寶寶,所有人都覺得她的大部分時間是要為寶寶服務的,甚至認為她加班回家晚就是想故意逃避照顧寶寶。
最后她感慨感慨:“以前是家里的寶寶,但生了寶寶,就被家里冷眼相對。”
網友都表示贊同,有條高贊評論說:“太真實了,要是大家能夠相互體諒一些,懂得善待別人也不會有很多產后抑郁了?!?/p>
是啊,為母則剛是媽媽為了孩子和家庭的負重前行,但卻不該成為社會對媽媽的要求和期望。
媽媽可以不是超人,我們更不能因媽媽成為不了超人而對她惡語相向。
產后抑郁,這不是無理取鬧和威脅,而是生活的絕望足以讓她對死神妥協(xié)。
當一次次的情緒都被視為無理取鬧和無病呻吟,當她們的心里承受能力達到極限之時,一件小事就能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04
產后抑郁,積極面對好過自暴自棄
產后抑郁很可怕,被很多女性視為洪水猛獸般的存在,以致于引發(fā)了很多恐婚、恐育的不良情緒。
但其實,媽媽如果能夠正確積極對待它,終能走出陰霾,找到自己。
·發(fā)現異樣,及時就醫(yī)
當媽媽發(fā)現自己長期感到抑郁、無精打采,甚至還常常哭泣、崩潰,且始終無法得到緩解的時候。不要猶豫,一定要及時就醫(yī)。
ins上擁有百萬粉的馬甲線女王Kelsey曾就患有產后抑郁,她就是聽從了醫(yī)生的建議去運動。
她慢慢走出抑郁,還把健身當成終身的事業(yè),幫助了無數曾和她一樣迷茫、無助的女性。
通過醫(yī)院的專業(yè)排查,輕者可以選擇心理輔導,重者則需要藥物治療。
·用感興趣的事找到情緒的出口
之前有條暖心的新聞,90后媽媽毛晚為整條街的欄桿織了毛衣,為城市帶去溫暖。
也正因這件事,慢慢幫毛晚走出從產后抑郁。
毛晚說:“我在編織的時候,就會沉靜下來,腦子里不會多想,憂慮感也就隨之消除了。 ”
當媽媽感覺到自己的情緒長期低落時,不妨去尋找自己感興趣的事情,讓興趣填補情緒的缺口。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接受自己的不完美,與自己和解
作家管玲在《走出產后抑郁》一書中給出建議:媽媽們偶爾不帶孩子、偶爾不喂奶、偶爾把孩子弄哭、偶爾去散心逛街,都是沒什么大不了的,無需自責和愧疚。
所以當媽媽發(fā)現自己的狀態(tài)不好時,可以向周邊的人尋求幫助,比如讓老人幫忙看一會兒,給自己充裕的休息時間。
媽媽只有自己狀態(tài)好了,才能照顧好寶寶。
《請回答1988》中有這樣一句話:“上帝知道自己不是無所不能,所以才創(chuàng)造了媽媽?!?/p>
然而我們的媽媽也曾是一個需要被捧在手心呵護的小女孩,因為有了家庭,才逼著自己成為一個無所不能的英雄。
所以愿所有的丈夫都不要再袖手旁觀,冷眼相對,而是成為妻子最堅實而令人心安的后盾。
愿所有人都能用最大的善意去對待每一個媽媽,別再用輿論綁架她們,別再用完美的標準苛責她們。
用“你辛苦了”代替“你太矯情了”,就不會再有悲劇重蹈覆轍。
也愿所有的媽媽能被溫柔以待。
相關知識
聽過來人說生孩子到底有多痛
如何判斷孩子是否有抑郁癥?
你不是懶 只是患了抑郁癥 抑郁癥狀的自我識別
產后抑郁癥的原因
在加拿大生三個孩子=不用工作,國內卻是越來越多的人不愿意生孩子......
讓“愛”帶媽媽們走出產后抑郁
產后抑郁治療:注意自我的心理調適
產后抑郁來源于產前?準媽媽,請照顧好自己
你會管理孩子的情緒嗎?
產后抑郁癥如何自我心理調適?
網址: 女博士帶孩子絕望自殺:你沒生過孩子,卻說我矯情……產后抑郁有多可怕? http://www.u1s5d6.cn/newsview193280.html
推薦資訊
- 1發(fā)朋友圈對老公徹底失望的心情 12775
- 2BMI體重指數計算公式是什么 11235
- 3補腎吃什么 補腎最佳食物推薦 11199
- 4性生活姿勢有哪些 盤點夫妻性 10428
- 5BMI正常值范圍一般是多少? 10137
- 6在線基礎代謝率(BMR)計算 9652
- 7一邊做飯一邊躁狂怎么辦 9138
- 8從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9063
- 9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8613
- 10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7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