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K
2個月的暑假即將清零。是不是覺得假期太短暫了? 放假沒休夠,有沒有!?
即將來臨的9月開學季,家長、老師和學生們將投入緊張的學習、生活之中。開學期間,學生、家長們大量聚集,給呼吸道等傳染病的流行與傳播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容易造成學生之間的傳染。下面,疾控君敲一敲黑板,劃一劃開學季傳染病的有關防治知識重點:
呼吸道疾?。吼B(yǎng)成良好衛(wèi)生習慣最關鍵
學校和托幼機構是少年兒童在學習生活中聚集的主要場所,而人群聚集性又是傳染病流行蔓延的一個關鍵因素,加之9月冷熱交替,早晚溫差變化大,呼吸道黏膜不斷受到刺激,人群抵抗力減弱,造成學校和托幼機構發(fā)生傳染病疫情危險性突增。要養(yǎng)成良好衛(wèi)生習慣,勤洗手,多開窗通風。
手是傳播致病菌的重要媒介。每只手上大約有100多種細菌,一雙未洗過的手上最多約有幾十萬個細菌。而手衛(wèi)生是預防和控制疾病傳播的重要措施。正確有效的洗手可以去除手上大部分的致病菌。所以,要教育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不用手揉眼睛、掏鼻孔等。上課之后、削了鉛筆之后、上廁所之后、吃東西之前都要記得用肥皂洗手,洗手時間不能少于40秒。
食源性疾?。翰∫蚨鄻?,不容小覷
食源性疾病是我國乃至世界范圍內(nèi)的重要公共衛(wèi)生問題之一,然而病因卻是多樣的,主要為細菌、病毒、真菌、寄生蟲、化學物、以及有毒動物和有毒植物等。值得注意的是,在夏秋季節(jié),由細菌引起的急性胃腸炎占80%以上;其次為化學性食物中毒,比如農(nóng)藥、瘦肉精、亞硝酸鹽等,發(fā)病急,發(fā)病率高,搶救不及時病死率高;排在第三位的是有毒動植物類,如毒蘑菇、河豚等,這類中毒病死率高,致病原因也最復雜,并在近幾年呈上升趨勢。
注意飲食衛(wèi)生,疾病重在預防。外出就餐時,不可暴飲暴食,少吃辛辣油膩食物,減少過冷過涼食物,外出就餐要選擇食品衛(wèi)生質(zhì)量有保障的餐廳。
食品安全五要點:餐前便后洗凈手,勤清餐飲具,做好環(huán)境衛(wèi)生,驅(qū)除昆蟲老鼠;生熟刀板、餐具要分開,避免交叉污染;肉禽蛋類要燒熟煮透,殺蟲滅卵除病菌;剩飯菜及時存放到冰箱,且不能長久保存,再次食用前要足時熱透;選用保質(zhì)期內(nèi)的食材,新鮮的瓜果蔬菜,達標合格的水源。
中暑:加強防護
烈日當空,高溫悶熱,高校新一輪的軍訓即將開始,同學們的“汗蒸模式”也將開啟。軍訓是必須的,通過嚴格的軍事訓練,對同學們精神、觀念上的提高起到了積極作用,在紀律性、學風、生活作風等方面變得嚴謹。軍訓,這項國防教育,對學生們來講,不僅是一項技術活,同時也是一項體力活。
太陽輻射最強時段為上午10點到下午3點,軍訓時要做好防護工作。堅持帶帽、穿衣,可有效防曬。建議提前半小時,在日光暴露的皮膚上涂抹防曬霜等護膚品,軍訓結束后可使用一些天然綠色的蔬菜水果進行曬后修復。這一天溫度如果非常高,可在軍訓前喝一瓶藿香正氣水或十滴水,隨身攜帶清涼油、風油精等,以防軍訓時中暑。
補充充足的水及維生素,別等口渴再喝水!保證口內(nèi)濕潤不干燥,可以在飲用水里添加適當?shù)柠},吃一些西瓜、蘋果、黃瓜、桃子生菜等水分充足的果蔬,以補充補隨大量汗液流失及消耗的水分和維生素。
中暑急救“四字訣”:
“搬”,將患者搬到陰涼、通風的地方;
“擦”,用冷水或稀釋的酒精幫患者擦身;
“服”,感到不適,應及時服用人丹、藿香正氣水等解暑藥;
“掐”,如果患者昏迷不醒,可用大拇指按壓人中、合谷等穴位。
入托入學:查漏補種是關鍵
9月,除了大中學學生們的入學,別忘了還有娃娃們也要入托入學了!家長們,在辦理孩子們的入托、入學手續(xù)時,有一樣東西千萬別忘了,那就是預防接種證!
接種疫苗是預防傳染病最有效的手段,也是保護兒童健康、增強兒童免疫力的一項重要的措施。沒有按照國家免疫規(guī)劃程序要求接種疫苗,將不能開具預防接種完成證明,也就不能辦理入學入托手續(xù)。請家長們趕緊翻出“綠本本”,檢查是否有缺種或漏種的情況,及時進行補種,不要影響孩子的入托入學。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