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件事兒,相信許多家長都挺頭疼的:
孩子都喜歡吃零食,有時候老人也總是偷偷給喂零食。
那么該不該給孩子吃零食、孩子到底能不能吃甜食?
糕媽的態(tài)度一直是 不鼓勵,但也不會強硬禁止。
甜食,或者說口味較香濃的零食,偶爾給孩子吃一點,比如設定好每周吃那么一兩次,我覺得是 OK 的,因為我們做家長的心里是知道, 這個東西不太健康,要給孩子少吃點,所以這不可怕。
可怕的是什么呢?是一些 包著“健康外皮”的食物,實際上卻不是啥好食物,但家長被蒙在鼓里,甚至 一直當作健康食物長期給孩子吃。
我們今天就來扒一扒這些“披著羊皮的狼”。
1
粗糧面包里沒啥粗糧?
糕媽叨叨:
粗糧面包,相比白面包,的確 保留了更多的 B 族維生素和膳食纖維。
可是實際上呢,市面上一些所謂的“全麥面包”啊,其實就是給白面包加上那么 一點點全麥面粉,甚至用一些咖啡粉、焦糖色素來加深面包顏色。
所以,買真正的全麥面包或者其他粗糧面包,配料表中,全麥粉、黑麥粉、燕麥粉等 粗糧粉在越前面越好,最好是第一位啦~
2
低脂就一定更健康嗎?
糕媽叨叨:
低脂食物,本意是減少熱量,更健康一些。
但低脂食物有一個缺陷:風味往往不如全脂的好,那為了彌補口感風味不足,有部分產(chǎn)品就可能會 放更多的糖和香精,這不是拆東墻補西墻,哪里健康了?所以還是得看清配料表。
另外, 對于小孩子(尤其是 2 歲以下)來說,大腦發(fā)育很需要飽和脂肪,吃全脂奶、奶制品還是很有必要的,沒必要去追求低脂的,除非真的是太胖啦。
3
“不添加防腐劑”卻可能鈉爆表
糕媽叨叨:
當家長的,都不希望孩子吃太多添加了防腐劑的產(chǎn)品。
但是,宣稱 “不添加防腐劑”、“無任何防腐劑”的食物,可不一定就好哦。
因為有些產(chǎn)品可能是添加了很多糖、鹽,能抑制微生物生長、延長保質期(因為高糖、高鹽的惡劣環(huán)境,許多微生物無法生存)。
這樣就容易 攝入過多的糖和鹽,對寶寶來說沒準更加不健康呢。
4
“無糖”真的沒有糖嗎?
糕媽叨叨:
“無糖”、“低糖”聽著是很健康的概念,但實際上,有很多渾水摸魚的假“無糖”:
比如不添加白砂糖、蔗糖,但添加了麥芽糖、XX 糖漿、蜂蜜、果醬等,它們照樣是糖。
另外,有些食品的確是無糖的,但 添加了其他的人工甜味劑,比如阿斯巴甜、糖精、安賽蜜、三氯蔗糖等, 不太建議 3 歲以下小寶寶吃;
還有的食品是添加油脂,比如植物油、奶油等來改善口感,也不太健康。
5
果蔬脆片當新鮮果蔬吃?
糕媽叨叨:
不是所有的果蔬干、果蔬脆片都很健康。有些添加了很多糖,有些是采用油炸的干燥方式,多了很多油脂。給娃吃果蔬干的話, 建議選擇無添加的“凍干果蔬”哦~
即便是選擇了健康的果蔬干,也要記得 限制量吃哦,可以 每天控制吃 10~20g,畢竟水分去除,果干的糖含量濃縮了,還是相當高的。
10g 果蔬干大概是這么多——
6
帶“風味”的食物慎選
糕媽叨叨:
牛奶、酸奶、燕麥等原本很健康的食物,為了口味好,吸引孩子吃,帶上了“風味”, 就變得不是那么健康啦,因為它們往往都會 添加一些糖(包括白砂糖、葡萄糖、糖漿、果醬等等)以及少量香精。
類似的高糖乳品還有 XXX 優(yōu)益 C。以一瓶 380ml 算,總的含糖量相當于 12 顆方糖,比可樂的含糖量還高!
偶爾吃吃當然可以,但如果家長誤以為它們很健康, 長期吃那就可能會出問題哦,比如 發(fā)胖、蛀牙、養(yǎng)成嗜甜口味等等。
前面講了這么多啊,不是說市面上這些產(chǎn)品都沒法吃了,我們主要想傳達的意思是:
不要輕易被包裝上 各種健康宣稱洗腦。
拋開迷惑你的文字,請靜下心來 看看產(chǎn)品的配料表和成分表,更理性地去看這個東西到底健不健康,適不適合寶寶。
簡單回顧下,配料表怎么看——
對于零食呢,糕媽也根據(jù)資料和自己給娃選零食的經(jīng)驗,歸納了一個表,給不同零食分了 紅綠碼:
當然啦,對于那些不是很健康的食物呢,大孩子偶爾吃吃也沒關系,畢竟,它們是真的很好吃啊。但是要答應我,不要多吃哦~
關注“年糕營養(yǎng)研究所”公眾號,
每晚 8:40 來看我們吧!
點分享
點收藏
點點贊
點在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