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減肥困難的20個常見原因

減肥困難的20個常見原因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4年12月03日 05:18

作者: meilin
位于: 瘦身減肥

在你嘗試減肥時,身體會反擊。開始時,可能不用太費力就能減輕不少體重。然而,一段時間后,減肥速度會變緩或停止。這篇文章列出了減肥困難的20個常見原因,同時提供突破停滯期的可用方法。

一、失去體重但意識不到

如果認為自己處于減肥停滯期,沒必要太擔心。幾天或幾周時間都不見體重計變化是很正常的事情。這并不意味著你沒有失去脂肪。取決于吃的食物,以及荷爾蒙對身體承載水分的影響(尤其是女性),體重往往有幾斤幅度的波動。此外,還有可能在失去脂肪的同時增加肌肉。如果最近開始鍛煉,這種情況很常見。這是好事情,意味著身體脂肪真的減少,而不僅僅是體重。最好考慮體重計以外的參照物,如測量腰圍,衣服是否合身,以及鏡子里的你是否有變化等。

二、不跟蹤吃的食物

在減肥時保持意識很重要。許多人對吃多少東西沒有概念。研究證實,跟蹤飲食對減肥有幫助。記錄日常飲食的人減肥效果明顯比其他人好。

三、蛋白質(zhì)攝入不足

蛋白質(zhì)是對減肥最重要的營養(yǎng)素之一。吃熱量占比25-30%的蛋白質(zhì),能促進每天80-100%熱量的新陳代謝,并自然減少每天的熱量攝入。此外,它還能大幅度減少對零食的渴望。這主要與蛋白質(zhì)對饑餓激素等食欲調(diào)節(jié)激素有影響有關(guān)。研究發(fā)現(xiàn),吃高蛋白早餐的人較少感覺餓,并且全天吃食物的渴望較小。高蛋白質(zhì)攝入還能防止新陳代謝減緩,這是減肥的常見副作用。此外,它還有助于防止體重增加。

四、攝入太多熱量

很多人減肥困難只是因為吃的熱量太多。因此,如果發(fā)現(xiàn)減肥效果不好,應檢查吃的食物和熱量。

五、不吃完整食物

食物質(zhì)量與數(shù)理一樣重要。吃健康食物能促進健康,并幫助調(diào)節(jié)食欲。這些完整食物比精加工食品更能滿足人體需求。應記住,許多加工食品使用“健康食品”標簽,它們實際上并不健康。如果可能,盡可能選擇單成分食品。

六、沒有負重練習

有效減肥的一個重要方面是做舉重等力量練習。這不僅有助于保持原有肌肉塊,還能幫助燃燒更多脂肪。此外,力量練習還能防止新陳代謝減緩,確保瘦脂肪。

七、有暴飲暴食習慣

暴飲暴食是一個常見減肥副作用。它涉及大量吃食物,通常超過身體需要。這對減肥者來說是個大問題。

八、不做有氧運動

有氧運動是促進健康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并且對燃燒腹部脂肪很有幫助。

九、一直喝含糖飲料

軟飲料和商業(yè)果汁都包含大量糖分,顯然對減肥沒有好處。

十、睡眠不好

睡眠好是保持身心健康和適當體重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研究發(fā)現(xiàn),睡眠不好是導致肥胖的最大誘因之一。睡覺不好的成年人和孩子肥胖風險分別增加55%和89%。

十一、不降低碳水化合物攝入量

如果想大幅度降低體重,或患2型糖尿病等新陳代謝疾病,會考慮低碳水化合物飲食。但應知道,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會導致許多新陳代謝指數(shù)上升,如甘油三酸酯,膽固醇和血糖等。

十二、吃的太頻繁

有一種理論認為,每天少吃多餐能促進新陳代謝和減肥。但研究發(fā)現(xiàn),頻繁吃飯對燃燒脂肪或減肥沒有作用或不大。

十三、不喝水

毫無疑問,喝水對減肥有益。

十四、喝酒太多

如果喜歡喝酒,但又想減肥,最好用白酒與無熱量飲料混合。啤酒,紅酒和含糖酒精飲料的熱量都非常高。

十五、不注意飲食

從理論上講,注意飲食是最強大的減肥工具。

十六、患了讓你減肥困難的疾病

有些疾病會導致體重增加,并使人難以減肥。如甲狀腺功能減退癥、多囊卵巢綜合征和睡眠呼吸暫停等。

十七、沉溺于垃圾食品

十八、讓自己餓的太久

節(jié)食減肥顯然不是明智的做法。節(jié)食幾個月后再暴飲暴食幾次,不僅不能讓你減肥,還會導致體重再次增加。

十九、期望值太高

減肥是一個緩慢過程,因此應將目標設定的現(xiàn)實可行。

二十、過分專注于節(jié)食

從長期結(jié)果來看,節(jié)食不會有效果。研究證實,依靠節(jié)食減肥的人,會在一段時間后增加更多體重。

相關(guān)知識

減肥困難的原因是什么
人到40歲后會變成減肥困難戶!有四大原因
常見肥胖的原因
貓暴瘦的原因 告訴你常見的四個原因
肥胖的常見原因有哪些?白領(lǐng)女性減肥怎么做才有效?
減肥困難戶的四種困境,看到最后一個我哭了
健康的減肥方法,5個方法教你正確減肥,讓減肥不困難 – 尚街拍
孕婦呼吸困難介紹、癥狀、病因、治療
減肥中最坑人的5個建議,80%胖子瘦不下來的原因!
減肥反彈的3個原因

網(wǎng)址: 減肥困難的20個常見原因 http://www.u1s5d6.cn/newsview227343.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