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五位一體 六化融通”高校心理育人模式構建與探索

“五位一體 六化融通”高校心理育人模式構建與探索

來源:泰然健康網 時間:2024年12月03日 15:17

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fā)展,學生成長環(huán)境不斷變化,疊加新冠疫情影響,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更加凸顯。心理育人作為“十大”育人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關系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的提升,關系到高質量人才的培養(yǎng)。積極探索全新的心理育人模式,通過系統(tǒng)的心理健康教育、個性化的心理輔導和多元化的心理服務,著力培養(yǎng)學生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健康心態(tài)。

一、主體與思路

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將育心與育德相結合,以提升學生的心理健康素養(yǎng)為目標, 通過完善合理化的組織架構、專業(yè)化的育人團隊、體系化的教育教學、多樣化的實踐活動、精準化的咨詢干預、現(xiàn)代化的工作設施,著力打造教育教學、實踐活動、咨詢服務、預防干預、平臺保障“五位一體”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積極培育學生積極向上、理性平和的社會心態(tài)。

二、方法與過程

(一)統(tǒng)籌推進,組織架構合理化

切實加強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領導,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建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導委員會,設立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形成了以指導委員會為核心、由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總負責、二級系部協(xié)同聯(lián)動的工作實施網絡,有效提升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合力。制定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導方案,明確具體負責協(xié)調和組織全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學、實踐、咨詢、危機工作。制定和完善《心理危機干預實施細則》,建立起危機干預和預防干預快速反應機制,完善心理咨詢制度、預約和心理危機轉介制度,保障心理工作的高校、暢通運行。

(二)梯隊賦能,育人團隊專業(yè)化

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提質賦能”計劃。一是賦能咨詢隊伍,常態(tài)化開展心理健康專項培訓,定期邀請校外心理學專家開展心理問題評估、談心談話技巧等專題培訓;同時,定期開展心理咨詢師工作坊,組織內部督導。二是賦能輔導員隊伍,制定“輔導員隊伍心理育人能力培育方案”,依托輔導員工作坊,開展涉及學生日常管理、溝通技巧、壓力管理及個人成長等方面的培訓,提升輔導員整體心理育人水平。三是賦能朋輩隊伍。通過舉辦陽光心理工程培訓班、心理委員系列沙龍活動,提升班級心理委員、學生黨團骨干、學生寢室室長等群體相關心理知識及技能,加強學生自助與互助。

(三)雙線并行,教育教學體系化

充分發(fā)揮課堂教學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渠道、主陣地作用,面向全校學生,開設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課程,采用課堂教學和慕課教學線上線下“雙線并行”結合的形式進行授課。同時,依據上級心理健康教育指導文件,結合社會發(fā)展、學校特色、學生特點不斷探索、更新課程內容和形式,完善心理健康教學大綱、課程建設質量標準、課程教學管理規(guī)定,統(tǒng)一選配參考教材、制作公共課件、完善題庫。此外,結合學生心理需求及實際情況,精心組織心理健康教育優(yōu)質師資團隊開展心理微課的制作,運用動畫等學生喜愛的方式引導學生以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面對當下的學習和生活。

(四)沁心育人,實踐活動多樣化

每年以 “5·25”大學生心理健康節(jié)、“世界精神衛(wèi)生日”主題教育活動為依托,創(chuàng)新開展多樣化的特色教育。一是組織開展線上陽光心理工程培訓班、心理短視頻創(chuàng)作、全員心理測試、朋輩談心理沙龍、趣味心理運動會、團體沙盤體驗、正念冥想減壓放松團體輔導、醫(yī)教合作親診、心理征文比賽、心理漫畫比賽等心理健康教育特色活動。二是通過“科工大學工”微信公眾號、視頻號、學生班級群等平臺開設“心理學與大學生活”、“心理熱點”分析等欄目,組織創(chuàng)作、展示心理健康宣傳教育精品和公益廣告,廣泛宣傳心理健康知識。三是面向不同群體開展《學業(yè)減壓》、《人際關系》等網絡團體活動,引導學生制定當下的生活與學習計劃;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線上主題班會,強化日常心理關愛,及時了解掌握學生心理狀況和現(xiàn)實困難需求,給予幫助,傳遞積極力量。

5E1263A09A964DD9F6F57FFFCA5_B21809BD_18E18.jpg

  (5.25心理健康月“趣味運動會”  河北科技工程職業(yè)技術大學 提供)

(五)多維研判,咨詢干預精準化

一是建設心理危機預警信息庫。定期開展新生心理健康測評工作,適時開展全覆蓋的心理健康測評,形成多維度、系統(tǒng)化的心理健康數據庫。在此基礎上,完善前期預防與后期干預、傳統(tǒng)追蹤與數據預警等多項工作措施,形成三級預警等級的心理危機預警信息庫,保障心理健康教育精準施策。二是建立“學校-系部-班級-宿舍”四級預警防控體系,完善心理危機干預工作預案,做好對心理危機學生的跟蹤服務,注重做好特殊時期、不同季節(jié)的心理危機預防與干預工作,定期開展案例督導和個案研討。三是暢通校醫(yī)聯(lián)動,完善轉介診療機制,與地方醫(yī)院簽訂醫(yī)校合作協(xié)議,建立了“綠色”通道,形成校醫(yī)危機干預合合力。四是設立咨詢熱線和網絡留言版,心理健康中心全天候聯(lián)動預警,為全校師生提供心理咨詢和疏導服務。

(六)聚焦需求,工作設施現(xiàn)代化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經過精心的設計規(guī)劃、標準施工,中心的硬件建設已經比較完備。中心整體環(huán)境優(yōu)美、格調高雅、布置溫馨,總占地超兩百平方米。內設預約接待室、心理咨詢室、團體輔導室、沙盤治療室、減壓放松室、青春健康教育基地和心理咨詢熱線等。各功能區(qū)軟硬件設施配置齊全,包括心理測試系統(tǒng)、團體沙盤、音樂放松椅、多功能智能互動宣泄儀、團體心理輔導器材、圖書、雜志等儀器和資料。

三、 總結

(一)科學性與實效性相結合

根據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心理健康教育規(guī)律,科學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逐步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詢服務體系,切實提高學生心理健康水平,有效解決學生思想、心理和行為問題。

(二)普遍性與特殊性相結合

堅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向全體學生開展,對每個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負責,關注學生個體差異,注重方式方法創(chuàng)新,分層分類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滿足不同學生群體心理健康服務需求。

(三)主導性與主體性相結合

充分發(fā)揮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心理咨詢師、輔導員、包班教師等育人主體的主導作用,強化家校育人合力。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充分調動學生主動性、積極性,培養(yǎng)自主自助維護心理健康的意識和能力。

(四)發(fā)展性與預防性相結合

加強心理健康知識的普及和傳播,充分挖掘學生心理潛能,培養(yǎng)積極心理品質,促進學生身心和諧發(fā)展。重視心理問題的及時疏導,加強心理危機預防干預,最大限度預防和減少嚴重心理危機個案的發(fā)生。

四、啟示

隨著高校規(guī)模的不斷擴大和競爭壓力的日益加劇,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日益凸顯,心理危機事件頻發(fā),對高校的穩(wěn)定發(fā)展和學生的健康成長構成了嚴重威脅。傳統(tǒng)的心理危機預警機制往往受限于信息孤島、數據安全性不足等問題,難以有效應對日益復雜的心理危機挑戰(zhàn)。結合大數據、人工智能、區(qū)塊鏈等新一輪信息技術,賦能大學生心理預警干預系統(tǒng)構建,已成為當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重要課題。

相關知識

建設五育融通課程 促進學生人格健全
加強體衛(wèi)融合 探索運動促進健康新模式
深化體衛(wèi)融合 加快構建運動促進健康新模式——江蘇省體育工作創(chuàng)新典型案例
中學生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與心理健康教育融合模式的探索性研究
孕婦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討
標準化體重管理中心建設項目啟動 探索肥胖癥診療創(chuàng)新模式
融合健康理念:高校體育教育的創(chuàng)新與實踐
【央視新聞】花式減壓 探索健康心理育人模式
打造“一站式”學生社區(qū),引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風尚
藝術療愈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應用探索

網址: “五位一體 六化融通”高校心理育人模式構建與探索 http://www.u1s5d6.cn/newsview238599.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