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無糖食品”不適合什么人?有哪些誤區(qū)?

“無糖食品”不適合什么人?有哪些誤區(qū)?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4年12月03日 16:04

原創(chuàng) 范志紅 范志紅_原創(chuàng)營養(yǎng)信息 收錄于話題#無糖食品,1#代糖,2#甜味劑,1

最近知乎訂制的月餅造成大 V 腹瀉的新聞上了熱搜,使人們對無糖食品的疑問又多了一層。

隨著健康意識的增強,以及對減肥瘦身的追求,很多人對碳水化合物越來越恐懼,對糖越來越害怕。然而,由于多年浸潤于甜食環(huán)境當(dāng)中,對甜味的眷戀之情又難以割舍。所以,飲料還是要喝甜味的,點心還是要吃甜味的......所謂「腦子很理性,身體很誠實」。

既不能有糖,又要有甜味;既安慰心靈,又滿足口味——這就是非糖甜味劑大行其道的市場基礎(chǔ)了。既然消費者有這種需要,敏銳的商家自然會開發(fā)各種甜味的「無糖食品」來滿足人們的需求。

最近有很多人提問:

甜味劑和糖有什么不同?代糖和甜味劑是一回事嗎?為什么加了糖醇的月餅會讓人拉肚子?加甜味劑的無糖產(chǎn)品比直接吃糖更好嗎?到底該不該買無糖食品?

實在看不下去科學(xué)詞匯的話,可以看看黑體字,然后直接翻到結(jié)尾處。

問題很多,我從頭梳理一下。

1 甜味劑和代糖是怎么回事?

能給食品提供甜味的東西,其實就這么幾大類。

(1) 天然的甜味糖

在傳統(tǒng)飲食生活中,用來增甜的天然糖,主要有蔗糖、果糖、葡萄糖和麥芽糖這 4 種。

白糖、冰糖、紅糖、黃糖、黑糖......都屬于蔗糖。只是純度不同,結(jié)晶狀態(tài)不同。

蜂蜜里面主要是果糖,也有部分葡萄糖和少量蔗糖。根據(jù)品種不同,三種糖的比例不一樣。水果也一樣,甜味來自蔗糖、葡萄糖和果糖的混合物,比例各不相同。

過小年時吃的關(guān)東糖、糖瓜、糖棒、飴糖等,屬于麥芽糖。

這些糖都能產(chǎn)生熱量,升高血糖。在你發(fā)生低血糖的時候,喝白糖水、吃麥芽糖,都能救命。但正因為有熱量、升血糖,它們被很多人嫌棄。

按世界衛(wèi)生組織和我國營養(yǎng)學(xué)會的建議,添加到食品里的這些甜味糖每天最多不能超過 50 克,最好限制在 25 克以內(nèi)。一瓶 500 毫升的甜飲料就差不多含 50 克添加糖了,所以極易超標(biāo)。

(2)糖醇和低聚糖

糖醇類和真正的糖在化學(xué)結(jié)構(gòu)上比較相似,也有甜味,也易溶于水。其實糖醇種類繁多,只是有些品種不那么常用。

常用的比如月餅里的麥芽糖醇,口香糖里的木糖醇,用在面包里可以保水增甜的山梨糖醇,甘露糖醇,還有近年來常用于高檔飲料中的赤蘚糖醇等。

其中甜度最高的是山梨糖醇,和白糖相當(dāng);木糖醇是白糖甜度的 0.8~1.0 倍,而麥芽糖醇甜度只有白糖的一半左右。

低聚糖也種類繁多,如低聚果糖、低聚木糖、低聚異麥芽糖等。它們有促進腸道雙歧桿菌等益生菌生長的作用,因此有「益生元」的美名。

這兩類算是相對比較「天然」的甜味劑,因為大自然中就有這些物質(zhì)。它們的優(yōu)點是甜味自然,安全性高,吸收利用率低,熱量低(但也不是零?。切Ч。ㄒ猜杂猩仙?,不會造成牙齒齲壞的問題。

各國都沒有對食品中添加糖醇的量做限制,一般可以「按生產(chǎn)實際需要使用」。除了嬰幼兒食品或一些醫(yī)用食品之外,各種日常甜味食物中都可以添加。

不過,其中大部分品種也不能多用,因為糖醇和低聚糖在小腸中的消化吸收率低,濃度稍高時就會因為高滲作用對腸道產(chǎn)生刺激,使腸道水分增加、運動加快而促進排泄,嚴(yán)重時可能引起腹瀉。說白了,就是用很多類似糖的東西來腌制你的小腸......小腸吸收不了的部分進入大腸,被微生物發(fā)酵,會引起腹脹和排氣。兩者相比,糖醇引起腹瀉的能力更強,而低聚糖引起腹脹排氣的能力更強。

比較安全的方式是用來做低糖食品。放一半真的糖,一半糖醇或低聚糖,而且一次不要吃太多。吃進去的量少了,引起麻煩的風(fēng)險就會下降。

(3)天然糖甙類物質(zhì)

比如甘草和甜葉菊中的甜味來源,就是這些草藥里的天然甜味物質(zhì),提取出來就可以作為甜味劑。不過按同樣濃度來比較,它們的甜味遠比蔗糖要強烈(比如甜葉菊糖的甜度是蔗糖的 100~300 倍),而且甜味「不太正」,單獨用的時候味道有點怪。它們適合和真正的糖或糖醇配在一起用,做成低糖食品。在少量用的時候,沒發(fā)現(xiàn)有明顯危害。用多了反正也不好吃......

(4) 合成甜味劑

合成甜味劑是有甜味,但和糖沒關(guān)系,可以用化學(xué)方法合成的物質(zhì)。它們的甜度比白糖高很多,幾乎不含熱量,也不升高餐后血糖,而且成本更加低廉。比如糖精、安賽蜜、甜蜜素、阿斯巴甜、三氯蔗糖等。它們也常常被稱為「代糖」或「人工甜味劑」(artificial sweeteners),甜度從白糖的幾十倍到上千倍不等。

這些甜味劑的味道也不那么「正」,單用的時候怪怪的,所以通常是混用的。如果加一部分真的糖或糖醇,余下一部分再用多種甜味劑混配,甜味效果會更好、更自然。

人工合成甜味劑的用量受到各國法規(guī)限制。比如說在我國,阿斯巴甜可以添加在糕點類食品中,但每公斤添加量不能超過 1.7 克。如果添加在面包里,每公斤不能超過 4.0 克。

2 為什么加了麥芽糖醇的月餅會讓人拉肚子?什么人不適合吃糖醇類甜味劑?

加麥芽糖醇的無糖月餅讓人腹瀉,并不是什么罕見新聞。記得我十年前就給媒體分析過類似問題——當(dāng)時以為是食物中毒事件,我說,大概率只是糖醇不耐受罷了。

其實內(nèi)行人一看知乎月餅的配料表就明白,這種月餅讓人腹瀉是很正常的。

我們上課的時候都給學(xué)生講過,糖醇和低聚糖過量攝入都可能引起產(chǎn)氣腹脹腹瀉之類問題。一般來說,大約 15~20 克的糖醇就會引起腸道不適。如果把數(shù)量加到三四十克,絕大多數(shù)人的腸道都扛不住。這次新聞中,一塊月餅中的糖醇含量就超過了 20 克。

順便說一下,這些「健康月餅」選用的都是高膳食纖維含量的食材。比如含有大量果膠的蔓越莓,含有大量抗性淀粉和纖維素的綠豆和白蕓豆,含乳糖的奶粉,促進腸道運動的咖啡粉,添加的微晶纖維素、黃原膠和改性淀粉......這些東西加在一起,給腸道帶來的挑戰(zhàn)不容小覷啊。

很多人聽說,腸易激綜合癥患者要吃「低發(fā)漫食物」。含有較多糖醇和低聚糖類的食物,含大量果膠的食物,其他可溶性膳食纖維過高的食物,抗性淀粉太多的食物,以及咖啡和濃茶等,都不適合腸易激綜合癥患者。它們對腸道有刺激作用,而且造成腸道菌群過度活躍,脹氣和腹瀉會更加嚴(yán)重。

總之,有急性或慢性腹瀉、慢性腸炎、腸易激綜合征等疾病的患者,以及痔瘡患者,不適合吃添加糖醇的食物。因為他們的腸道會更為敏感,癥狀會更加嚴(yán)重。

3 吃加甜味劑的無糖食品,比吃含糖食品更好嗎?

這還真是不一定。

首先,要看你是否存在吃糖過多的問題。

如果吃的糖總量不多,比如每天在 25 克以內(nèi),至少不超過 50 克,來自碳水化合物的熱量也不過多,這時吃點真糖并不會帶來明顯的健康危害。不一定要刻意選擇無糖食品。

但如果原來吃糖的總量特別大,含糖飲料和含糖食品已經(jīng)帶來了較大的健康風(fēng)險,又實在無法戒掉對甜食的愛好,這時候適當(dāng)選擇低糖、無糖的食品,相對而言可能會有點好處。

其次,要看你吃甜味食物的頻次有多高。

有些節(jié)日食物,比如月餅,比如湯圓,比如粽子,比如生日蛋糕,每年只吃一次而已。這些日子吃進去的糖,平均到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其實是微不足道的,達不到引起健康危害的程度。

所以,對甜食而言,關(guān)鍵是限量、減頻次。如果你真的是一年一兩次,每次吃一小塊,那么吃加白糖制作的月餅也沒有關(guān)系。

第三,吃食物是為了獲得營養(yǎng),脫離營養(yǎng)價值來談有糖無糖是沒意義的。

很多天然食物就有甜味。紅薯紫薯不甜嗎?甜玉米和南瓜不甜嗎?各種水果和水果干不甜嗎?它們含有糖,但它們都是健康飲食的一部分。那些號稱「無糖」的點心餅干飲料,營養(yǎng)價值仍然不高,并不比這些含糖的天然的食物更健康。

比如說,一份添加了 7% 白糖的酸奶,要比一份添加了甜味劑的餅干更健康。因為酸奶可以提供蛋白質(zhì)、鈣和 12 種維生素,而餅干卻對營養(yǎng)平衡沒有幫助。

4 「無糖食品」這個概念中可能有哪些誤區(qū)?

加了甜味劑的無糖食品可以吃,但需要明明白白地吃,而不是因為一個概念而趨之若鶩。

誤區(qū) 1:無糖食品和無糖飲料對預(yù)防肥胖有幫助。

目前研究結(jié)果不完全一致。大部分研究并未發(fā)現(xiàn)添加甜味劑的無糖食品和無糖飲料能有效預(yù)防肥胖。少數(shù)研究發(fā)現(xiàn)無糖飲料甚至與食欲上升和肥胖風(fēng)險增加相聯(lián)系。

只要正常吃各種天然食物,即便一輩子不吃含添加糖和甜味劑的食品,人也可以活得很好。喝沒有甜味的白水、淡茶、大麥茶、蕎麥茶等就很好,它們是真正的零糖、零脂肪、零熱量飲品。為什么非要以健康的名義去喝加甜味劑的無糖飲料呢?

誤區(qū) 2:無糖食品和無糖飲料對預(yù)防糖尿病有幫助。

目前并未發(fā)現(xiàn)糖醇類等甜味劑有幫助預(yù)防糖尿病的效果。而部分研究發(fā)現(xiàn),合成甜味劑如阿斯巴甜、三氯蔗糖等可能有降低胰島素敏感性的作用。

誤區(qū) 3:無糖食品比有糖產(chǎn)品營養(yǎng)價值更高。

食品中添加大量糖的確會降低食品的營養(yǎng)素密度。不過無糖產(chǎn)品未必具有更高的營養(yǎng)價值。關(guān)鍵要看替代糖的是什么配料。如果是淀粉、糊精、油脂之類配料,營養(yǎng)價值也并不比白糖更高。

比如說,不加糖的牛奶的確比加糖的牛奶營養(yǎng)價值高。但添加糊精和阿斯巴甜來替代糖的「芝麻糊」并不比加糖的芝麻糊營養(yǎng)價值高。因為糊精本身營養(yǎng)價值不比糖更高。

誤區(qū) 4:無糖食品比有糖產(chǎn)品血糖反應(yīng)更低。

例如在餅干、點心、糊粉食品當(dāng)中,如果用合成甜味劑來替代白糖增甜,那么用量就會大大少于白糖(因為甜度太高了...),白糖所占的比例怎樣彌補?自然要用淀粉、糊精、油脂等配料來填充。其中糊精的的血糖反應(yīng)和葡萄糖幾乎相當(dāng),精白淀粉也一樣血糖反應(yīng)很高。

比如說,不加糖而添加甜味劑的松軟主食面包,照樣是高血糖指數(shù)產(chǎn)品。關(guān)鍵不在于其中是否加糖,而在于它所用的面粉配料和加工工藝。

總之,甜食存在的意義,就是在一些特殊的日子里,偶爾給人們帶來味覺的歡樂。甜食本身沒有罪,錯誤在于我們?yōu)E用了這種感官享受。因為有甜味劑的存在,就以為可以盡情沉溺于甜味食物,這種想法本身就是不健康的,因為沒有一種欲望的過度滿足不需要付出代價。與其怪罪甜味劑,不如限制吃甜味食物的數(shù)量和頻次。

日常想吃甜味食物的時候,就吃半斤水果,一小把葡萄干,兩三個棗。只有在節(jié)假日、生日和歡樂聚會場合,才享用一次甜食飲料。這樣的生活,既滿足了人生樂趣,又能與甜味食物和平共處,不是比每天為食物中的糖而糾結(jié)更好嗎。

閱讀原文

相關(guān)知識

無糖飲食菜譜,無糖食品有哪些
曝!節(jié)食減肥有哪些誤區(qū)
什么是無糖食品?無糖食品到底含不含糖?
孕期飲食誤區(qū)有哪些
無糖食品有哪些東西
無糖食品有哪些 無糖食品可以吃,但不能放任
節(jié)食減肥有哪些誤區(qū)?節(jié)食減肥需要注意些什么?
常見無糖食品有那些
什么樣的人適合練瑜伽?關(guān)于瑜伽的九大誤區(qū)
飲食減肥有什么誤區(qū)?日常減肥有什么方法?

網(wǎng)址: “無糖食品”不適合什么人?有哪些誤區(qū)? http://www.u1s5d6.cn/newsview239417.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