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一碗羊肉泡饃,一壺黃桂稠酒,勝似多少山珍海味

一碗羊肉泡饃,一壺黃桂稠酒,勝似多少山珍海味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4年12月04日 14:39

吃泡饃、喝稠酒、聽秦腔是去西安的三大樂事。八十年代我第二次去西安時,在鐘樓附近的同盛祥樓上吃過優(yōu)質(zhì)泡饃(也稱油脂泡饃,湯肥肉嫩,價格略高于樓下)之后,又在街角喝上一碗黃桂稠酒,再過馬路到鐘樓郵局后面的易俗社看一出秦腔《火焰駒》,實實在在地做了一次關(guān)中子弟、三秦鄉(xiāng)黨。

——趙珩

本文選自趙珩先生美食文集《老饕漫筆》。趙珩先生系“世家子弟”,生長環(huán)境較為特殊,聞見多于同齡人,筆下的掌故趣事親切可感,有獨特的歷史性;加之個人善于品味,謙為“老饕”,博聞強記,筆下生趣,引領(lǐng)“食話”風(fēng)潮。

西安稠酒與泡饃

文 | 趙珩

來源 | 《老饕漫筆》

古都西安的美食不勝列舉,不但味道醇厚,而且大多源遠流長,能有許多說道。動輒遠溯漢唐,時間最近的,也能追到清末慈禧、光緒西遁長安那一年。像南院門的葫蘆頭、教場門的怡酪、輦止坡的臘羊肉,以及葫蘆雞、酸湯餃子、玫瑰餅、岐山面、柿子餅、鍋盔種種,都是極具特色的。

近年來名噪古都的賈二、賈三灌湯包子,雖然歷史最短,但頗有后來居上的架勢。我曾四次去西安,最近一次是在1993年,正是賈家弟兄灌湯包子最負盛名時,當(dāng)時我住在丈八溝的陜西賓館,特地坐了一個小時的汽車到鐘樓,步行到馬家十字,去賈三店中吃牛肉灌湯包子和大麥米的八寶粥。雖已過飯口,樓上樓下仍是座無虛席。賈三湯包果然名不虛傳,味道鮮美。后來賈三湯包制成速凍半成品,在許多城市出售,口感和味道就實在不敢恭維了。

在西安的眾多美食中,最令我喜歡和回味無窮的,要算是羊肉泡饃和黃桂稠酒了。

西安羊肉泡饃最有名的兩家館子當(dāng)屬同盛祥和“老孫家”。這兩家字號都有多年的歷史,且以曾因有許多歷史人物光顧而負盛名。當(dāng)?shù)厝藢杉业奶攸c自有評說,但對我來說卻難分軒輊。前幾年同盛祥打入北京,在王府井南口開了店,生意極為紅火,尤其在秋末冬初,中午和晚間人滿為患,要拿號等候,如果是一兩個人用餐,往往要與他人合拼一桌。聽聽四周口音,確有不少陜西鄉(xiāng)黨,一碗熱氣騰騰的泡饃端上桌來,會引起那些客居北京的鄉(xiāng)黨多少思鄉(xiāng)之情。

同盛祥與老孫家泡饃館的牛、羊肉泡饃用料考究,羊肉要選肥嫩新鮮的綿羊,牛肉則要選四歲口的牛,而且只取前半截,這樣才能保證肉的質(zhì)量,煮出的肉肥而不膩,瘦而不柴。煮肉時要先剔凈后使肉、骨分離,然后肉骨同人一鍋,肉切大塊兒,骨頭墊底,猛火煮后再經(jīng)小火煨,肉嫩而不散。佐料是各有配制的秘方,裝入布袋與肉同煮。泡饃的饃也叫饦饦饃,是用精粉烙制,絕對是無可替代的。

吃泡饃的第一道程序是由顧客自己完成的,也就是自己動手將饃掰碎,過于講衛(wèi)生的人往往過不了這一關(guān)。在西安任何檔次的泡饃館,很少見有先洗手再掰饃的,一般是落座后服務(wù)員送上大海碗和饦饦饃,附帶一個有號碼的紙條。于是大家動手掰饃,一面山南海北地聊著天。有耐心的能將兩個饦饦饃掰上半個時辰,饃被掰得細如米粒。急性子的人往往不到十分鐘即掰完兩個饃,狀如指甲蓋兒大小。我曾請教過內(nèi)行,饃掰成多大最為相宜,人家告訴我可根據(jù)個人口味而定,指甲蓋兒那么大的塊兒是太大了。而小如米粒也不見得就好,一般掰到玉米粒大小正相當(dāng)。掰好的饃請服務(wù)員收走,碗里要放上有號碼的紙條,以便入鍋時“驗明正身”。泡饃館無論多么忙亂,泡好的饃各就其位是不會錯的,絕不會錯吃別人掰的饃。

泡饃的工序是用現(xiàn)成的老湯一勺放入炒勺內(nèi),兌入兩倍清水,使老湯化開,大火燒開后,將一碗掰好的饃和幾大塊羊肉或牛肉倒入炒勺,再加粉絲和佐料,將饃翻滾煮透,最后淋入少許臘羊油即成。煮成的饃必盛入原來的碗中,有人曾用紅筆在碗的下部做了個記號,看看泡好的饃是否是物歸原主,結(jié)果一點不錯。

在西安吃泡饃,可以事先告訴服務(wù)員個人的要求,實際也就是湯的多少,可以分為“口湯”、“澇湯”和“水圍城”三種?!翱跍钡臏钌?,一般吃到最后僅剩一口湯。這種泡法就是要時間稍長,讓饃將湯大多吃入吸干?!皾硿笔亲钇胀ǖ呐莘?,吃到最后尚余湯數(shù)口。如果事先不囑咐服務(wù)員,大多采取“澇湯”的形式?!八畤恰眲t是先將饃把湯吃透吸干,放入碗內(nèi),嗣后另外澆入肉湯,湯是最寬的。此外,也是稱為“干爆”的一種,是令饃將湯完全吃透,再另外在炒勺中淋油翻動,反復(fù)幾次,使之完全無湯。這種吃法稍膩,很少有人問津。

由于饃的品質(zhì)特殊,加上泡制的技術(shù),任你將饃掰得細如碎米,泡出來也不會糟、不會爛,粒??杀?,吃起來很勁道。無論湯多湯少,味道香腴可口,瘦中有肥的大塊牛羊肉又香又嫩。吃泡饃要配以香菜和辣椒醬,另放在盤中,可以自己添加。糖蒜也是必不可少的,起到爽口和解膩的作用。

無論在同盛祥還是老孫家泡饃館,吃泡饃的氣氛總是熱烈的。掰饃時的談笑,服務(wù)員穿梭似的往來,大海碗中冒出的熱氣,以及彌漫在店堂中的牛羊肉湯和糖蒜的味道,渾然一體。三秦子弟純樸憨厚,你在桌旁與人搭訕,決不會遭到冷遇,如果請教泡饃吃法,鄉(xiāng)黨們更是滔滔不絕,如數(shù)家珍。一碗泡饃下肚,大汗淋漓,酣暢至極。

黃桂稠酒也是西安特產(chǎn),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遠古,商周時祭神、祭祖先的醴就是稠酒?!对娊?jīng)·周頌·豐年》“為酒為醴,烝畀祖妣”中的醴就是此物。后來也做為款待客人的食品,因此《詩經(jīng)·小雅吉日》又說:“以御賓客,且以酌醴醴?!滨冯m屬酒類,醇的含量卻很低,大約只有兩三度,不會喝酒的人也能喝上一壺。漢代楚元王劉交很敬重大夫穆生、申公等人,經(jīng)常與他們飲宴,穆生性不嗜酒,因此每到劉交設(shè)酒請客,都要為穆生特別安排醴酒。就像今天在宴會上給不會喝酒的人預(yù)備可樂或雪碧、果茶一樣。后來劉交去世,他的孫子劉戊即位,開始時也為穆生設(shè)醴,慢慢地就逐漸淡忘了。穆生感到不妙,說:“可以逝矣!醴酒不設(shè),王之意怠,不去,楚人將鉗我于市?!焙髞怼磅肪撇辉O(shè)”的典故就專指恩寵漸衰的征兆了。

稠酒的味道類似江南的米酒和四川的澇糟,但與之相比,更勝一籌。一是絕無雜質(zhì),二是質(zhì)地醇厚,不似米酒和澇糟那樣稀薄。我也是性不嗜酒,但對稠酒卻情有獨鐘。在陜西賓館開會,每飯必有稠酒,開始每桌置兩壺,頃刻即罄,后來關(guān)照廚房,撤去一切飲料,只上稠酒,直到大家盡興。

西安的黃桂稠酒是以桂花為輔料,除了米酒的清醇之外,還有一點淡淡的桂花香氣。黃桂稠酒在西安以“徐記”最為出名,但現(xiàn)在各處均以“徐記黃桂稠酒”為招牌,也就真假難分了。真正的好稠酒應(yīng)該是倒出來質(zhì)如淡淡的牛奶,乳白色中略顯微黃。盛稠酒的器皿最好是錫壺,酒要喝熱的,錫器傳熱快,溫起來便利。

泡饃與稠酒是我最喜愛的兩樣西安特產(chǎn),可惜“魚與熊掌不能兼得”,想在吃泡饃時佐以黃桂稠酒,在西安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西安泡饃館大多是回民所開,西安回民泡饃館決不賣稠酒。吃泡饃就稠酒的享受只有過兩次,一次是去北京新街口的西安飯莊樓上,泡饃是好的,而稠酒是裝在玻璃瓶中,喝一瓶開一瓶,且是冷的。另一次是在西安,因去陜西考古所公務(wù),主人堅持請我吃飯,盛情難卻,但我提出決不去大飯店,只愿去吃羊肉泡饃,無奈只得主隨客便,從考古所出來,往大雁塔方向步行,有一泡饃館,倒也干凈,掰饃聊天之余,偶然瞥見墻邊有一木架,上面擺列了一排錫壺,有大小兩種。試問服務(wù)員可有稠酒,答稱有現(xiàn)成熱稠酒,于是欣喜過望。一大碗油脂羊肉泡饃,一大錫壺黃桂稠酒,吃得大汗淋漓,勝似多少山珍海味。

吃泡饃、喝稠酒、聽秦腔是去西安的三大樂事。八十年代我第二次去西安時,在鐘樓附近的同盛祥樓上吃過優(yōu)質(zhì)泡饃(也稱油脂泡饃,湯肥肉嫩,價格略高于樓下)之后,又在街角喝上一碗黃桂稠酒,再過馬路到鐘樓郵局后面的易俗社看一出秦腔《火焰駒》,實實在在地做了一次關(guān)中子弟、三秦鄉(xiāng)黨。

THE END

原標題:《一碗羊肉泡饃,一壺黃桂稠酒,勝似多少山珍海味》

相關(guān)知識

五一親子游適合去哪里玩?八大熱門目的地推薦!
肉夾饃的熱量解析與健康攝入建議
一個體質(zhì)一個方!中醫(yī)給所有人都擬好了秋補方,快來看看你適合吃什么
羊肉+糯米酒=溫中散寒
女性月經(jīng)過少 紅花山楂泡藥酒
海桐皮泡水喝的功效
孕婦一周食譜 這樣安排最恰當(dāng)
超人氣減肥瘦身食譜 10款美味享瘦健康,食出胸魅
一窩好粥,吃出健康與美味:多款燕窩粥詳細制作教程大公開!
飲食保?。壕欧N水果給孕婦的神奇效果

網(wǎng)址: 一碗羊肉泡饃,一壺黃桂稠酒,勝似多少山珍海味 http://www.u1s5d6.cn/newsview261723.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