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春節(jié)要吃什么食物

春節(jié)要吃什么食物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4年12月04日 19:37

  春節(jié),即農(nóng)歷新年,是一年之歲首、傳統(tǒng)意義上的年節(jié)。俗稱新春、新年、歲旦等,口頭上又稱過年、過大年。那春節(jié)要吃什么食物?

  1、餃子

  我國春節(jié)吃餃子的習俗已經(jīng)有很久的歷史了,正月初一吃餃子,在我國北方,幾乎家家如此。這一頓餃子與一年中的其他餃子不一樣。這頓餃子要求除夕晚上包好,半夜十二點開始吃。吃餃子就是為了取“更歲交子”的意思。有的地方會在餃子里放上硬幣、花生等東西,誰吃到了就代表著新的一年里運氣會很好,是一個好兆頭。

  2、年糕

  春節(jié)吃什么傳統(tǒng)食品,其實最主要的還是一些寓意吉祥的,比如年糕。年糕有年年高的寓意,年糕的做法有許多種,每個地方的年糕都有自己獨特的做法。

  3、湯圓

  四川地區(qū)大年初一的早餐要吃湯圓,這天的湯圓叫“元寶”,吃湯圓叫“得元寶”,取其團圓、圓滿、甜美之意。揚州人新年第一天要吃四喜湯圓,寓意事事如意、合家團圓;上海人年初一早飯也是吃湯圓,寓意圓圓滿滿、有財有勢。

  4、魚

  春節(jié)飲食講究好寓意,當然少不了魚。魚一般為餐桌上最后一道菜,有些地方這道菜基本留下來不吃的,意為“年年有余”。魚是我們在生活中經(jīng)常會吃到的一種食物,春節(jié)時候的魚,對魚的種類選擇也是有講究的,不同種類的魚,代表著不同的寓意。

  5、餛飩

  在江蘇靖江,不管是招待客人還是逢年過節(jié)或者辦喜事,都一定要吃餛飩。在除夕的早上,各家各戶就開始包餛飩了,包好的餛飩可以放在冰箱里,留著慢慢吃。在靖江,春節(jié)的時候人們吃餛飩要吃很長一段時間,從年三十一直吃到正月十五。

  6、面

  傳統(tǒng)習慣要吃面條, 這樣可以保佑老年人健康長壽。 也有一種說法,正月初七、十七、二十七都要吃面條,正月初七吃面條“絆小孩腿”保小孩平安;正月十七吃面條保中年人平安;正月二十七吃面條保老人平安。 祝你新年快樂!

  7、粽子

  用粽葉包成的粽子,有濃濃的清香之味,食之宜人。除了以純糯米包成的米粽、在糯米中加入豇豆或赤豆的豆粽外,現(xiàn)在還有不少味道好的鮮肉蛋黃粽、栗子粽等。在大年初一吃粽子,意為生活甜蜜,五谷豐登。

  8、雞

  “無雞不成宴”是廣東人的口頭禪,廣東、香港一帶過年一定要吃雞,雞與吉發(fā)音相似,代表生活吉祥如意。湖北人過年則是要喝雞湯,象征清泰平安。雞翅寓意展翅高飛,雞爪寄意“新年抓財”,吃雞骨頭則表示“出人頭地”。

  9、糍粑

  湖南湘西土家族人素有“二十八,打粑粑”的說法。臘月二十,土家族人都要打糯米糍粑,客家人過節(jié)也有吃糍粑的習慣。

  10、生菜

  廣東人過年還要吃生菜,生菜與生財諧音,寓意來年興旺發(fā)財。

  11、糖瓜

  糖瓜其實是用小米和麥芽糖熬制而成的一種祭灶食品。用它祭灶意在粘住灶王爺?shù)淖?,不讓他在玉帝面前講壞話。

  12、蘿卜糕

  蘿卜糕是閩、粵地區(qū)的傳統(tǒng)小吃,閩南、潮汕叫“菜頭粿”。年菜里帶有“糕”的菜品,都被寄予步步高升的美好寓意,春節(jié)吃這些菜意在討個好彩頭。

  13、春餅

  春餅又稱春卷,是用面粉烙制而成的薄餅。吃春餅講究包著菜一起吃,從頭吃到尾,意為“有頭有尾”,代表吉利的意思。

  想要獲得新一年的好運氣,不妨看看紫微流年運勢,近萬字分析,全面解析你各方面狀態(tài),還有每月運勢詳批,早做規(guī)劃,及早掌握好運關鍵!

相關知識

春節(jié)吃什么養(yǎng)生?
春節(jié)吃什么解油膩 12種食物解膩促消化
春季上火吃什么 春燥多吃六種食物
24節(jié)氣之春分吃什么養(yǎng)生保???
春節(jié)飲食:不可多吃的18種食物
春季養(yǎng)生 春季吃哪些食物好
春季預防春困多吃六大食物
春季養(yǎng)生飲食吃什么好
春天防春困吃什么好
春節(jié)飲食推薦:10種開心食物

網(wǎng)址: 春節(jié)要吃什么食物 http://www.u1s5d6.cn/newsview267669.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