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我國約1.8億成年人患有肥胖癥,腹型肥胖同樣需要減重

我國約1.8億成年人患有肥胖癥,腹型肥胖同樣需要減重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4年11月22日 15:09

圖片

近日,由北京醫(yī)衛(wèi)健康公益基金會發(fā)起的“防治肥胖癥,只為更健康”公益項目傳出消息:我國約1.8億成年人患有肥胖癥。許多人對肥胖癥的認知仍停留在“外觀問題”層面,卻忽視了它作為一種疾病帶來的健康隱患。專家提醒市民需科學管理體重、遠離健康風險。

所謂“肥胖癥”,是一種以大腦為中心,由生物、遺傳、社會、心理和環(huán)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復雜疾病。作為我國第六大致死致殘主要危險因素,肥胖癥與超過200種疾病相關。以心血管疾病為例,超過三分之二的肥胖相關死亡是心血管疾病引起的,肥胖因此常被稱之為“萬病之源”。

到底如何判定是否肥胖?醫(yī)學界通常使用體質(zhì)指數(shù)(BMI)來評估。BMI事體重(kg)除以身高(m)的平方。根據(jù)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辦公廳近日印發(fā)的《肥胖癥診療指南(2024年版)》,在我國成年人群中,BMI達到24kg/m2且低于28kg/m2為超重,達到或超過28kg/m2為肥胖癥。

指南還指出,我國人群以腹腔內(nèi)臟脂肪分布較多為主要特征,較易形成腹型肥胖。腹型肥胖人群更容易發(fā)生代謝綜合征,而通過測量腰圍則可以簡單判斷是否為腹型肥胖。值得一提的是,BMI在正常范圍內(nèi)男性腰圍大于或等于90厘米、女性腰圍大于或等于85厘米,屬于腹型肥胖,同樣需要減重。

針對肥胖癥,體重管理干預越早,獲益也越大?!斗逝只颊叩拈L期體重管理及藥物臨床應用指南(2024)》提出,體重管理的關口應當前移。即在體重出現(xiàn)上升時即起始體重管理計劃,而非等到并發(fā)癥的出現(xiàn)甚至加重。面對肥胖帶來的健康威脅,可以通過培養(yǎng)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定期健康體檢以便盡早采取干預措施;同時也應當主動尋求專業(yè)醫(yī)療幫助,及早治療,預防肥胖可能引發(fā)的相關并發(fā)癥。

中華醫(y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副主任委員李小英教授同時表示:“既往超重或肥胖的藥物治療手段十分有限。以GLP-1RA為代表的新型減重藥物有望打破我國超重或肥胖患者治療選擇有限的局面,對于提高患者獲益具有重要意義?!?/p>

此次公益項目在北京、上海和廣州三地地鐵站同步開展。項目以城市生活的核心場景——地鐵為平臺,旨在打破過往的認知局限,向公眾科普肥胖癥及其危害,倡導從體重管理開始,提升全民健康意識。該項目由諾和諾德公益支持。

相關知識

我國約1.8億成年人患有肥胖癥,腹型肥胖同樣需要減重
新型「減肥針」終于登場,我國 1.8 億肥胖癥患者迎來重磅新藥
肥胖真的是健康“殺手”!透過這片云,我們看到了1.8億中國肥胖患者
胖也要分類?人工智能+肥胖癥=肥胖癥的AIM分型
我國成人肥胖超過50%,柳葉刀揭示目前最有效減肥方式
肥胖癥的病因
《減肥的秘密》減肥的不歸路?肥胖代碼告訴你需要怎樣堅持才能成功!
超過50%的人減肥后反彈,有什么解決之道?
警惕!成年人超重率竟高達34.3%,肥胖癥如何治?
我國首部肥胖癥診療權威指南發(fā)布 開啟肥胖癥診療新時代

網(wǎng)址: 我國約1.8億成年人患有肥胖癥,腹型肥胖同樣需要減重 http://www.u1s5d6.cn/newsview27692.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