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職業(yè)倦怠,真的不僅僅是感到有點“壓力”

職業(yè)倦怠,真的不僅僅是感到有點“壓力”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4年12月06日 08:37

原創(chuàng) Lens WeLens

其實,你的身體知道你已經(jīng)精疲力盡。

《2021年中國職場人士工作倦怠現(xiàn)狀調查報告》里,1679名中國職場人士工作倦怠現(xiàn)狀的一項調查中,有超過6成的被調查者表示,由于日常的工作要求,他們下班后感到精疲力竭,表現(xiàn)出中度情緒衰竭。

專家表示,注意這些跡象并在深感疲倦時采取措施是明智的。前程無憂發(fā)布的《2022離職和薪酬調研報告》顯示,2021年主動離職率達到14.1%,較2020年上漲6.0 個百分點。

職業(yè)倦怠,不僅是“慢性未緩解壓力的表現(xiàn)”,甚至已經(jīng)成為一種工作場所常見的現(xiàn)象或疾病。

不僅僅是感到有點“壓力”

職業(yè)倦怠(burnout),最早由美國心理學家赫伯特·弗羅伊登貝格爾(Herbert Freudenberger)于1974 年提出,他認為這種狀態(tài)不僅僅是感到有點“壓力”,而是在工作重壓下產生的身心疲勞與耗竭的狀態(tài)。如果不加以控制,倦怠將可能表現(xiàn)為身體,精神和情感疾病。

赫伯特在《倦?。焊呖冃У母叱杀尽芬粫校瑢⒕氲∶枋鰹椤皠訖C或激勵的消亡,特別是當一個人對事業(yè)或關系的付出未能產生預期的結果時。” 一如大家留言所說的:

付出得不到對等的回報,無效社交,若有似無的惡意,合作伙伴的消極對待,都使人喪失激情。@下雨在可以刮風不行

太過不公平的待遇真的讓人忍無可忍。@吳濛濛

要求和付出像個無底洞,永遠得不到對等的回報;甲方的需求像是變色龍,總是輕易推翻之前說過的話;無效的社交,群體的消極,若有似無的惡意,都使人喪失工作和生活的熱情。@hoshi

這個定義概括了職場倦怠的結果,但它似乎并沒有說出倦怠的感覺。

在本周的 #Lens夜話,我們問了大家對于「職業(yè)倦怠」的體會。很多人對于努力工作和想要辭職之間存在的“撕裂”表示深有同感:

@袁如故

我常常會有這種念頭,在努力工作和退休(我還很年輕)之間來回橫跳,內心疲憊、甚至有些“墮落”感。

@春瘦

每天都有新的治愈,每天也都有新的倦怠。周而復始。

如果可以,有人想要換一種生活方式:

@蛐蛐

我常常想,如果不是為了養(yǎng)家糊口而工作,我就幾年一換工作種類,從現(xiàn)在的醫(yī)生,換成景區(qū)清潔工、動物飼養(yǎng)員,流浪動物收容所,寵物寄養(yǎng)等等。

@JennyCe

這兩年特別想能辭職回老家呆著,但是抵不過現(xiàn)在穩(wěn)定收入的壓倒性。

@QQ

想在家門口擺攤

有人選擇離職或待業(yè),換個環(huán)境,或者想清楚自己要什么:

@茶

昨天在商場聽到兩個帶著工牌的小姐姐說這才剛過完周一我怎么就累了,待業(yè)4個月的我內心os:哦?今天不是周末哦…

@野左

每次用功都像是無用功。職場中的消耗加班使人身心俱疲,為了恢復選擇休息,又不得不為這休息的停滯成本再次進入職場,循環(huán)往復。

但走出職業(yè)倦怠期,似乎真的很難......

@Wee.

我職場倦怠三四年了,始終走不出來,工作不感興趣,感覺毫無意義…怎么解。

@Dear.奕

還沒有走出來。。。感覺自己只在逃避。

@春不見

不停的再換工作,年后找到一家公司工作時間 內容 待遇都可以,但因為人際關系又沒動力了。人真是不知足啊。

@永勝

單純努力的想法太單純,不想放棄三觀的卷。

@mjlove2001

唯一一份神仙工作在我還沒來得及倦怠的時候戛然而止。之后換成目前的工作,從入職第一天離職的念頭始終縈繞,快三年了,煎熬!

對于如何跨越職業(yè)倦怠,作為“過來人”的網(wǎng)友也給出了一些可供參考的建議:

@王錚wangzheng

認真做什么不需要全力以赴呢?覺得累只能說明做之前沒想明白,在我看來累=后悔自己的付出,不后悔的話會體會到暢快。做之前先想好為什么做吧。

@一然

我不勉強自己,不想干的時候就立刻躺平,想干的時候再接著干。各位同胞打工人,加油啊,沒有更好的辦法了,家里也沒礦。其實工作也是能給人帶來活力的,如果你沒有,那的確也考慮考慮換一個吧。找工作跟找對象一樣,打心眼兒里喜歡才可能撐得久一點。

@張巖

在一個單位工作快20年了,從沒有想過要辭職,但也多次調換過崗位。在一個崗位工作一段時間后,會階段性的產生倦怠感,休個假期緩一緩,又激情滿滿了。秘訣就是,學會不斷給自己設定一些小目標,讓自己通過努力工作產生成就感,不斷超越和完善自己。

@Hayato

我覺得對抗勞累最好的方法是認識新朋友。建立一段良好的關系,和人,也可以是和一本書,一部電影。起碼在累的時候,能有一個柔軟的支持。

@

蕭伯納說過:“人對任何東西都會厭倦的,會厭倦地獄,會厭倦天堂?!弊詈笾С治覀冏呦氯サ目赡懿皇菬崆?,而是責任、合同、債務、物質欲望、外界壓力等等。走過了倦怠期,說不定也就習慣了。

心理學家、《工作是否在摧毀你》的作者大衛(wèi)·波森(David Posen)認為:倦怠會摧毀你每一樣能力,短期記憶、正面樂觀的態(tài)度、統(tǒng)籌、判斷與推理能力。

那么,如何識別身心的倦怠,以及如何應對「職業(yè)倦怠期」呢。

需要注意什么

一個常見的倦怠癥狀是失眠。意大利的一項研究表明,在對第一個疫情高峰期中處于倦怠的一線醫(yī)護人員進行調查時發(fā)現(xiàn),55%的人表示難以入睡,近40%的人會經(jīng)常做噩夢。

研究表明,慢性未緩解壓力會干擾調節(jié)睡眠的復雜神經(jīng)和荷爾蒙系統(tǒng)。這是一個惡性循環(huán),如果你注意到晚上無法入睡,這可能是你正在經(jīng)歷倦怠的跡象。

飲食習慣的改變——比平時吃得多,或者比平時少吃,是另一個常見的表現(xiàn)出職業(yè)倦怠的跡象。人們可能會因為太忙或分心而吃得更少,或者發(fā)現(xiàn)自己渴望“那些能治愈/撫慰我情緒的美食”,因為壓力荷爾蒙會影響食欲,使我們在承受巨大壓力時感覺沒平時那么餓,而當壓力減輕時,會表現(xiàn)比平時更饑餓。

頭痛和胃痛也可能是由職業(yè)倦怠引起的。一項針對患有疲勞癥(一種類似于倦怠的慢性疾?。┑娜鸬淙说难芯堪l(fā)現(xiàn),67%的人表示經(jīng)歷過惡心,脹氣或消化不良,65%的人患頭痛。同樣還要注意的是,職業(yè)倦怠時常伴隨抑郁或焦慮,這兩者都可能導致出現(xiàn)肌肉酸痛、胃痛、睡眠問題和食欲改變等身體癥狀。

一些小的tips,希望對你有用。

1.如果可以的話,當問題產生時,馬上解決,不要累積下去。

2.到床上睡覺,不要擔心或煩惱,如果在睡覺時,你發(fā)現(xiàn)心情不好,可去散散步或是閱讀一篇讓你感到愉快的文章,或是和你愛人談談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3.替自己尋找一個緊張的宣泄口,去參加一些平常并不會去做的活動。

4.在日常生活中,常呼吸新鮮的空氣并運動。

5.遠離咖啡壺。

6.如果你不能去遛狗,可去借一條,你的鄰居可能因此而更喜愛你。

7.當寂寞時,收聽一些較有活力的音樂,并輕松跳舞,不要管跳得好不好,只是要讓自己感覺好一點。

8.去閱讀一些不常接觸的科目——去修門課或運用圖書館,讓你全神貫注并覺得有趣。

9.試著不要和同事互相抱怨。

10.在過完糟透了的一天,回到家洗個熱水澡并唱歌,當你大聲唱歌時,就不會覺得那么沮喪了。

11.食取均衡的飲食,避免吃太多甜食及垃圾食物。

12.在地區(qū)博物館或文化中心當志愿看門員。

13.在午餐時間時,到圖書館拿一本好書,選擇一個舒服,隔離的座位,享受午后的寧靜。

14.清理浴室或塞得太滿的柜子。

15.花一點時間和小孩在一起,不要只是接送他們。

16.參與一些需要用力的活動:整理陽臺,擦洗地板。

17.慢慢的呼吸,并注意吸進和呼出的空氣。

18.去遠足,騎腳踏車。

19.詳細地寫日記,并將焦點放在生活上正面的觀點與最近的正面計劃。

20.在雨天中漫步,而不擔心鞋子濕掉或感冒。

21.當你還為工作擔心時,不要吃晚餐。

22.安排一個時間訴說痛苦,不要在其他時間討論你的痛苦。

23.對待配偶要特別好。

24.和朋友保持聯(lián)絡。

25.列一張表,將工作上所不能忍受的事列出來,然后把它丟掉,每星期寫一次,重復四個星期,你會發(fā)現(xiàn)真正的問題所在,然后找方法克服。

26.在同事中開始一個支持性的團體——不是去發(fā)牢騷,而去分享因應的方法。

27.試著將別人的問題和自己的問題分開。

參考資料

[1] Your Body Knows You’re Burned Out︱TheNYTimes

[2] Burnout Symptoms and Treatment︱verywell mind

[3] *百科

?

原標題:《職業(yè)倦怠,真的不僅僅是感到有點“壓力”哇》

閱讀原文

相關知識

中國研究生群體心理健康研究:學業(yè)倦怠和睡眠問題凸顯
有職場心理問題求助于誰?蜜職的職業(yè)規(guī)劃咨詢師帶給你幫助!
職場壓力大?如何通過心理健康培訓找到內心的平靜!
你知道嗎?真正的健康不僅僅是體重!
健康運動,運動鍛煉的奇妙魔力,不僅是身體,更是心靈的磨煉
夏季怎么防治“夏季倦怠癥”
保持饑餓感,不僅僅是為了變瘦!《空腹力》顛覆了我的健康認知
教師職業(yè)壓力的影響因素 教師如何緩解職業(yè)壓力
感統(tǒng)訓練不僅僅是讓孩子更優(yōu)秀感統(tǒng)訓練方法
職業(yè)規(guī)劃的建議和指導:專業(yè)的職業(yè)規(guī)劃師在線咨詢怎么找?

網(wǎng)址: 職業(yè)倦怠,真的不僅僅是感到有點“壓力” http://www.u1s5d6.cn/newsview308858.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