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茶 (中國古時稱作末茶)起源于中國隋唐,將春天的茶葉的嫩葉,用蒸汽殺青后,做成餅茶(團茶)保存。食用前放在火上再次烘焙干燥,用天然石磨碾磨成粉末。自古以來,文人墨客留下了大量的詠嘆抹茶的詩篇:"碧云引風吹不斷,白花浮光凝碗面"。就是唐代詩人盧仝對抹茶的贊美之詞。
到了宋朝,抹茶已在民間流行開來,那時就出現了“點茶”(古代沏茶方法之一)以及“茶筅(xiǎn)”。茶筅是點茶的一種烹茶工具,由精細切割而成的竹塊制作而成,長得有點像打蛋器,是現在日本茶道的必備。
日本僧人榮西禪師
到了南宋,日本僧人榮西禪師把點茶的方法帶回了日本后逐漸風靡,日本對抹茶的極致研究,使其發(fā)展成為國粹。而我們到了明朝時期,據說是因為明太祖朱元璋覺得茶道算是權貴浮華的一種,于是下了三禁止:禁止大壺喝茶;禁止使用茶餅;禁止喝抹茶——于是在幾十年的時間內,抹茶就很快在中國遺失殆盡了。
從大方向來說抹茶是綠茶的一種,但絕不是簡簡單單的綠茶粉。可以說,是經過嚴格的種植篩選、復雜的加工工藝下的一種極其講究飲用方法的高級“綠茶粉”。它含有茶多酚、咖啡堿、葉綠素、蛋白質和多種微量元素等等,顆粒極細,泡沫豐富,苦而不澀。
抹茶以遮陽茶做的碾茶為原料。在種植時需要采用遮蔽法,在茶的嫩葉采摘前(每年3月1日-5月31日采摘)二十天到一個月前搭設棚架上面覆蓋草席來覆蓋茶樹。遮陽的目的是為了一直茶氨酸分解成茶多酚,從而降低茶葉中茶多酚、丹寧、皂苷的含量。
嫩葉采摘后,直接用蒸汽殺青,最大程度保留茶葉中的葉綠素,以形成它獨具特色的嫩綠色并減少苦澀味。中國現在的綠茶大多是炒青和烘青,相比蒸青,其實炒青則更容易逼出茶香。
區(qū)別于綠茶,蒸青后的茶葉,直接烘干,是不需要經過揉捻工序的。烘干后的茶葉叫做荒茶,為保證茶的甘甜,荒茶會被放入冰庫中冷凍保存。
等需要使用的時候,將荒茶放至常溫后進行下一步,切茶,切除葉柄和葉脈部分。粗切成小塊的茶粉后,就成了抹茶的原料,叫做碾茶。碾茶一般存放于茶筒中,需要的時候用石磨,注意,是純手工而非機器,在低溫狀態(tài)下由人工碾磨成微粉狀的抹茶。碾磨耗時很長,一小時的產量據說還不到40克,抹茶粉的顆粒度一般在2~20微米,要說這是什么概念?總之,是機器無法達到的細度了。
這里做一些簡單的綠茶與抹茶的區(qū)別總結:
顏色:抹茶因為覆蓋蒸青,呈深綠或者墨綠,綠茶粉為草綠。
味道:抹茶不澀少苦,綠茶粉略苦澀。
香味:抹茶呈海苔、粽葉香氣,綠茶粉為青草香。
細度:抹茶細度達6000目以上(2微米),涂在手背上可以全部進入毛孔。綠茶粉100~300目左右,比抹茶粗很多。
抹茶(Matcha)含有豐富的人體所必須的營養(yǎng)成分和微量元素,其主要成分為茶多酚、咖啡堿、游離氨基酸、葉綠素、蛋白質、芳香物質、纖維素、維生素C、A、B1、B2、B3、B5、B6、E、K、H等,微量元素鉀、鈣、鎂、鐵、鈉、鋅、硒、氟等近30余種,抹茶芝士蛋糕則是清新美味而營養(yǎng)豐富的一味甜點代表,作為吃貨的您又怎能錯過呢?
無憂島抹茶芝士蛋糕,采用百分百純抹茶粉,讓您邂逅真抹茶的香醇!
還等什么,趕快登錄微商城下單吧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