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不是藥 “補”不出健康
保健品不是藥 “補”不出健康
市場上的保健品層出不窮,宣傳更是五花八門。那么,它到底有沒有用,我們該不該吃,管用的話又該怎么吃呢?
文|《小康》·中國小康網記者 劉源隆對于保健品的爭論早已有之,作為一種獨特的商品,很多人對它充分信賴,認為它是日常飲食之外的營養(yǎng)補充品;但也有人認為,保健品其實與一般的食品沒有什么兩樣,其并不具備有什么神奇的功效,吃多了還有害健康。
國內保健品質量不一,很多保健品就大打進口牌,宣傳時往往會提到“風靡美國”。但接受記者采訪的多位專家提醒,膳食補充劑在美國確實很時興,但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FDA)明令要求,在膳食補充劑的商標上,絕對不能出現任何有關預防和治療疾病的說明字樣。而且,美國的膳食補充劑上市前不需要得到美國食藥監(jiān)局的批準,這也導致不少劣質產品在市場上流通。
保健品是否管用有效,產地說明不了什么。那么,它到底有沒有用,我們該不該吃,管用的話又該怎么吃呢?
保健品“補”不出健康曾經,保健品被認為是老年人的消費品,而如今,在各種因素作用下,部分年輕人成為了保健品的消費主力:蔬菜水果是不怎么吃的,但是各種維生素瓶子堆滿了辦公桌;運動的時間是沒有的,但是購買保健品卻很下功夫;早睡早起是不可能的,但是功能飲料是不離手的……這種現象引發(fā)社會關注,被戲稱為“朋克養(yǎng)生”。
中國質量檢驗協會會長助理、會員部主任劉輝告訴記者,保健品不能替代藥物,更不能替代良好的生活作息習慣,并有適宜人群和特殊食用條件等限制。“不良的生活方式帶來的健康傷害,不要指望靠吃保健品‘補’回來。”
“保健品所起到的的作用是保健,并不是直接用于臨床的診療?!北本┏栣t(yī)院營養(yǎng)科營養(yǎng)師宋新告訴記者,在頭痛的時候,很多人都知道要吃治療頭痛的藥;機體血壓水平較高的時候,則應當要結合機體實際情況,吃對癥的降壓藥,以進一步穩(wěn)住自身的病情。而保健品則不具備有這樣的功效,并不能代替藥來用。因此,“在平時的生活中,千萬別把保健品當成藥品使用,因為其并不具有直接治病的功效?!?/p>
按照《保?。üδ埽┦称吠ㄓ脴藴省返?.1條的定義:“保健(功能)食品是食品的一個種類,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能調節(jié)人體的機能,適用于特定人群食用,但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北=∑肥俏覈箨懙貐^(qū)特有的稱呼,其他國家和地區(qū)更多地使用“膳食補充劑”。
劉輝說,有質量保證的保健品對需要的人而言肯定是有益的、有幫助的,比如,小腿容易抽筋的人,很可能是缺鎂,那么服用鎂的補充劑是有助于緩解的,但是我們也不能夸大它的功效,保健品不能擔保健康,更不要說包治百病。
保健品雖然具有一定的功效,但是其在臨床上所起到的診療效果其實很慢,只有堅持服用后,才可能看到效果。宋新表示,在使用保健品的時候,也應當要注意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才能確保最終達到輔助治療疾病的作用。
需要明確的是,所謂的保健品和人們在平時生活中所說的保養(yǎng)一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在身體健康無疾病的時候使用,以達到增強體質的目的。但是,并不是所有保健品都能隨便使用的,保健品也沒有廣告上說得那么神奇。因此,要辯證對待保健品的使用功效,不可盲目聽信謠言。
當前人們對保健品的一些誤解部分原因是某些不良企業(yè)對產品的功效進行了夸大宣傳。這種宣傳利用消費者追求健康或罹患疾病而又不愿意去醫(yī)院治療的心理,通過銷售人員的游說和一些所謂健康、保健、養(yǎng)生節(jié)目等對產品的功能和效果進行“忽悠”。因此,劉輝建議,在政府加強監(jiān)管、重罰違規(guī)者之外,正規(guī)企業(yè)、媒體等一起強化科普是必要的,引導各類消費者包括年輕人,科學、合理地食用保健品,既避免讓迷信耽誤了人們的健康,也不能將所有保健品都妖魔化,一棍子打死。
濫用保健品危害大拿保健品當藥不可取,拿保健品當食品而濫用亦不可取。
“對藥物濫用,大家都很重視,因為人人知道‘是藥三分毒’;可對保健品,很多人卻習慣性地認為吃再多、怎么吃都不會有副作用。”中國保健協會食品營養(yǎng)與安全專業(yè)委員會會長孫樹俠直言,“從古到今,濫吃保健品的下場都很讓人驚心?!?/p>
北京中醫(yī)藥大學養(yǎng)生室教授張湖德也對此表達過自己的擔憂,他對記者講,有一個特別孝順的兒子辛苦賺錢買人參送給父親,老父親覺得是好東西,一下子就吃了半斤,沒多久,七竅流血,斃命于此。
在臨床上,濫補保健品致病也成為不少醫(yī)生遇到的案例。上海華東醫(yī)院營養(yǎng)科主任營養(yǎng)師陳霞飛介紹,一名50多歲的女患者,從20多歲起就長期服用某種號稱關愛女性的口服液,雖然皺紋少了,更年期推后了,但卻查出了卵巢癌。檢測結果是:她所服用的保健品里含有雌激素,長期大量補充最終導致病變。
對于30—50歲的女性,本身處于囊腫高發(fā)期,同時,對美的追求又讓她們對抗衰老、減肥方面有強烈的需求,因此最易濫補減肥、美容、排毒等幾類保健品,而這些保健品中恰恰含激素類成分最多。陳霞飛表示,有些婦科腫瘤,如宮頸癌、卵巢癌等與雌激素水平密切相關,盲目服用會提高患病風險。
性保健品則是男性最易濫用的。南京軍區(qū)總醫(yī)院男科主任醫(yī)師商學軍表示,他常碰到一些ED患者,出現勃起功能障礙時不去醫(yī)院治療,輕信“一吃就見效”的性保健品廣告,卻連它們的真實成分都不清楚,最終延誤到晚期,增加了治愈難度。
對于兒童來說,很多保健品都含有雌激素,如果大量補充,會影響女孩的第二性征,最典型的就是乳房發(fā)育、月經提前;男孩則會出現骨齡發(fā)育提前,影響正常生長。此外,激素還會導致孩子胃口大增,引發(fā)肥胖問題。而大量研究表明,肥胖是一枚健康的“不定時炸彈”,可導致心腦血管等多種疾病。
老年人脾胃嬌氣,本身已有慢性病的患者,服用保健品的禁忌就更多了。張湖德指出,極少人吃補品前會征求專家意見。濫補一通后,不但沒效果,還導致了上火、腹瀉、胃口更差等多種問題。
最值得注意的問題就是,保健品和藥品混用存在很高的風險。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早在2016年就曾發(fā)布提示,藥品和保健品混用不當,不僅不利于治病,還可能帶來危險。如魚油能輔助抑制血小板聚集,利于預防和緩解心腦血管疾病。但用華法林、阿司匹林期間服魚油,出血風險可能增大,而當與肝素、華法林混合使用時,會相互影響,降低效果。為防止二者相互作用,建議間隔1—2小時分開服用,或遵循醫(yī)囑適當酌減或停用保健品。
健康人不需要保健品“一般來說,只要日常飲食多樣,就能夠滿足大多數人的營養(yǎng)需求?!彼涡聫娬{,對于工作壓力大、飲食又不規(guī)律、口腔功能和消化吸收功能差的人,以及在一定時期受到飲食的限制而不能正常進食的人,他們的營養(yǎng)攝入不均衡時,才需要適量補充營養(yǎng)素。
對此,上海市松江區(qū)中心醫(yī)院急診危重病科主任王學敏也表示:“目前科學界普遍認為,健康人是不必服用保健品的?!?/p>
中國質量檢驗協會特邀副會長、BLACKMORES澳佳寶亞洲區(qū)董事長歐必得雖然代表保健品企業(yè),但他對于保健品的選擇觀念也頗為審慎,“社會應該正確認識膳食營養(yǎng)補充劑的作用,根據自己的生活習慣和身體情況決定是否需要以及如何選擇適合的膳食補充劑。這樣既是對消費者負責,也為正規(guī)的生產者打下最牢固的根基。”他舉例說,對于缺乏維生素D,“我首先推薦是多接觸陽光,日照可以促進維生素D合成,這對我們身體有很多好處。但是調查顯示中國女性因為愛美,不喜歡曬太陽,因此缺乏維生素D。在這種情況下,吃膳食補充劑就是不錯的選擇?!?/p>
復合維生素及礦物質補充劑是保健品中銷售量最大、銷售范圍最廣的產品,中國營養(yǎng)學會副秘書長賈健斌也非常關注。他表示,調查顯示在中國,人群中確實存在維生素A、B族維生素、鈣等微量營養(yǎng)素攝入不足,以及兒童、婦女缺鐵性貧血發(fā)生率較高的現象。其中,學齡兒童生長發(fā)育快,且易伴有厭食、挑食等情況,因此是微量營養(yǎng)素缺乏的高危人群;其次是孕婦、產婦、乳母等,容易出現微量營養(yǎng)素缺乏;老年人由于食量減少、消化功能減弱,也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微量營養(yǎng)素缺乏。賈健斌說:“這些人應該合理搭配膳食,以達到合理營養(yǎng)的目的,在此基礎上可以選擇吃一些復合維生素和礦物質補充劑?!?/p>
對于保健品怎么吃,宋新提醒道,常見的膳食補充劑也有它們的最佳服用時間。比如,維生素分為兩大類,一類是脂溶性維生素,如維生素A、D、E、K;另一類是水溶性維生素,如維生素C和B族維生素。在飯后服用脂溶性維生素,能夠使其溶解在食物的脂類中,更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鈣片最佳服用時間是晚上,一般為睡前2—3小時;長期吃素,或者需要保持健美身材的人有時會選擇蛋白質粉作為補充劑,在吃飯時一起服用,蛋白質粉能夠較好的吸收;飯前30分鐘左右服用螺旋藻,有抑制食欲的作用。體重偏輕和正常的人,建議飯后服用,這樣可以避免影響食欲。
此外,對于魚油、輔酶Q10等保健品,也有服用的方法。臨床觀察發(fā)現,魚油在晚飯后服用,吸收最好;在進餐時,將輔酶Q10與富含“健康脂肪”的牛油果搭配,可以促進其吸收,更好地被機體利用。宋新還補充道,同樣作用的補充劑不要重復用。比如,番茄紅素、花青素等成分都具有抗氧化的作用。實際上,只需要使用其中的一種就可以達到效果。
最后,賈健斌提醒消費者,一定要注意保健品的標識、批號、產品標簽和功能成分,并仔細研讀保健品的標識和說明書,不能盲目聽從商家的廣告宣傳。而且,為兒童、老年人和病人選擇保健品更要慎重,否則耽誤了治療,甚至加重病情,就失去了“進補”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