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來臨,濟南疾控這份健康提示請查收!
冬天是一年中最寒冷的季節(jié),也是很多疾病的高發(fā)期。近期,山東省大部分地區(qū)遭遇風雪及寒潮天氣,氣溫持續(xù)走低,給公眾的健康帶來了不少挑戰(zhàn)。面對寒冷的冬天,我們應該如何呵護自己的健康,安然過冬呢?濟南疾控為您送上這份健康提示,請查收!
一、預防呼吸道傳染病
冬季是呼吸道傳染病的高發(fā)季節(jié),如流感、肺炎、新冠肺炎等。這些疾病主要通過飛沫、接觸等途徑傳播,嚴重者可危及生命。因此,保持良好的個人衛(wèi)生習慣是預防呼吸道傳染病的重要手段。具體包括:
1. 少聚集。在流行季節(jié),盡量避免去人群聚集的場所,如商場、電影院、餐館等。如果必須去,要規(guī)范佩戴口罩,保持一米以上的社交距離,避免與他人握手、擁抱等密切接觸。
2. 常通風。要適時對工作場所和居住場所開窗通風,改善室內(nèi)空氣質(zhì)量,降低病毒的濃度。開窗通風的過程中,要注意保暖,避免受涼感冒。
3. 勤洗手。注意正確洗手,尤其是在觸摸公共物品、咳嗽或打噴嚏后、進食前、接觸動物或動物糞便后等。洗手時要用流動的水和肥皂,搓洗至少20秒,徹底清潔手指縫、手背、手腕等部位。盡量避免用臟手觸摸眼睛、鼻或口。
4. 打疫苗。及時接種流感疫苗、肺炎疫苗、新冠病毒疫苗等預防呼吸道疾病的疫苗,特別是老年人、兒童和有基礎病的人群應盡快接種疫苗,提高免疫力。流感疫苗在整個流行季節(jié)接種均能起到預防作用,但最好在流行前兩周完成接種。
5. 強監(jiān)測。加強自我健康監(jiān)測,一旦出現(xiàn)發(fā)熱、咳嗽、呼吸困難等癥狀,要及時做好個人防護,不要帶病上班、上學。必要時要及時就醫(yī)治療,如有旅行史或接觸史,要主動向醫(yī)生說明情況,配合相關檢測和隔離措施。
二、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寒冷天氣也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fā)時期,如高血壓、心絞痛、心肌梗死、腦梗死等。這些疾病的發(fā)生與寒冷刺激、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心肌耗氧量增加等因素有關,嚴重者可導致猝死。因此,保護好我們的心腦血管健康,也是冬季健康的重點。具體包括:
1. 保暖有措施。根據(jù)天氣氣溫的變化適時增減衣物,低溫天氣盡量減少外出活動的時間。如果需要外出,盡量佩戴帽子、口罩和手套等,做好對頭部、面部和手部的保暖,避免從溫度高的室內(nèi)突然進入非常寒冷的室外,減少體感溫度的急劇變化。
2. 監(jiān)測要定期。居家期間,應定期監(jiān)測血壓、血糖等指標,必須杜絕“有癥狀時服藥,沒有不舒服時就自行停藥”的誤區(qū)。不規(guī)律的服藥可能更容易誘發(fā)心肌缺血、腦血管病等疾病。重視胸悶胸痛、劇烈頭痛、口角歪斜、視物不清、失語、肢體麻木等先兆癥狀,如有這些癥狀時及時就診。
3. 生活有規(guī)律。日常生活,勞逸結合,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早晨起床時,尤其是有基礎疾病的老年人群,動作應適當慢一點,不要驟然起身。保持情緒穩(wěn)定,心態(tài)平和,避免情緒的大起大落引發(fā)心血管疾病。
4. 膳食要合理。注意平衡膳食,谷類為主,食物多樣。多吃新鮮的水果、蔬菜和奶類,補充充足的蛋白質(zhì),冬天多吃溫熱食物,最好不要吃生冷的食物。少吃油膩、辛辣、咸的食物,控制鹽的攝入量,避免飲酒和吸煙。
5. 運動要適量。如果天氣特別寒冷,建議進行一些室內(nèi)運動,如太極拳、健身操、瑜伽等。如果進行室外活動,要選擇一些中等或低強度運動,如散步、慢跑、騎自行車等,不宜過于激烈,活動量也應適量?;顒訒r間最好選擇溫度相對較高的時間,盡量避免在氣溫較低的清晨、傍晚進行鍛煉。
三、預防意外跌倒傷害
跌倒是老年人常見的意外傷害,可能導致骨折、腦震蕩、內(nèi)出血等嚴重后果。因此,預防跌倒是老年人保持健康和安全的重要措施。以下是一些預防跌倒的方法:
? 保持身體活動。適當?shù)倪\動可以增強肌肉力量、平衡能力和骨密度,降低跌倒的風險。建議每天進行至少30分鐘的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如散步、騎自行車、跳舞等。此外,還可以做一些針對平衡和柔韌性的運動,如太極拳、瑜伽、站立單腿等。
? 檢查視力和聽力。視力和聽力的下降會影響老年人的空間感知和協(xié)調(diào)能力,增加跌倒的可能性。建議定期檢查眼睛和耳朵的健康,及時更換或調(diào)整眼鏡和助聽器,以保證清晰的視覺和聽覺。
? 管理藥物。一些藥物,如鎮(zhèn)靜劑、抗抑郁藥、降壓藥等,可能會引起頭暈、眩暈、嗜睡、血壓波動等副作用,影響老年人的穩(wěn)定性和反應能力。建議與醫(yī)生溝通,了解藥物的作用和副作用,遵循醫(yī)囑,合理用藥,避免過量或濫用。
? 改善家居環(huán)境。家中的一些物品和設施,如地毯、電線、家具、臺階、浴缸等,可能會成為跌倒的隱患。建議對家居環(huán)境進行檢查和改善,消除或減少跌倒的危險因素,例如:
? 在地面上鋪設防滑墊或膠帶,避免地面濕滑或不平。
? 在走廊、樓梯、臥室、浴室等地方安裝足夠的照明,方便夜間行走。
? 在浴室和廁所安裝扶手和坐便器,方便起身和坐下。
? 在床邊放置一盞臺燈和一個電話,以備緊急情況。
? 整理好電線和雜物,避免絆倒或絆倒他人。
? 調(diào)整家具的高度和位置,使其易于拿取和使用。
? 使用拐杖、助行器等輔助器具,提高行走的穩(wěn)定性和安全性。
四、預防一氧化碳中毒。
廚房燃氣灶使用后,注意隨手關閉灶前閥。家庭采用燃煤取暖,一定注意保持通風。睡前檢查煤爐、炭火等是否關火,門窗是否打開,排煙是否通暢。使用燃氣熱水器洗澡時,浴室門窗不緊閉,洗澡時間不宜過長。不要躺在門窗緊閉、開著空調(diào)的汽車內(nèi)休息,防止一氧化碳積聚車內(nèi)導致中毒。定期檢查燃氣管道和閥門,須做到人走閥關。有條件者,可于家中安裝報警器、滅火設備和逃生裝備等。
五、預防皮膚干燥和凍瘡
冬季天氣干燥,皮膚容易失去水分,出現(xiàn)干燥、粗糙、瘙癢等癥狀。寒冷的風雪也會刺激皮膚,導致凍瘡、凍傷等問題。因此,保護皮膚是冬季健康的重要方面。以下是一些預防皮膚干燥和凍瘡的方法:
? 保持皮膚清潔和滋潤。每天用溫水和溫和的洗面奶或香皂洗臉,避免用過熱或過冷的水。洗完后,及時涂抹保濕霜或乳液,以鎖住水分。特別是在外出前后,要注意給手、腳、耳朵等易受凍的部位涂抹護手霜或凡士林等防凍產(chǎn)品。
? 增加室內(nèi)濕度。冬季室內(nèi)空氣往往比室外更干燥,會加速皮膚水分的蒸發(fā)。建議使用加濕器或在暖氣旁放置一盆水,以增加室內(nèi)濕度。也可以在室內(nèi)擺放一些綠色植物,既能美化環(huán)境,又能改善空氣質(zhì)量。
? 飲食適當補充水分和營養(yǎng)。冬季人們往往不容易感到口渴,但仍要注意每天喝足夠的水,以補充體內(nèi)水分。也可以多喝一些溫熱的湯水、牛奶、豆?jié){等,以增加熱量和營養(yǎng)。多吃一些富含維生素C、E、A等抗氧化物質(zhì)的食物,如新鮮水果、蔬菜、堅果等,以增強皮膚的抵抗力和彈性。
? 適當進行皮膚按摩和運動。每天用手指輕輕按摩面部、手部和足部,以促進血液循環(huán)和新陳代謝,改善皮膚的光澤和彈性。也可以做一些適合自己的運動,如散步、跳繩、打太極拳等,以增強體質(zhì)和免疫力,預防凍瘡和凍傷。
(來源:濟南疾控微健康)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fā)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fā)布平臺。
相關知識
春運出行 請收下這份健康提示
國慶假期來臨 收好這份出行健康提示
山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健康提示
寒露時節(jié)話養(yǎng)生 來看這份健康指南
科普|國家疾控局發(fā)布《寒潮公眾健康防護指南》
科學合理用藥,這份提示請查收
暴雪寒潮冰凍三預警齊發(fā)!國家疾控局發(fā)布《寒潮公眾健康防護指南》
立秋之后如何健康養(yǎng)生?這份指南請收好
協(xié)和醫(yī)生說|請查收這份更年期健康生活指南
健康|寒潮來襲,心血管疾病人群要“當心”!
網(wǎng)址: 寒潮來臨,濟南疾控這份健康提示請查收! http://www.u1s5d6.cn/newsview421074.html
推薦資訊
- 1發(fā)朋友圈對老公徹底失望的心情 12775
- 2BMI體重指數(shù)計算公式是什么 11235
- 3補腎吃什么 補腎最佳食物推薦 11199
- 4性生活姿勢有哪些 盤點夫妻性 10425
- 5BMI正常值范圍一般是多少? 10137
- 6在線基礎代謝率(BMR)計算 9652
- 7一邊做飯一邊躁狂怎么辦 9138
- 8從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9063
- 9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8613
- 10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7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