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心理健康講座
青春期心理健康講座
青 春 期 心 理 健 康 講 座 -----人際交往專題 無錫立信職教中心校 榮紅霞 2009年9月12日 同學們,下午好! 今天我們給大家做個心理講座,有關人際交往方面的專題。 在談問題之前,首先我們必須弄清楚何謂人際交往。 一、人際交往 所謂人際交往也稱人際關系,是指人運用語言或非語言符號交換意見、交流思想、表達感情和需要的過程,是通過交往而形成的人與人之間的心理關系,反映的是人與人之間的心理距離。據統計,我們學生每天除了睡眠外,其余時間中有70%左右用于人際交往。 處于青春期、青年期的學生,思想活躍,精力充沛,興趣廣泛,人際交往的需要極為強烈。他們力圖通過人際交往去認識世界,獲得友誼,滿足自己物質上和精神上的各種需要。因此,青年期的大學生尤其希望被人接受、理解的心情尤為迫切。在人的一生中,再也沒有像青年時期有那種強烈地渴望被理解的愿望?!瓫]有任何人會像青年那樣處在孤獨之中,渴望著被人接近與理解,沒有任何人會像青年那樣站在遙遠的地方呼喚。 然而對我們學生而言,他們對人際關系的追求往往帶有較多的理想化色彩,無論是對同齡朋友,還是對師長,往往是以理想色彩看待交往,希望交往不帶任何雜質,同時他們也常常以理想的標準要求對方,一旦發(fā)現對方某些不好的品質就深感失望。其實大家渴望友誼和交往,有著人際交往的迫切需要,但有一些還是不愿意想周圍同學說,而是深深埋在心底,長期的積郁,再加上血液負擔的壓力,使大學生的人際適應力下降。因此,和其他人群相比大學生人際關系的挫折感較強,容易由于交往受挫引發(fā)心理障礙。 例: 有資料記錄,某高校的學生家在農村,很窮,在中學與別的同學家庭情況差別不大,倒沒什么。可到大學后,同寢室的同學家庭條件都比他好,使他有了沉重的壓力。有一次他去打籃球,穿了一雙破布鞋,遭到別的同學的嘲笑,產生了一種強烈的恥辱感,從那以后,他就再也沒有勇氣走進籃球場。不僅現在不去打籃球了,連和同學們的交往也少多了。他總是擔心同學們背后議論他,嘲笑他,感到自卑,但他目前又無法改變這種局面,心中十分痛苦,甚至產生過絕望的自殺念頭。像這種情況是學生交往中的問題。 人際關系系統是由多種成分組成的,但其中最主要的影響因素是: 1.相互認同 相互了解,要做到這點非常不易。人與人之間心理距離的遠近,往往隨著彼此相互認同的變化而變化。因此,應當從自身做起,克服“以偏概全“、“固執(zhí)己見“、“自命清高“等錯誤觀念,全面客觀地認識事物,了解彼此的權利和責任,正視差異,設法溝通。 2.情感相容 凡是能驅使人們接近、合作、聯系的情感稱為結合性情感。結合性情感越多,彼此之間越相容。當別人做出一點成績而興高采烈時,感情相容的人也會由衷地為朋友的成績而高興。 3.行為近似 言談舉止、交往動作、角色地位、儀表風度等人際行為模式越相應近似,越易產生和諧的人際關系。 人際交往的技巧 1.以誠相交 要讓別人喜歡自己,首先要對別人感興趣。可以設想,對別人不感興趣的人,誰會對你感興趣呢? 2.學會“聽話“ 要與他人處好關系,耐心地傾聽他人的講話是十分必要的。一個13歲的荷蘭移民小男孩,成了世界“第一等名人訪問者 ,原來他買了一套“美國名人傳說大全“,他給這些名人寫信,請他們談談自己成為名人有趣的事情,于是他收到了許多名人的信。他深深懂得“一些大人物喜歡善聽者勝于善談者“。 3.學會說話 要善于表達自己的情感與想法;注意在不同場合講話的分寸;不講不該說的話;在講話中注意幽默感則能增加人際吸引,克服尷尬場面;在談話中,注意談起對方感興趣的事情和最為珍視的東西,使之高興,你也不難與之接近了。 4.拋棄嫉妒心 妒忌別人,實際上是企圖剝奪別人已經得到的物質和精神的需要,這種心理極易引起別人反感。同時要克服猜疑、苛求、孤獨、自卑與自滿等不良心理狀態(tài)。 5.慎交友,交益友 并非人人都想交朋友,也并非人人都能成為你的朋友。要選擇交友,在人際交往中,完善自我,尋找快樂,擺脫憂愁,有益于身心健康。 二、擇友、交友 古人將朋友分為畏友、密友、昵友、賊友四類——畏友道義相砥、過失相規(guī);密友緩急可共、生死可托;昵友游戲相逐、甘言如飴;賊友利則攘之、患者傾之。但人性具有多重性,它會隨著環(huán)境、閱歷的變化而轉變,當然朋友也會隨著這些變化而變化,有人把朋友分為三類,短期的朋友,長期的朋友,永遠的朋友: ① 短期的朋友,雙方建立的友誼未能得到鞏固,從此淡于往來,其原因有種種。有的是因為一方對另一方失去興趣,或者雙方都失去了興趣;有的是因為時空關系的變化,失去了交往的基礎;當然還可能有其他原因。只要雙方沒有傷害對方,即使是短期的友誼對人生也是有益的,有的可能會銘記終身。 ② 長期的朋友由短期的朋友發(fā)展而成。雙方的相悅相容,鞏固和發(fā)展了友誼,能歷久而不衰。但友誼不是取之不竭的泉水,而像銀行里的存款,需要不斷儲蓄才能長期支取。長期的友誼需要長期的呵護。 ③ 永遠的朋友。永遠的朋友把友誼當作一種責任和義務。當你順利地時候,你和他的相交不過如淡淡的清水;一旦你有困難,不需要你的召喚,他就會出現在你的身邊。他也不會因為已經對你付出許多,心安理得離你而去。這種朋友可遇而不可求。古人云: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一般來講,學生階段的朋友是以思想、志向、愛好的相投而結為朋友的,這種朋友絕大多數是短期朋友,當然也就不是專一的無話不談的朋友,而是廣泛的所保留的朋友。既然是這個樣子,那么我們就需要隨著環(huán)境以及所屬團體的變化,而不斷更新朋友和交往范圍來獲得信息,擴大知識面,增長自己的才干和豐富社會、生活經驗,這種更新當然要圍繞著生活的中心和需要?,F在的高中生競爭比較激烈,都以學習為重,這一時期交朋友的目的無疑就是尋找前進的道路上的伙伴、戰(zhàn)友,所以,謹慎擇友和交友就非常重要。 那么,應該怎樣擇友和交友呢? 1、選擇朋友。古人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就告訴我們要交志同道合、真誠、正直、有理想、有抱負的朋友,交這樣的朋友往往相處非常融洽,才能在學習和做人之上彼此促進相得益彰。 選擇朋友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①朋友應是多層次、全方位的。也就是說要結交多種類型的朋友,以滿足各方面之所需。比如:能直陳自己的過錯失誤,開展批評的諍友;能給自己指點迷津,使自己少走彎路的導師;能夠在學習上互助、情感上互慰、個性上互補的異性朋友;能相助于危機、困難之時的患難之友;能與自己一同從事感興趣的文娛體育活動的娛樂型朋友等。從而為自己的發(fā)展和個性的完善創(chuàng)造良好的外部條件。在諸多朋友中,應特別注意對多交學習上能互助互勵的同學。 ②把握好擇友的標準。如具有共同的志向、興趣,崇高的品德,能以心相見,真誠相待,誠實、可靠、正直,具有淵博的學問,在某一方面強于自己等。由于現實生活中同時具備幾種條件的理想的人是很少的,因此不宜追求十全十美的人,否則就難以獲得朋友。對于一些性格不同,興趣有異,有某些不足的人,也可以適當地接觸了解,既可以使你加深對各種各樣的人的了解,培養(yǎng)與各種人打交道的能力,同時也可彌補自己的某些不足,尋覓到可交之友???
相關知識
青春期健康保健知識講座
青春不迷茫 健康共成長——興國縣婦聯組織開展“春蕾計劃”青春期健康教育講座
文化旅游系開展“心靈相約 點亮青春”心理健康專題講座暨輔導員交流會
市南區(qū)舉辦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講座
小學心理健康知識講座
我院開展“新生入學心適應”2024級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講座
校工會舉辦心理健康知識講座
心理健康知識講座簡報范文(精選17篇)
北京大學工會舉辦心理健康講座第五講
“幸福家庭”心理健康講座開講啦~
網址: 青春期心理健康講座 http://www.u1s5d6.cn/newsview45113.html
推薦資訊
- 1發(fā)朋友圈對老公徹底失望的心情 12775
- 2BMI體重指數計算公式是什么 11235
- 3補腎吃什么 補腎最佳食物推薦 11199
- 4性生活姿勢有哪些 盤點夫妻性 10428
- 5BMI正常值范圍一般是多少? 10137
- 6在線基礎代謝率(BMR)計算 9652
- 7一邊做飯一邊躁狂怎么辦 9138
- 8從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9063
- 9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8613
- 10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7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