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1、補充維C,軟化血管
說到冬棗的菖養(yǎng)價值,有一個稱呼可以說是實至名歸:維生素C大補丸。
別看冬棗又小又圓,但就在冬棗圓滾滾的小身子里,維生素C含量高達243亳克/100克,差不多是蘋果的60倍,檸檬的10倍,獼猴桃的4倍,稱得上是水果中的維生素C之王。維生素C推薦攝入量為100毫克/天,只需吃一兩顆,人體一天所需的維生素C就不用愁了。
維生素C是人體需求量最大的營養(yǎng)素之一,能夠抗氧化,增加人體免疫力,改善鐵、鈣和葉酸的利用等。維生素C還可軟化血管、預防血壓、冠心病和動脈硬化,改善血脂、降膽固醇、降血壓。
2、解毒養(yǎng)肝冬棗味甘、性微溫,受益于肝、脾等臟器。能減輕各種化學藥物對肝臟的損害,所以慢性肝炎和早期肝硬化患者常吃冬棗,還可起到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
3、補中益氣,養(yǎng)血安神中醫(yī)認為,大棗性味甘溫,能補中益氣、養(yǎng)血安神、健脾養(yǎng)胃。病后體弱、貧血患者及冬季手腳冰涼的女性,都可以通過大棗調理身體!
4、美白、抗衰者現代研究表明,鮮棗含有多種功效成分,例如黃酮類和酚類化合物能清除自由基、延綬衰老;三萜類化合物可抑制癌細胞,提高免疫力。
冬棗可以淡化已形成的斑點及色素沉著也可以改善皮膚色澤,在臨床上常被用于美白。
5、防止便秘大棗中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對于改善腸道活動,防止便秘也有很大幫助。
民間亦有"每天吃棗,郎中少找"之說,因此在產棗季節(jié),不妨多吃些新鮮甜脆的鮮棗!
冬棗含有19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及較多的維生素A,可以養(yǎng)血、補腎、健脾。冬棗營養(yǎng)雖好,但多吃還是有副作用的。
一、冬的功效與作用1、解毒保肝因為冬棗中含有豐富的糖類、維生素C,以及環(huán)磷酸腺苷等,能減輕各種化學藥物對肝臟的損害,并能促進肝臟合成蛋白,増加血清白蛋白含量,調整白蛋白與球蛋白比例,降低血清谷丙轉氨酶水平等作用。慢性肝炎和早期肝硬化患者常吃冬棗,還可起到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
2、解酒良藥富含果糖和維生素C,是冬棗幫助解酒的秘訣,從古時候開始,果糖和維生素C就被當做解酒的良藥,而且冬棗里面有的澀味成分,就可以分解酒精,幫助人們頭痛清醒,從酒中醒來。
3、防治心血管病冬棗除了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和維生素P,還含有較多的維生素A、維生素E、鉀、鈉、鐵、銅等多種微量元素,對于健全毛細血管、維持血管壁的彈性,抗動脈粥樣硬化很有益;冬棗中還含有蘆丁成分,蘆丁是治療高血壓病的有效藥物,故對冠心病、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病癥的防治有很大的幫助!
4、調節(jié)免疫近代科學家還發(fā)現冬棗中含有較高的環(huán)磷酸腺苷(CAMP)等物質。CAMP是一種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質,參與人體內多種生理活動,可以調節(jié)免兔疫系統,具有增強心肌收縮力,保護冠狀動脈,降低膽固醇抑制癌細胞增殖的作用。
二、冬棗雖好,也不宜多吃哦 !
1、胃脹便秘、生痰生濕小腹脹滿、大便干燥的病人一定不要吃太多冬棗,因為經??忍担刂杏忻洕M感平時總感覺身體疲憊,食欲不振的病人,如果貪吃冬棗就會加重病情,同時還會出現寒熱口渴、胃脹等不良現象。因為大棗是屬于氣味甘、辛、熱的食品,患者食用后容易生痰生濕。
2、兒童齲齒、消化不良兒童不宜過量食用大棗。孩子大棗吃多了會怎么樣呢?ル科疾病專家指出,大棗黏膩,不容易消化,而兒童的脾胃功能非常弱,因此兒童過量食用后就會引起消化不良和食欲不振的現象。另外,大棗中的糖分含量很高,兒童過量食用后會引發(fā)齲齒定狀。
3、得胃結石若是經常空腹吃有可能得結石。冬棗皮薄質嫩、脆甜適口、鮮香多汁,果肉豐盈而飽滿,與牙齒相碰即碎,不待細嚼便在口中融化,那是對牙齒堅利的輕蔑,對味蕾的打擊,食后滿口甜香,回味悠長,讓人想食又不忍多食,怕暴殄了天物。
三、冬棗不能和什么一起吃
1、不宜和黃瓜或蘿ト一起食用。蘿ト會有抗熱血酸酶,黃瓜含有維生素分解酶,兩種成分都可破壞其紅棗的維生素。
2、不宜與維生素同時食用。棗中的維生素可使維生素k分解破壞,使治療作用降低。
3、不應和動物肝臟同時食用。動物的肝臟富含銅、鐵等元素,銅鐵離子極易使紅棗中的所含的維生素氧化而失去功效。
4、服用退熱藥時禁忌食用。服用退熱藥物同時食用含糖量高的食物紅棗容易形成不溶性的復合體,減少初期的吸收速度。大棗為含糖量高的食物,故禁忌食用。
5、服苦味健藥及驅風健藥時不應食用??辔都膀岋L健胃藥是靠藥物的苦味來刺激味覺器官,反射性地提高食物對中樞的興奮性,以幫助消化、增進食欲。
若服用以上藥物時用大棗,則明顯地影響藥物的療效。
6、食用冬棗后,不要馬上吃高蛋白食品。
吃棗之后不要馬上進食蛋白質高的食物,如海鮮和奶制品。因為維C會使這兩種食品中的蛋白質凝成塊不容易吸收,所以要在吃棗1~2個小時后,再吃高蛋白食品。
中醫(yī)上講,女性有躁郁不安、心神不寧等癥狀,可用適量百合、蓮子搭配紅棗調理。若與小米同煮,可更好地發(fā)揮紅棗安神的效用。4類人最好少吃
1、痰濕偏盛者
這樣的人常表現為舌苔厚膩、口甜或口中發(fā)堿、食欲不振。平時常感覺胃部脹滿,嚴重者會伴有頭暈、惡心、嘔吐、眼瞼及面部浮腫等癥狀。
大棗的滋膩之性,容易助濕,使得痰濕停留在體內難以清除,進而加重不適。偶爾吃一兩顆解解饞沒問題,但天天吃就不好了。
2、愛上火的人這類人體質偏熱,經常出現便秘、口臭、咽喉牙齦腫痛等上火癥狀;而大棗性味甘溫,偏于溫補,若大量食用,猶如火上澆油。
3、感冒初期患者感冒初期,入侵人體的風寒或者風熱之邪正盛,若此時食用大棗,其黏膩的性質常常會導致邪氣滯留,造成"閉門留寇”的后果,使得體內的病邪難以驅除,不利于恢復。
4、糖尿病患者大棗含糖量較多,會使糖尿病患者血糖增高,病情加重。因此,血糖高的人不宣多吃大棗。
正是鮮棗上市的時節(jié),每天吃上六七顆,比人參還養(yǎng)人。
營養(yǎng)雖豐富,也要適可而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