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家萬戶商城”通過公開新聞渠道收集、整理了快消行業(yè)相關資訊。
在消費者眼里,他們對于方便面的看法普遍是“廉價的應急代餐食品”。隨著人們的消費理念的換代升級,他們也越來越追求安全、健康,甚至有更多復雜的、個性化的需求,這是之前的方便面市場解決不了的。
因此,在2013年至2016年期間,方便面市場跌到低谷,連續(xù)四年銷量明顯下滑,以康師傅、統一、今麥郎等為主的方便食品品牌開始重新架構行業(yè)格局。
方便面市場回暖
雖然方便面市場一度冷淡,但根據世界方便面協會網站的數據顯示,中國方便面需求量自2017年起開始回升。
并且在尼爾森數據中可以看出今年上半年中國方便面市場銷售額同比增加7.5%的同時,整體銷量也同比增長1.4%。如此看來,方便面市場似乎找到了出路以應對消費者越來越多樣化的需求。
誰在消費方便面?
面對這場出彩的翻身仗,康師傅、統一、今麥郎方便食品品牌都將其歸功于高端面。
這一點從康師傅和統一的天貓旗艦店商品價格區(qū)間分布就可以得到認證。
的確,從數據層面上看是如此,但是只要深入了解背后的原因,就知道是因為方便面的市場定位從“好吃”向“吃好”轉變,這場創(chuàng)新革命擊中了消費者個性化和好奇心的內心需求,歸根到底,還是消費者復雜的、多樣化的需求在消費方便面。
案例分析
“吃好”的概念絕對不只是味道好,還包括安全、健康、營養(yǎng)等因素,方便面之所以有過低谷時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消費者對于方便面是“垃圾食品”的刻板印象使得它與消費者的追求健康消費理念背道而馳。
其實方便食品還是有很大的改進空間的,相信在社會越來越快的節(jié)奏,當代人飲食的不規(guī)律、懶得去飯店、疲于等待外賣的背景下,于是方便食品就成了最好的選擇。往健康、營養(yǎng)、好吃方向創(chuàng)新已經是行業(yè)共識,但是具體要如何發(fā)展,不妨參考一下以下幾個例子。
2008年,湯達人上市了,在那個年代,它與當時康師傅的“紅燒牛肉面”等主流方便面定位是截然不同的。湯達人是面對中產階級所設計研發(fā)出來的,并且在星巴克發(fā)放了240份調查問卷,在統一眼里,星巴克的消費者是未來的消費主力。調查顯示,對于當時方便面的各方面因素,他們對于面湯最不滿意,甚至在垃圾桶里被丟棄的都是湯。基于這個結果,統一開始了面湯的改革,才有了后來“好面湯決定,好湯在里面”的湯達人誕生。
2018,今麥郎正式引入“面館面”這個概念,在日本重磅推出“老范家面館面(以下簡稱:面館面)”,從名字上看就已經看出今麥郎在方便面創(chuàng)新上引起了行業(yè)轟動,今麥郎創(chuàng)始人將改變方便面的“代餐”印象,將慢慢使其成為正餐。首次采用了中國傳統蒸饅頭煮面條的蒸煮技術,使得面館面在3分鐘復水,而各方面體驗就猶如面館里現煮的面一樣。這款面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它顛覆了方便面油炸的概念,如果說改變面湯只是算改變了表面,那么非油炸就算真正改變了本。
自2017年統一宣布退出大陸方便面市場以來,就一直在布局“生活面”。近年,統一推出了一款統一Q小鮮冷鮮面,不僅摒棄了油炸面的工藝,取而代之的是用簡單原料制作而成的冷鮮面,并且還在湯包上也下了功夫,分為四小時功夫雞湯和咖喱海鮮濃湯兩個口味。因為原料簡單,所以保質期也很短,真正在追求產品的高端化和品質化。
總結
從當代大眾的消費理念來看,價格已經不是他們選購商品的第一要素,反而會愿意為健康、安全、營養(yǎng)等買單,這說明了新一代消費人群更注重生活,也更愿意為價值買單。所以,相信不用多久,方便面的格局就會發(fā)生天翻地覆的變化。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