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在于運動”,要說最方便的運動,應(yīng)該屬健步走了。走路容易,但要走出健身效果就不那么容易了。
比如您每天看的手機步數(shù),就可能在騙您。
如何走出最好的健身效果?快來了解其中的門道吧。
每天走幾步合適?主動走6000步
根據(jù)《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每天的活動量達到6000步,有益于保持身體健康。這6000步是指“主動”的身體活動,不包括無意的、零碎的、短暫的步數(shù)。
我們常用手機記錄步數(shù),但它的結(jié)果可能不是那么精準,不是“真正有效步數(shù)”。
因為手機記錄的步數(shù),主要來自手機或手環(huán)上的傳感器。只要手機或手環(huán)的位置變了、重心動了,也會誤算成步數(shù)。而且,經(jīng)常會把日常活動如去廁所、上車、做家務(wù)等走路步數(shù)計算在內(nèi)。
一般情況下,每日無意的、零碎的、短暫的步數(shù)合計大約在3000步左右。這些短暫的、強度很低的“走”雖然也有健康益處,但效果較差。
因此,如果是用手機或手環(huán)監(jiān)測自己每日步數(shù)的話,最好能達到每天10000步,其中6000步是真正有效的步數(shù),至少要達到中等強度的運動。
怎么算中等強度?一個簡單的判斷標準,是運動心率。
? 健康且體質(zhì)較好的,走路時心跳可以控制在每分鐘120~180次。
? 中老年或慢病人群,心跳大致控制在(170-年齡)~(180-年齡)。
怎么走更健康?做到3件事
1
分階段循序漸進
同樣的距離,跑步比走路的步數(shù)要少,但是跑步要有效得多,就是因為跑步的速度、心率和強度都高很多。
運動量和運動強度的增加,應(yīng)該循序漸進:
? 第一階段:堅持快走,試著提高速度。
? 第二階段:快走改為慢跑,試著連續(xù)慢跑3公里。
? 第三階段:爭取每周運動3~5天。
對于中老年朋友,可以先以6000步作為最低目標,如果體力和時間充足,再以10000步來要求自己。
2
運動方式多樣化
如果覺得單純走路或者跑步太枯燥,很難堅持下去,那也可以嘗試其他運動,同樣能達到強身健體的作用。
粗略地看,1000步運動量相當于——
? 中速(4公里/小時)走路/下樓:10分鐘
? 中慢速上樓:6分鐘
? 手洗衣服:9分鐘
? 掃地拖地:9分鐘
? 戶外帶孩子玩:8分鐘
? 騎自行車(12~16公里/小時):8分鐘
? 太極拳:8分鐘
? 乒乓球:8分鐘
? 廣場舞:5分鐘
? 健身操:7分鐘
可以根據(jù)習慣和愛好,選擇和疊加不同的運動,同樣可以達到每天6000步的健身效果。
3
運動量過大,可能傷關(guān)節(jié)
體重較重,或者有關(guān)節(jié)問題的、沒有運動基礎(chǔ)、體能較差的朋友,注意控制運動量。運動量過大,最常見的后果是出現(xiàn)明顯的肌肉酸痛,嚴重的還可能損傷關(guān)節(jié)。
來源:丁香家庭健康
晚報記者排憂解難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