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一日三餐吃出健康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一日三餐吃出健康

來源:泰然健康網 時間:2024年11月24日 09:28

每日飲食總原則:

有蔬菜

有肉

有豆

有菇

有雜糧

主食:

精白米

粗雜糧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每天食物種類應達到12種以上,每周達到25種以上

油:

成年人每天25~30克

鹽:

成年人每天<6克

奶、大豆及堅果類:

平均每天2種,每周5種以上

魚、蛋、畜禽肉:

平均每天3種以上,每周5種以上

蔬菜、菌藻及水果類:

平均每天4種以上,每周10種以上

谷類、薯類及雜豆類:

平均每天3種以上,每周5種以上

萬能搭配法則 ——五筐搭配法

所謂的五筐,就是把每日的蔬菜、水果、肉蛋水產豆、糧谷和奶類分別裝進五個籮筐里。每天就可以從這五個籮筐中挑選幾種食材出來進行搭配。

基礎公式是:42211,即4種蔬菜+2種糧谷+2種肉蛋水產豆+1水果+1奶類。

進階公式是:54321,即5種蔬菜+4種糧谷+3種肉蛋水產豆+2水果+1奶類。

這樣可以幫助大家在保證營養(yǎng)均衡的同時,每天都能攝入多種不同的食材。希望大家能夠在日常飲食中嘗試運用這個法則,實現(xiàn)合理飲食。

快捷實踐篇

早餐:

牛奶、雞蛋、小西紅柿、小黃瓜或生菜(快速簡單)

隨機加全麥面包或雜糧餅

按膳食指南要求,不加鹽或醬

全麥面包注意看標簽

雜糧餅可定期購買并儲存在冰箱里

午餐

麻辣燙(自制或在外就餐)

清湯水煮或芝麻醬

菜品選擇:茼蒿、小油菜等綠葉蔬菜加西蘭花、魚,不選魚丸或蟹棒,加豆腐

偶爾在家吃鹵牛肉加麻辣燙

晚餐:

根據膳食指南,補足缺失的營養(yǎng)素,一般是主食加紅薯,或主食加玉米

晚上吃主食有助于改善睡眠質量

中午吃主食可能會影響下午的精神狀態(tài)

堅果:

大杏仁、腰果或瓜子

運動:

選擇舒適的鞋子,方便日常走路和跑步

參與廣場舞或健身操,達到中等強度身體活動

每兩周登一次山

喝水:

每天八杯,每杯200毫升

使用熱水壺方便飲用,一天喝完一壺

膳食寶塔口訣

城市膳食偏營養(yǎng),膳食寶塔來幫忙;攝入種類分五層,層層都有建議量。 一層谷物和薯類,每天半斤到八兩;二層蔬菜和水果,各吃一斤較適當。 三層肉魚和蛋類,肉食不要超一兩;超量攝入易發(fā)胖,高脂高壓高血糖。 魚類食品少脂肪,建議攝入一二兩;雞蛋一個很適當,物美價廉可推廣。 奶類豆類為四層,奶或制品要六兩;豆類最好做 豆?jié){,至少一斤半以上。 五層一定要限量,鹽為六克油半兩;清淡膳食要提倡,多種疾病可預防。 飲水要達一千二,最好做成素菜湯;飯后運動六千步,吃動平衡身體壯。 膳食寶塔供參考,每天不必限此量;只要每周總控制,單頓多吃也無妨。 膳食種類多而廣,隨時要變新花樣;多吃蔬菜和粗糧,一生快樂又健康。

口訣解釋

城市居民膳食指南:

膳食寶塔是重要的參考,幫助我們合理攝入各類食物。

攝入的食物可分為五層,每層都有建議的攝入量。

第一層是谷物和薯類,每天的攝入量應在半斤至八兩之間。

第二層是蔬菜和水果,各自每天一斤左右較為適宜。

第三層是肉、魚和蛋類,肉類的攝入量不應超過一兩,過多攝入可能導致肥胖及三高問題。

魚類食品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建議每天攝入一二兩;雞蛋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每個雞蛋的營養(yǎng)價值很高,可以大力推廣。

第四層是奶類和豆類,每天建議攝入奶或奶制品六兩,豆類最好選擇豆?jié){,至少一斤半以上。

第五層是一定要限制的,鹽的攝入量應控制在六克以內,油脂的攝入量不應超過半兩。

飲食應以清淡為主,預防多種疾病的發(fā)生。

每天應至少飲水1200毫升,如果條件允許,可以嘗試素菜湯。

飯后進行6000步的運動,實現(xiàn)吃動平衡,使身體更強壯。

膳食寶塔只是一個參考,不必每天嚴格按照此標準進食。只要每周的總攝入量得到控制,偶爾多吃一些也沒有關系。

膳食種類越多、越廣,對健康越有益。隨時變換食物的花樣,能讓我們在一生中保持快樂和健康。

相關知識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幫您把好一日三餐營養(yǎng)關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發(fā)布——我國首次提出“東方健康膳食模式”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來了,就這么吃!
每天一個健康飲食小知識:中國居民膳食指南
一文讀懂《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引領健康飲食新潮流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6大建議要牢記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發(fā)布——吃動平衡 科學減重
2022年新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發(fā)布:鹽削了補鈣方面增強了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科學研究報告(2021)》正式發(fā)布(附簡本全文)

網址: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一日三餐吃出健康 http://www.u1s5d6.cn/newsview52074.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