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不知道的德昂族民俗與風情
德昂族是中國眾多的少數(shù)民族之一,在哪里有著最純樸的人民,和具有民族特色的傳統(tǒng)文化。德昂族的傳統(tǒng)文化都是當?shù)厝嗣裢ㄟ^自身的智慧和勤勞積累而成,那么,對于德昂族的民俗與風情你了解多少呢?下面的德昂族文化為您帶...
德昂族是中國眾多的少數(shù)民族之一,在哪里有著最純樸的人民,和具有民族特色的傳統(tǒng)文化。德昂族的傳統(tǒng)文化都是當?shù)厝嗣裢ㄟ^自身的智慧和勤勞積累而成,那么,對于德昂族的民俗與風情你了解多少呢?下面的德昂族文化為您帶來更多內(nèi)容,一起來看看吧。
德昂族,有人口15462人。主要散居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的潞西縣和臨滄地區(qū)鎮(zhèn)康縣,其他分布在盈江、瑞麗、隴川、保山、梁河、龍陵、耿馬等縣。與傣、景頗、傈僳、佤、漢等民族交錯而居。德昂族是西南邊疆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淵源于古代的“濮人”。史書中的記載的“茫蠻部落”是德昂族的先民。新中國成立后稱崩龍族,1985年,根據(jù)本民族的意愿,改名為德昂族。
德昂族居住分散,并與社會發(fā)展階段各不相同的漢、傣、景頗、佤等民族雜居。因此,受這些民族影響,特別是受傣族的影響較深,其宗教信仰、生活習俗,基本與傣族相同。德昂族喜吃酸辣,嗜喝濃茶,亦善于種茶,幾乎每戶都栽種茶樹,素有“古老茶農(nóng)”之稱。擅長編制竹器和草排(用野生茅草加工成蓋房頂材料)和收集野生植物。制造銀器是德昂族的傳統(tǒng)工藝,在鄰近各族中很有聲譽。
德昂族有自己的語言,屬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佤昂語支。有三種方言,不少人通曉傣語、漢語或景頗語。民族淵源德昂族是保山、臨滄、德宏一帶最古老居民之一。德昂族的先民是濮人的一部分,最初居住在壩區(qū)和山區(qū),農(nóng)業(yè)和手工業(yè)都比較發(fā)展。至今潞西縣芒市河邊及軒崗壩等地,均有德昂族村落遺址。
據(jù)傣族父老相傳,遮放壩區(qū)的許多水田都是德昂族開墾的,到元末明初德昂族才被迫遷入山區(qū)。在今德宏州高黎貢山西部的群山中,有許多引人注目的歷史遺跡,如瑞麗縣孟修寨旁的古佛塔,南津里附近的石鋪村道,以及山區(qū)發(fā)現(xiàn)的大片古茶林等,據(jù)說都是德昂族先人留下的遺跡??梢姷掳鹤迨枪糯丝谳^多,經(jīng)濟較發(fā)達的民族。后來,由于各種原因,德昂族的地位急劇下降,人口越來越少,降為德宏地區(qū)受剝削壓迫最深、地位最低的民族。
居室文化
德昂人的住房普遍為干欄式建筑,有較高的建筑水平。住房的主要材料是竹子和木材,屋脊之上還裝飾有草制飾物,更是別有風趣。集體竹房建筑在本世紀三四十年代,德昂地區(qū)仍保留父系大家族,同一父系祖先的有血緣關系的后代共同居住在一所大房子內(nèi)。集體生產(chǎn),共同消費。
解放以后保存下來的最大一幢房子,長達50米,寬約15米,面積達750平米,一般大房子面積也在四五百平米左右。大家族逐步解體以后,有血緣關系以及沒有血緣關系的小家族還有共住一所大房子的習慣,只是在經(jīng)濟生活方面是各自獨立的。
個體家庭住房個體家庭的民居多為竹木結構、歇山式草頂?shù)母蓹诮ㄖ?,平面多為長方形,但也有平面為半圓形,歇山式草頂呈弧形的,別有風格。干欄式民居上層住人,下層作畜廄,有主副兩座樓梯。歇山式草頂為圓弧形的民居,當?shù)赜址Q“氈帽形”,風格粗獷。民居構架為穿斗式木梁柱,樓面、隔間均用竹片或木板鋪設。
山寨茶香
茶葉是德昂族的命脈,
有德昂人的地方就有茶山,
神奇的《古歌》代代相傳,
德昂人身上飄著茶葉的芳香。
這是德昂人傳唱已久的古歌。
茶,是德昂族最重要的飲料。尤其是成年男子和中老年婦女,幾乎一日不可無茶,而且好飲濃茶。他們喝茶時,常常將一大把茶葉放入一個小茶罐里加水少許煎煮,待茶呈深咖啡色時,將茶水倒在小茶盅里飲用。由于這種茶非常濃厚,所以一般人喝了極易興奮,夜晚會徹夜難眠。而德昂人因經(jīng)常飲用,卻喝上了癮,只要一日不喝,便會手腳酸軟,四肢無力。
你可能也喜歡:
古老的德昂族文化“古茶新香”
基諾族火把節(jié)是什么時候?
傈僳族傳統(tǒng)體育活動“傈僳族弓弩”
頗具特色的傈僳族婚俗文化
相反,如果在勞累之時煮一罐濃茶,喝上幾口,便立馬兒神清氣爽。茶,在德昂人的生活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德昂人講究“茶到意到”,賓客臨門,必先煨茶相待;走親訪友和托媒求婚時,必以茶為見面禮;若有喜事需邀請親朋光臨,一小包扎有紅十字線的茶葉便成了“請柬”;如兩人產(chǎn)生矛盾時,有過失的一方只要送一包茶,就可求得對方的諒解??梢姡璧淖饔檬瞧渌X物無法替代的。
由于茶葉的這種特殊地位和作用,致使茶葉的消費量很大,因此德昂人家家戶戶都習慣在房前屋后、村頭寨邊栽上一片片茶樹。不僅解決了他們?nèi)粘o嬘弥?,而且還是一項很好的經(jīng)濟來源。長期以來,德昂人積累了開荒種茶的經(jīng)驗,被周圍的民族稱為“古老的茶農(nóng)”。
冠蓋式住房
和南方許多民族一樣,德昂族喜居干欄式竹樓。這種竹樓多用木料做主要的框架,其它部分,如椽子、樓板、曬臺、圍壁、門、樓梯等均用竹子為原料,房頂則覆蓋茅草。
德昂族的竹樓多依山而建,坐西向東。主要有正方形和長方形兩種形式。比較典型而普遍的是以德宏地區(qū)為代表的一戶一院式的正方形竹樓。這種竹樓分主樓和附房兩部分。主樓呈正方形,樓上住人,分為臥室和客廳,供全家人起居、會客和存放糧食、雜物之用;樓下圈養(yǎng)牲畜。附房多建在主樓的一側,用作堆放柴草及安置舂米的腳碓。
這種竹樓外形別致,美觀大方,據(jù)說很像古代中原地區(qū)儒生的巾帽。關于它的來源,德昂族民間還流傳著這樣一個動人故事:諸葛亮當年率兵南征,來到德昂山寨,有一天突遭襲擊,受傷遇險,幸得勇敢善良的德昂姑娘阿諾相救,才得以化險為夷,轉危為安。在短暫的接觸中,二人產(chǎn)生了感情。
當重任在肩的諸葛亮不得不辭別心上人的時候,便將自己的帽子留給阿諾作為信物。癡情的阿諾苦盼18年,等來的卻是心上人的失去的消息。從此心碎腸斷的阿諾不吃不睡,每天呆立村頭,望著心上人東去的路。到第33天,突然雷電交加,大雨傾盆。雨過天晴之后,阿諾不見了。而她站立的地方卻出現(xiàn)了同諸葛亮的帽子一模一樣的房子,這就是德昂人后來居住的竹樓。
篾箍繞裙腰
德昂族的服飾,具有濃厚的民族色彩。男子多穿藍、黑色大襟上衣和寬而短的褲子,裹黑、白布頭巾,巾的兩端飾以彩色絨球。婦女多穿藏青色或黑色的對襟短上衣和長裙,用黑布包頭,上衣襟邊鑲兩道紅布條,用四五對大方塊銀牌為鈕扣,長裙上織有彩色的橫條紋。青年人不論男女均喜歡佩戴銀項圈、耳筒、耳墜等首飾。
在德昂族的服飾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婦女身上的腰箍。按德昂人的習慣,姑娘成年后,都要在腰部佩戴上數(shù)個、甚至數(shù)十個腰箍。腰箍大多用藤蔑編成,也有的前半部分是藤蔑,后半部分是螺旋形的銀絲。藤圈寬窄粗細不一,多漆成紅、黑、綠等色。
有的上面還刻有各種花紋圖案或包上銀皮、鋁皮。這一獨特的習俗是唐代德昂族先民——茫人部落以“藤篾纏腰”為飾習俗的延續(xù)。其來歷,傳說德昂族的祖先是從葫蘆里出來的,剛出來的時候,男人們都長得一模一樣,女人到處亂飛,后來天神利用智慧將男子的容貌區(qū)分開來。男人們?yōu)榱怂┳∨耍陀锰倜锞幊扇⑺齻兲鬃?,女人們再也飛不動了,只好同男人生活在一起?,F(xiàn)在的腰箍,就是由那時的篾圈發(fā)展而來的。
從這個神話可以看出,腰箍的起源有一定的功利目的,但隨著歷史的發(fā)展,這種象征意義失去了,腰箍變成了一種裝飾品,成了一種美的標志。德昂族認為,姑娘身上佩戴的“腰箍”越多,做得越精致,越說明她聰明能干、心靈手巧。因此,成年婦女都佩帶腰箍并以多為榮。青年男女在戀愛期間,小伙子為了博得姑娘的愛,也往往費盡心機,精心制作刻有動植物圖案花紋的藤蔑腰箍,送給自己心愛的姑娘,于是腰箍又成了她們愛情的信物。
此外,在德昂族的飾品中,五彩斑斕的絨球也頗具特點。男子包頭巾的兩端、胸前,婦女衣服的下擺、項圈上,男女青年的耳墜上和筒帕的四周都裝飾有彩色的絨球。這些絨球如同朵朵鮮花開放在他們的胸前和項頸間,鮮艷奪目,別具一格。過去,德昂族還有漆齒紋身之俗。一般在手臂,大小腿和胸部刺以虎、鹿、馬、花草等動植物圖案或傣文經(jīng)咒。
獨特的“潑水節(jié)”
德昂族人民普遍信奉小乘佛教。每年除過“進洼”(關門節(jié))、“出洼”(開門節(jié))外,還要歡度潑水節(jié)。潑水節(jié)與傣族的潑水節(jié)又相似又不同,多在公歷4月中旬左右舉行。臨近節(jié)日,人們忙著制新衣,做米粑,制好水龍、水桶等潑水工具。老年信徒們齊集佛寺,搭建潑水節(jié)時為釋迦牟尼雕像洗塵的小屋、架好水龍。水龍是由一根粗木頭雕鑿而成,長約四五米,彩繪一新,上有槽口。
潑水時,姑娘提桶端盆,把吉祥之水倒入槽中,流向小屋的的佛像,為佛洗塵。然后,由德高望重的長者手持鮮花,蘸水輕輕地灑向周圍的人群,向大家祝福,祝賀新年的開始。這時,人們開始興奮起來,紛紛互相祝賀新年,年輕人將水桶高高舉頭頂,將水滴灑在老年人的手上,祝愿人們生活快樂、健康長壽。老人們則伸出雙手,將水棒在手中,口念祝詞,為年輕人道喜、祝福。這種儀式之后,人們便以象腳鼓為前導,排成長隊,擁向泉邊、河畔,唱歌、跳舞,互相追逐、潑水。
你可能也喜歡:
盤點:傈僳族節(jié)日大全與習俗
解惑:傈僳族女性服飾的難點與創(chuàng)新
獨具民族特色的傈僳族傳統(tǒng)民居
傈僳族澡堂會的由來與文化特色
潑水節(jié)既是德昂族人民歡渡新年的典禮,又是男女青年談情說愛,尋找心上人的好時機。但與傣族的“丟包”不同,德昂族流行一種贈竹籃子,并乘夜深人靜串姑娘時,將籃子分別送給自己所中意的姑娘,最漂亮的那只,要送給自己最喜愛的姑娘,以此表達自己的愛意,試探對方的反應。因此,這時每個姑娘往往都能收到好幾個竹籃,然而姑娘究竟鐘情于誰呢?這就要看潑水節(jié)那天姑娘背的是誰送她的那只竹籃了。
到了這一天,姑娘們?nèi)巳硕急成狭艘粋€精致美觀的竹籃,但究竟是誰的呢?這下可忙壞了小伙子們,他們睜圓雙眼,緊盯著姑娘們身上的竹籃,仔細辨認著心上人所背的是否是自己送給她的那只竹籃。對對情人相遇后,便互相盡情地潑水,嬉戲,以表達自己激動、喜悅的心情。潑水節(jié)上德昂族婦女往水龍頭里倒吉祥水
節(jié)日風情
德昂族的民族節(jié)日別具特色,是德昂族文化的綜合展現(xiàn),其中傳統(tǒng)節(jié)日以采花節(jié)為代表,德昂族還有很多宗教節(jié)日。此外,德昂族的風情也饒有情趣,是理解其精神文化的一面鏡子。
傳統(tǒng)節(jié)日
你在德昂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中,以采花節(jié)最為熱鬧。云南省潞西縣三臺山一帶的德昂族,在清明日過采花節(jié)。節(jié)日清早男女老少便挎籃背包,帶著樂器上山了,一路歌舞歡笑,與春天的氣氛和諧相融。滿山的鮮花五彩繽紛,滿山的笑語歡樂動人。休息時,青年男女敲起腳鼓,載歌載舞。人在林?;▍仓?,自然的美使人美得自然,一切都顯得那樣直樸真誠,純潔無邪。沒有身臨其境的感受,很難體驗到那種脫凡超俗、心靈凈化的歡快。
下山時,人們的提籃和挎包中裝滿芬芳的鮮花。回到寨中,各家都用鮮花裝點房舍,屋里屋外,花香襲人;整個村寨,花團錦簇。說實在的,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們,很難有這種“奢侈”的享受。采花節(jié)當天,親友拜訪時要互贈鮮花,表達友誼與祝福。情侶間相互送的花,那寓意就更濃更深了:愿愛情象鮮花般美麗,愿生活象鮮花般芳香;花香從山上飄到山下,幸福從我家傳到千家。
宗教節(jié)日
“賧佛節(jié)”“賧”是祭獻、禮佛、施舍的意思。節(jié)期傳承文學故事及天文歷法、醫(yī)學知識等。節(jié)日里各村寨佛寺中的佛爺、和尚相互邀請對方到自己寺中誦經(jīng),加強交流與聯(lián)系。民間舉辦大型“趕擺”(集市)活動,夜晚燃放煙花爆竹和孔明燈,還有賽鼓及歌舞娛樂。
關門節(jié)
“關門節(jié)”,又稱“進洼節(jié)”,在傣歷每年九月十五日舉行,由此日開始的3個月是小乘佛教的安居齋戒期。佛徒不得外出游蕩,僧侶在寺中凈居修學,接受供養(yǎng);信眾到佛寺靜坐參佛,聽佛爺講經(jīng)說法。傣歷九月十五日相當于農(nóng)歷芒種日,正是傣族地區(qū)的雨季,民間停止娛樂,集中精力忙生產(chǎn)。
開門節(jié)
“開門節(jié)”,又稱“出洼節(jié)”,時在傣歷十二月十五日,是關門節(jié)齋戒期滿的日子。傳說這天是佛到西天講經(jīng)3個月重返人間的喜日,所以各村寨要舉行盛大慶祝。人們除到佛寺賧佛及懺悔外,主要是盡情歡樂。因為農(nóng)忙已過,所以民間探親訪友的、年輕人談情說愛的、游山玩水的、訂婚娶親的都重新熱鬧起來。
文章來自♂星座網(wǎng)♂,未經(jīng)同意♂不得♂轉載!
相關知識
德昂族的民族風俗(德昂族的民族風俗有什么) 愛問知識人
德昂族的風俗
德昂族風俗習慣
德昂族的風俗禁忌有什么
德昂族的文化習俗
德昂族飲食習俗
德昂族食俗
德昂族文化
德昂族簡介.ppt
德昂族與他們的普洱“酸茶”
網(wǎng)址: 你所不知道的德昂族民俗與風情 http://www.u1s5d6.cn/newsview523327.html
推薦資訊
- 1發(fā)朋友圈對老公徹底失望的心情 12775
- 2BMI體重指數(shù)計算公式是什么 11235
- 3補腎吃什么 補腎最佳食物推薦 11199
- 4性生活姿勢有哪些 盤點夫妻性 10425
- 5BMI正常值范圍一般是多少? 10137
- 6在線基礎代謝率(BMR)計算 9652
- 7一邊做飯一邊躁狂怎么辦 9138
- 8從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9063
- 9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8613
- 10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7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