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勒(Ocimum basilicum)和荊芥(Nepeta cataria)都是唇形科的芳香植物,芳香油成分的含量都比較高,其提取物均可做調香原料,用于化妝品、香皂、食用香精等,尤其是羅勒的栽培、產量、用途更廣一些。羅勒可能原產于非洲或西亞,但很早就傳入我國,栽培歷史非常久,甚至有逸為野生的;而荊芥是我國原產種,在東部、西南、西北地區(qū)廣泛野生。
羅勒的英文名是“basil”,意大利菜所用的羅勒,通常就是羅勒這個種下的品種,最常用的是所謂的“sweet basil”,或稱“Genovese basil”,著名的pesto(香蒜醬)就是用大蒜、羅勒(好像還要加松子)制成的。當然,也有同屬的灰羅勒Ocimum americanum、丁香羅勒Ocimum gratissimum等被用作調料,推測意大利菜可能也會用這兩種。
河南人所吃的“荊芥”(這里需要加引號),比如生吃涼拌的、在吃面時加的、甚至攤雞蛋吃的這個“荊芥”,其實是一個誤解,它實際上也是羅勒,只不過河南當?shù)厝朔Q它為“荊芥”(因為都有香味嘛)。我雖然是山東人,但小時候在河南長大,還親自種過所謂的“荊芥”,我愛人也是河南人,上大學之前我也以為河南當?shù)爻缘木褪乔G芥,但后來學了植物分類,才認識到那其實是羅勒。這一點我百分百打包票,沒錯,河南人吃的“荊芥”就是羅勒!只不過,用作食材的通常是葉子較小的疏柔毛羅勒Ocimum basilicum var. pilosum,葉子大的類型則用來驅蚊。
綜上,不考慮品種差異的話,意大利菜用的羅勒和河南人吃的“荊芥”是同一種植物。
羅勒(Ocimum basilicum)的不同栽培類型,河南當?shù)胤Q為“荊芥”
真正的 荊芥(Nepeta cataria)
真正的 藿香(Agastache rugosa),評論里有說上面荊芥圖是藿香的,所以添一藿香的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