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運動促進健康技術規(guī)范.docx

運動促進健康技術規(guī)范.docx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4年12月16日 15:58

運動促進健康技術規(guī)范范圍本標準規(guī)定了運動促進健康技術規(guī)范的術語和定義、服務流程及適宜技術,以實現(xiàn)運動促進健康的規(guī)范化管理。本標準適用于基層醫(yī)療衛(wèi)生機構提供國家基本公共衛(wèi)生服務項目時對居民運動健康管理的基本要求。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和肥胖人群的運動健康管理可參照使用。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所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DB34/T3171“體衛(wèi)結合”的健康促進服務規(guī)范國民體質測定標準手冊(成年人部分)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體力活動physicalactivity人體的能量消耗量高于在安靜狀態(tài)的能量消耗量的所有活動。運動exercise在體力活動中,有計劃、有意識地以維持和增強體適能為目的而進行的體力活動。個性化運動處方personalizationexerciseprescription以運動為目的,制定的符合個體當前體力活動水平、健康狀況、外部支撐條件的運動干預方案,包括制定運動目標、運動項目、運動計劃、運動風險防控、運動糾偏及運動注意事項等內容。運動意識培養(yǎng)方案exerciseconsciousnesstrainingprogram針對沒有運動意向的人群,以喚醒運動意識,培養(yǎng)運動意愿為目的,制定以健康宣教為主要內容的個性化運動處方。運動習慣育成方案exercisehabittrainingprogram針對有運動意向,無體力活動習慣的人群,以培養(yǎng)規(guī)律運動習慣為目的,制定以增加體力活動水平為主要內容的個性化運動處方。科學健身指導方案scientificfitnessinstructionprogram針對有運動意愿且有體力活動習慣的人群,制定以提高體質機能,促進全身各系統(tǒng)機能完善,提高免疫力和身心狀態(tài),最終實現(xiàn)預防慢病與亞健康狀態(tài)為目的;或制定以防控慢病與慢病進程,提高社會和生活的適應能力為目的的個性化運動處方的通稱。運動風險評估exerciseriskassessment在進行運動前,進行的心血管風險評估、心肺耐力評估、肌肉力量評估等評估的通稱。運動糾偏exercisecorrection通過問卷調查分析,對服務對象可能存在的運動強度過高、運動時間過長、運動項目不適宜等不科學運動方式的危害進行健康教育,并提供針對性的改善建議的通稱。服務流程流程圖運動促進健康服務流程圖見圖1。圖1運動促進健康服務流程圖流程圖說明健康信息采集基本信息采集詢問一般信息,填寫附錄A“基本信息表采集表”。健康問卷詢問最近1個月內體力活動習慣,填寫附錄B“健康問卷信息表”相應部分。詢問確診慢性疾病病史,填寫附錄B“健康問卷信息表”相應部分。詢問最近6個月內疾病癥狀,重點詢問常見慢性疾病的典型癥狀等,填寫附錄B“健康問卷信息表”相應部分。詢問是否存在運動禁忌、關節(jié)疼痛等癥狀,填寫附錄B“健康問卷信息表”相應部分。體質機能檢測檢測項目及檢測指標,應符合標準《“體衛(wèi)結合”的健康促進服務規(guī)范》4.2.2節(jié)。檢測方法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內容:——身體成分檢查:生物電阻抗法;——骨密度檢查:超聲透射法;——心血管功能檢查:橈動脈壓力波法;——動脈硬化度檢查:踝-臂脈搏波法;

——心肺耐力測試:F.C測試法。運動素質檢測運動素質檢測順序應根據(jù)運動強度由弱至強,檢測項目及檢測順序依次為:反應時(反應速度)、握力(骨骼肌力量)、閉目單腿站立(平衡協(xié)調性)、坐位體前屈(身體柔韌性)、肺活量(靜態(tài)肺功能)。運動素質檢測儀器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內容:——反映時:反應時測試儀。測量結果可精確到小數(shù)點后1位;——握力:握力計或握力測試儀。測量結果可精確到小數(shù)點后1位;——閉目單腿站立:閉目單腳站立測試儀,或秒表。測量結果可精確到小數(shù)點后1位;——坐位體前屈:坐位體前屈測試儀。測量結果可精確到小數(shù)點后1位;——肺活量:肺活量測試儀。測量結果可精確到小數(shù)點后1位。輔助檢查應符合標準《“體衛(wèi)結合”的健康促進服務規(guī)范》4.2.2節(jié)。健康狀態(tài)評估存在生活方式危險因素:——無體力活動習慣;——體力活動水平不達標;——存在不良生活姿勢。運動素質較差:運動素質測評結果存在單項或綜合評價為較差。心肺耐力較差:心肺耐力測試結果為較差。確診慢性疾病患者:既往已經(jīng)確診為患有慢性疾病患者。新發(fā)慢性疾病患者:本次發(fā)現(xiàn)血糖、血壓、或血脂高于正常值,或存在嚴重靶器官損傷,或通過評估存在高血壓、高血糖等疾病癥狀,需要進一步確診的人群。——靶器官損傷評價指標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指標:踝-臂指數(shù)(ABI);踝-臂脈搏波傳導速度(baPWV);心內膜下心肌活力率(SEVR);中心動脈壓(CAP)。運動風險評估:應結合當前生活方式危險因素、運動素質、心肺耐力、確診慢性疾病或新發(fā)慢性疾病,評估被測試者在從事運動時的運動損傷風險,給出運動風險評估等級和運動禁忌人群。分類干預指導根據(jù)健康狀態(tài)評估結果,將人群按照有無運動禁忌、新發(fā)慢性疾病、體力活動習慣、運動意愿劃分為不同干預對象,給出適宜的干預指導原則。分類干預指導流程如圖2所示。圖2分類干預指導流程隨訪與效果評價告知下一次隨訪時間。跟蹤方案執(zhí)行進度。評估干預方案執(zhí)行效果。根據(jù)干預方案執(zhí)行效果評價結果,優(yōu)化運動指導方案。適宜技術生活方式評估體力活動習慣評價通過問卷調查,計算每周各種強度體力活動總次數(shù)及總運動時間,評價個體每周體力活動習慣:——每周各種強度體力活動總次數(shù)≥3次,且每周運動有效時間≥90分鐘,記為有體力活動習慣?!粘<覄?,如做飯、掃地等不計入體力活動總次數(shù)與每周運動有效時間。體力活動水平評價個體體力活動水平評價量表見附錄C表C.1《個體體力活動水平評價量表》不良生活姿勢——連續(xù)靜坐,或伏案工作時間超過180分;——低頭做家務或玩手機等電子產品超過120分鐘。體質機能測評人體成分測評生物電阻抗(BIA)法——飯后2小時測試;——體重測量開始前,被測者需保持穩(wěn)定站立;——體成分測量時,保持雙臂微張,雙腿自然分開,雙腳站立在測量電極上并保持穩(wěn)定。體成分指標評價體重指數(shù)(BMI)評價標準應符合《中國成年人超重和肥胖癥預防與控制指南(2003年)》。體脂率——女性按年齡劃分,推薦體脂率正常參考區(qū)間:18-39歲:18%~28%40~59歲:20%~32%60~69歲:22%~34%——男性按年齡劃分,推薦體脂率正常參考區(qū)間:18-39歲:10%~20%40~59歲:11%~22%60~69歲:12%~24%肌肉量——女性按身高劃分,推薦肌肉量正常參考區(qū)間:身高110cm~150cm:31.9±2.8(kg)身高151cm~160cm:35.2±2.3(kg)身高161cm~210cm:39.5±3.0(kg)——男性按身高劃分,推薦肌肉量正常參考區(qū)間:身高110cm~160cm:42.5±4.0(kg)身高161cm~170cm:48.2±4.2(kg)身高171cm~210cm:54.4±5.0(kg)腰臀比腰臀比=腰圍(cm)/臀圍(cm),按照性別劃分推薦參考區(qū)間如下:女性:0.75~0.85男性:0.80~0.90體成分測量注意事項——體內裝有心臟起搏器、支架等金屬裝置或電子類儀器設備時,禁止測量;——有嚴重腳氣患者禁止測量;——妊娠者不建議測量;——站立不穩(wěn)者不建議測量。骨密度測評超聲透射法——測量部位優(yōu)先選擇右足足跟部位;——超聲耦合劑均勻涂抹在足跟部位和超聲探頭部位;——測量環(huán)境溫度應保持在13℃~33℃;——測量過程請保持腿部姿勢不變。骨密度指標評價骨密度密度評價采用T-值和Z-值聯(lián)合評價方式:——T-值≥-1,且Z值≥0,骨質正常;——T-值≥-1,且Z值<0,骨質正常,但骨密度低于同齡人平均水平;——-1>T-值>-2.5,且Z值≥0,骨質少孔;——-1>T-值>-2.5,且Z值<0,骨質少孔,且骨密度低于同齡人平均水平;——T-值≤-2.5,且Z值≥0,骨質疏松;——T-值≤-2.5,且Z值<0,骨質疏松,且骨密度低于同齡人平均水平。骨密度測量注意事項——足部有嚴重傳染性皮膚疾病患者禁用;——足部有外部或內部損傷患者(如炎癥、創(chuàng)口等)禁用;——足部有鋼板、鋼釘?shù)戎踩胧结t(yī)療器械患者禁用。心血管功能測評橈動脈壓力波法——測量前請脫去外套、毛衣等較厚的衣服,裸露左上臂、腳踝或穿較薄的衣服進行測量;——兩次測量血壓相差大于等于10mmHg以上時,應測量三次取平均值,每次測量間隔應超過一分鐘。踝-臂脈搏波法——測量前請脫去外套、毛衣、棉褲等較厚的衣服,裸露上臂、腳踝或穿較薄的衣服進行測量;——兩次測量脈搏波穿相差大于等于0.5m/s以上時,應測量三次,并取平值作為最終結果。心血管功能指標評估踝-臂指數(shù)(ABI)評價方法:——0.49≥ABI>0,下肢可能有多處動脈阻塞存在;——0.79≥ABI≥0.5,下肢可能有至少一處動脈阻塞存在;——0.89≥ABI≥0.8,疑似下肢部血管阻塞存在;——0.99≥ABI≥0.9,疑似下肢部血管輕度阻塞存在;——1.39≥左下ABI≥1.0,下肢血管未見異常;——左下ABI≥1.4,下肢血管有疑似鈣化或管壁增厚。踝-臂脈搏波傳導速度(baPWV)評價方法:年齡≤50周歲——baPWV<14m/s,大動脈彈性未見異常;——16.8m/s>baPWV≥14m/s,大動脈彈性有一定衰退;——18.3m/s>baPWV≥16.8m/s,大動脈彈性有較大程度衰退;——21.1m/s>baPWV≥18.3m/s,大動脈功能衰退明顯;——baPWV≥21.1m/s,大動脈功能衰退明顯,可能發(fā)生器質性改變。年齡>50周歲——18.3m/s>baPWV≥16.8m/s,大動脈彈性有一定衰退;——21.1m/s>baPWV≥18.3m/s,大動脈彈性有較大程度衰退;——baPWV≥21.1m/s,大動脈功能衰退明顯,可能發(fā)生器質性改變。心內膜下心肌活力率(SEVR)評價方法:——SEVR>1.2,未見異常;——1.2≥SEVR>1.0,心臟儲備能量的能力降低,承受體力活動的能力下降;——1.0≥SEVR>0.9,心臟儲備能量的能力較低,承受體力活動的能力較差;——0.9≥SEVR>0.8,心肌缺血風險增加;——SEVR≤0.8,存在心肌缺血風險。中心動脈壓(CAP)評價方法:——CAP>120mmHg,左心室后負荷較大,長期易造成左心室肥大?!?20≥CAP>110mmHg,左心室后負荷增加,長期易造成左心室肥大。——110≥CAP>85mmHg,未見異常;——CAP≤85mmHg,左心室后負荷偏低,需進一步心功能檢測。心血管測量注意事項——妊娠者不建議測量;——測量前30分鐘內,請勿進食、吸煙、運動、入??;——測量前請靜坐或者平躺至少5分鐘;——心肌病、心肌炎、瓣膜病、心包炎、低/高鉀血癥、心室肥大、束支阻滯、預激綜合癥、自主神經(jīng)調節(jié)障礙患者不建議測量;——服用洋地黃、奎尼丁藥物患者不建議測量。心肺耐力測評臺階試驗方法推薦采用《國民體質測定標準手冊(成年人部分)》第14~16頁測量和評價方法。機械負荷功率車方法推薦采用次量級心肺耐力測試,一般測試流程如下:——測試前即刻測量測試體位下安靜心率(HRrest)和血壓(SBP、DBP);——受試者應熟悉測試設備,如使用功率車,受試者在功率車上應保持正確的姿勢,即身體直立、下肢在最大伸展位置時膝關節(jié)屈曲不超過25°,手應握在扶手的正確位置上;——運動測試開始前進行3分鐘熱身活動,使受試者適應第一級測試強度;——測試方案應由每2~3min一級到若干級,以及適宜的遞增負荷組成;——在每級測試中,至少在每一級第2和第3min末監(jiān)測2次心率。如心率>110次/min,在增加負荷前要達到穩(wěn)定心率(即,兩次心率相差不到5次/min);——在每一階段最后1min應使用主觀疲勞度表量表進行檢測,主觀疲勞度表量表見附錄C表C.2《主觀疲勞度量表》;——監(jiān)測并及時記錄受試者的表現(xiàn)和癥狀;——在受試者達到70%最大儲備心率,即(220-年齡-HRrest)*70%+HRrest,不能實施運動測試方案、出現(xiàn)不利體征或癥狀、受試者要求停止或出現(xiàn)緊急狀況時應終止試驗;——需完成下列任何一種形成的整理/恢復階段:(i)保持或低于運動測試方案第一階段的運動功率;(ii)如果受試者出現(xiàn)不適體征或緊急情況,應完成被動整理階段?!诨謴推?,所有生理觀察指標(如心率、血壓、、癥狀和體征)需要至少持續(xù)監(jiān)測5min,如果出現(xiàn)異常反應,應XX監(jiān)護期;持續(xù)進行低水平運動直到心率、血壓穩(wěn)定,但不要求達到運動前水平。最大攝氧量VO2max(ml/kg/min)評價標準見附錄C表C.3《不同年齡和性別的心肺耐力(VO2max)分級標準》。F.C評價標準見附錄C表C.4《不同年齡和性別的心肺耐力(F.C)分級標準》功率車測試注意事項——試驗前患者在起點旁座椅上休息至少10分鐘,核對有無禁忌癥;——檢查衣服鞋子是否舒適,不要穿連衣裙、太長的上衣、高跟鞋、拖鞋等。運動素質測評握力測量——受試者轉動握力計的握距調節(jié)鈕,調至適宜握距,然后用力手持握力計,身體直立,兩腳自然分開(同肩寬),兩臂自然下垂,開始測試時,用最大力緊握上下兩個握柄;——測評兩次,記錄最大值;——測量過程,禁止擺臂、下蹲或將握力計接觸身體。柔韌性測量——受試者坐在墊上,雙腿伸直,腳跟并攏,腳尖自然分開,全腳掌蹬在測試儀平板上,掌心向下,雙臂并攏平伸,上體前屈,用雙手中指指尖推動游標平滑前移,直至不能移動為止;——測評兩次,記錄最大值;——測試前,被測者應做準備活動,以防肌肉拉傷;——測試時,膝關節(jié)不得屈曲,不得有突然前振的動作。肺活量測量——測試時,受試者深吸氣至不能再吸氣,然后將嘴對準肺活量計口嘴做深呼氣,直至呼盡為止;——測評兩次,記錄最大值;——呼氣不可過猛,防止漏氣;——不得二次吸氣,不得導管朝上。平衡能力測量——測試時,受試者自然站立,支撐腳站立于測力XX間位置,另一只腳站立于周邊,雙手插腰,閉上雙眼,待穩(wěn)定后,抬起周邊腳。測評兩次,記錄最大值;——測試時,需有人看護,防止跌倒。反應能力測量——受試者中指按住啟動鍵,等待信號發(fā)出,當任意信號鍵發(fā)出信號時(聲、光同時發(fā)出),以最快速度去按該鍵;信號消失后,中指再次按住啟動鍵,等待下一個信號發(fā)出;——不得用力拍擊信號鍵、或采用兩手測量。運動素質評估單項運動素質5項測評數(shù)據(jù),分別為反應時、握力、閉目單腿站立、坐位體前屈、肺活量。結果對應《國民體質測定標準手冊(成年人部分)》相關數(shù)據(jù)得出相應5、4、3、2、1分。單項運動素質評價方法:主要評價項目評價內容評價方法反應時靈敏性根據(jù)當前單項測試得分,評價如下:5分——優(yōu)秀;4分——良好;3分——正常;2分——尚可;1分——較差。握力上肢力量閉眼單腳站立平衡性坐位體前屈柔韌性肺活量肺活量綜合運動素質所有5項測評滿分為25分,綜合運動素質評價方法:按照85%為優(yōu)秀,85~70%為良好,70~55%為正常,55~40%為尚可,40%以下為較差。綜合運動素質評價優(yōu)秀為21分以上;良好為20~17分;正常為16~14分;尚可為13~10分;較差為≤9分。注意事項——如測得分數(shù)較低,其結果不能與個人運動水平直接相關聯(lián),可能需要考慮更多的因素,如傷病情況等,使功能測評在傷病篩查及健康管理方面的功能得以實現(xiàn)?!缫蛐詣e或傷病原因,或無此運動習慣等原因未能進行全部5項測評,根據(jù)以上方式,按照完成項目滿分總分的百分數(shù)評價整體結論。新發(fā)疾病評估新發(fā)慢性疾病及疾病癥狀評價新發(fā)高血壓評價,參見《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新發(fā)糖尿病評價,參見《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新發(fā)高脂血癥,參加《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新發(f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參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嚴重靶器官損傷評價存在以下條件之一認定為嚴重靶器官損傷:——中心動脈壓(CAP)≥120mmHg;——心內膜下心肌活力率(SEVR)≤0.8;——踝臂指數(shù)(ABI)<0.5或≥1.4;——外周動脈脈搏波傳導速度(baPWV)≥21.1m/s。運動風險評估運動禁忌人群被測試者存在以下情況之一,不應推薦任何運動。——既往病史及基本體格檢查信息不完整,無法評估運動風險者;

——醫(yī)生曾經(jīng)告知患有心臟病并僅能參加醫(yī)生推薦的活動;

——處于急性炎癥發(fā)作、感染性疾病患者或懷孕時期;——存在骨骼關節(jié)疼痛,且運動會顯著加劇疼痛者;——患有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或心臟結構功能異常者;

——問卷調查臨床癥狀顯著者。運動風險等級圖3運動風險分層流程圖分類干預方案運動意識培養(yǎng)方案制定要求應以健康宣教為主。應幫助個體認知“運動-健康效益”,促進個體產生自我效能,喚醒個體運動意識。應通過多種渠道,包括電話隨訪、門診隨訪、可穿戴設備等方式,告知運動不足的健康危害和科學運動帶來的體適能改善和疾病防控效益。制定流程圖4運動意識培養(yǎng)方案制定流程應獲取個體當前主要的健康信息,評估個體健康問題或罹患疾病的風險,如“患有高血壓,有動脈硬化跡象,未來十年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等級為中?!?。應獲取個體運動習慣育成的影響因素,分析并確定當前的主要影響因素,如“我要上班,沒有時間運動”等。應告知運動不足的健康危害和科學運動的積極效益,如“持續(xù)從事每天3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可有效降低10mmHg血壓值,預防心血管事件”。應針對運動習慣育成的主要影響因素,開展個性化的運動宣教,強調減少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靜坐少動行為時間。應通過隨訪了解個體運動意識變化情況,并進一步勸說個體接受運動建議。運動習慣育成方案制定要求應制定鼓勵個體盡可能“動起來”的個性化運動處方。應設定干預目標,并努力幫助個體完成運動計劃。應鼓勵個體自我解放和提升自我效能,以促成個體養(yǎng)成規(guī)律的運動習慣。運動方案內容應充分滿足個體主訴及工作、生活環(huán)境條件。制定流程圖5運動習慣育成方案制定流程應通過問卷調查,獲取個體當前主要的健康信息,如“患有糖尿病,且存在膝關節(jié)炎”等。應通過問卷調查,獲取個體外部支撐條件和運動偏好,如“社區(qū)有健身步道”,“愿意嘗試保健操”。應評估個體可能存在的運動風險,如“糖尿病人群長時間運動可能會出現(xiàn)頭暈、心慌等低血糖癥狀”,“膝關節(jié)炎人群不適合長時間爬樓”等。應評估個體可能選擇的運動時間和頻次,建議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運動,如“每天上下班步行時間”等,原則上建議每周不少于3次。應推薦自主選擇的運動強度,但自主選擇強度不應高于理論運動強度,理論運動強度判定方法見附錄C表C.5《運動強度推薦量表》。應推薦自主選擇的運動方式,以需要最少技能或體適能的(如快走、慢跑等)非禁忌類運動項目為主。應鼓勵個體通過運動增加體力活動總量,原則上不設定活動總量目標值。應對嘗試運動的個體,給出運動風險防控措施,如“對于糖尿病患者,應避免長時間、高強度運動,同時建議外出運動時攜帶少量糖果以備不時之需”。科學健身指導方案制定要求應充分了解和滿足個體主訴。設定干預目標,協(xié)助個體兌現(xiàn)運動處方執(zhí)行承諾,維持自我效能,以促進個體實現(xiàn)更高的運動訴求,獲得自我滿足。應制定有針對性、可測性、可行性的運動處方,包括運動頻率(Frequency,F(xiàn))、運動強度(Intensity,I),運動時間(Time,T)、運動類型(Type,T),運動總量(Volume,V)和運動階段(Progression,P),簡稱FITT-VP原則。應加強刺激控制,強化契約精神,協(xié)助個體兌現(xiàn)運動處方執(zhí)行承諾。制定流程圖6科學健身方案制定流程應通過問卷調查,獲取個體當前主要的健康信息、個體運動習慣與主訴目標。應結合個體體力水平,評估個體當前所處運動階段,并確定下一階段運動總量?!\動階段一:當前體力活動總量不達標,推薦滿足其當前運動風險等級的最低達標體力活動量,推薦階段維持時間1個月?!\動階段二:當前體力活動總量達標,推薦滿足其當前運動風險等級的最高達標體力活動量,推薦階段維持時間3個月?!\動階段三:當前體力活動總量充分,推薦保持當前體力活動量,推薦階段維持時間6個月。應根據(jù)個體運動風險等級和體力活動水平,確定個體能夠從事的運動強度,運動強度推薦量表見附錄C表C.5《運動強度推薦量表》。應根據(jù)個體當前運動方式,并與個體充分溝通確定推薦的最佳運動項目,包括有氧運動和抗組運動。應根據(jù)個體下一階段目標運動總量,及已確定的運動強度和運動方式,與個體充分溝通確定適宜的運動頻次,并計算最佳運動時間?!看巫罴堰\動時間=推薦體力活動量÷有氧運動項目對應METS÷運動頻次。應給出可能的運動風險防控措施和運動糾偏建議。運動風險防控及運動糾偏通用安全原則——執(zhí)行運動處方,需循序漸進,不可急于求成;——從最簡單的運動開始,逐漸增加運動強度、頻率、時間,以減少受傷或是劇烈運動所產生的不適感;——運動前進行充分的動態(tài)拉伸等熱身運動,運動后進行有效的靜態(tài)拉伸等整理放松運動;——運動過程有任何不適感覺,及時終止執(zhí)行個性化運動處方,如癥狀未能緩解,盡快尋求幫助或及時就診就醫(yī)。心血管疾病——運動過程中,若出現(xiàn)乏力、頭暈、心慌、胸悶、虛汗及其他不適癥狀,立即停止運動,原地休息;——避免屏氣用力動作,避免大幅度、長時間腰低頭動作;——避免快速身體姿態(tài)變化;——避免在寒冷的環(huán)境中運動,運動后不要馬上淋浴,以防誘發(fā)心血管事件;——戶外運動隨身攜帶病情卡,方便在緊急情況下采用合適的救治方式。高血壓——不宜晨練;——避免屏氣用力動作;——避免大幅度、長時間的彎腰低頭動作;——避免快速的身體姿態(tài)變化。糖尿病——不宜空腹鍛煉,在餐后2小時左右活動為宜;——運動必須配合飲食調整,應注意避開藥物作用的高峰期(剛服用過藥物或剛注射過胰島素),以免發(fā)生低血糖事件;——戶外運動時,可隨身攜帶巧克力,水果糖、奶糖等,如出現(xiàn)頭暈等低血糖現(xiàn)象,可適量補充些糖類食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戶外運動場所可選擇空氣清新的公園或小區(qū),避免在灰塵較大的馬路附近運動。骨質疏松癥——避免高沖擊運動如跑步、跳繩;——戶外運選擇平坦道路、室內運動鋪上防滑墊,防止因摔倒造成骨折。下肢關節(jié)疾病——避免爬山、爬樓梯、跳躍、深蹲等運動;——生活中避免長時間保持站立或坐臥等姿勢。執(zhí)行、監(jiān)督和評價干預方案執(zhí)行可采用以下三種不同的方法執(zhí)行:

——在心血管醫(yī)師、運動醫(yī)學醫(yī)師和康復專業(yè)人員監(jiān)督指導下執(zhí)行;

——在自我監(jiān)督下執(zhí)行醫(yī)學監(jiān)督運動方案和運動處方;

——在社區(qū)衛(wèi)生機構指導下執(zhí)行醫(yī)學監(jiān)督運動方案和運動處方。干預方案監(jiān)督干預方案執(zhí)行進展速度取決于個體的健康意識、健康狀況、運動耐受力。在發(fā)布運動干預方案后,定期了解、跟進用戶運動情況和身體情況,方便及時做出調整,防止運動意外發(fā)生?!槍Ω呶H巳海簯獙崟r監(jiān)測運動者的心率、運動強度、運動量,嚴密觀察評估中的心血管反應和開始試驗劑量是否的心血管反應,這是開始運動的關鍵時期,沒有運動負荷的心血管反應?!槍χ?、低危人群:一般在發(fā)布運動運動干預方案15天內,通過電話、郵件等方式,調查用戶執(zhí)行方案的主觀感受,及難易程度,在不產生運動損傷風險前提下,鼓勵用戶完成運動干預方案。干預效果評價客觀評價指標以下指標之一改善,表明個體通過運動干預方案,獲得了良好的健康效益:——運動素質提升,綜合等分及評價等級提升;——心肺耐力提升,心肺耐力等級提升;——糖脂代謝指標有所改善,如肥胖人群體脂率降低、高血糖人群血糖降低、血脂異常人群血脂指標改善等;——心血管危險降低,運動風險分層降低、SVER提升0.1單位,CAP改善5mmHg,ABI改善0.1單位,baPWV改善0.5m/s等。主觀評價指標以下指標之一改善,表明個體通過運動干預方案,獲得了良好的健康效益:——體力活動水平明顯增加,養(yǎng)成了規(guī)律運動習慣;——睡眠改善;——自我滿足或獲得感增加等。依從性評價評價方式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內容:——通過智能劃船器、跑步機等方式,記錄每個階段處方執(zhí)行進展,處方完成天數(shù)滿足80%,記為依從性良好;——采用手表、手機APP等可穿戴式設備,記錄每個階段處方執(zhí)行進展,處方完成天數(shù)滿足80%,記為依從性良好;——通過移動終端反饋問卷,定期調查記錄每個階段處方執(zhí)行進展,處方完成天數(shù)滿足80%,記為依從性良好;

附錄A(規(guī)范性附錄)A.1基本信息采集表基本信息采集表A.1。表A.1基本信息采集表姓名:檔案編號:□□□□-□□□□□□性別0未說明性別1男2女□出生年月□□□□-□□-□□身份證號工作單位本人電話家屬姓名聯(lián)系人電話QQ號微信號電子電子郵箱常住類型1戶籍2非戶籍□民族1漢族2少數(shù)民族□住址所屬機構名稱所屬機構編號文化程度1小學及以下2初中3高中/技校/中專4大專/本科5研究生6不詳□職業(yè)1國家機關、黨群組織、企業(yè)、事業(yè)單位負責人2專業(yè)技術人員3辦事人員和有關人員4商業(yè)、服務業(yè)人員5農、林、牧、漁、水利業(yè)生產人員6生產運輸設備操作人員及有關人員7軍人8不便分類的其他從業(yè)人員□婚姻狀況1未婚2已婚3喪偶4未說明婚姻狀況□醫(yī)療費用支付方式1城鎮(zhèn)職工基本醫(yī)療保險2城鎮(zhèn)居民基本醫(yī)療保險3新型農村合作醫(yī)療4貧困救助5商業(yè)醫(yī)療保險6全公費7全自費8其他□既往史1無2高血壓3糖尿病4冠心病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6腫瘤7腦卒中8重性精神疾病9結核病10肝炎11其他法定傳染病12職業(yè)病13其他□確診時間年月/□確診時間年月/□確診時間年月□確診時間年月/□確診時間年月/□確診時間年月具體說明:遺傳病史1無2有:疾病名稱□家族史父親□/□/□/□/□/□母親□/□/□/□/□/□兄弟姐妹□/□/□/□/□/□1無2高血壓3糖尿病4冠心病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6惡性腫瘤7腦卒中8重性精神疾病9結核病10肝炎11先天畸形12其他□A.2基本信息采集表填寫說明A.2.1本表用于服務對象首次建立檔案時填寫。如居民的基本信息由變動,紙質檔案可在原條目出修改,并注明修改時間,電子檔案直接在系統(tǒng)中進行修改。A.2.2出生日期:根據(jù)居民身份證的出生日期,按照年(4位)、月(2位)、日(2位)順序填寫,如:19750101。A.2.3身份證號:最后一位為字母的需大寫。A.2.4工作單位:應填寫目前(或退休前)工作單位。無業(yè)或下崗待業(yè)需具體注明。A.2.5家屬姓名:優(yōu)先選擇伴侶、父母、子女姓名,如無,則填寫與建檔對象關系親密的其他親友。A.2.6聯(lián)系人電話:建檔對象本人或家屬聯(lián)系電話。A.2.7民族:少數(shù)民族應填寫全稱,如回族、藏族等。A.2.8住址:建檔對象當前家庭住址,具體到門牌號。A.2.9所屬機構名稱:A.2.10所屬機構編號:A.2.11既往史:填寫現(xiàn)在和過去罹患的疾病,包括建檔時還未治愈的慢性病或某些反復發(fā)作的疾病,并寫明確診時間;如有職業(yè)病,請在具體說明中填寫具體名稱;如有腫瘤,請在具體說明中寫明是否是惡性腫瘤,以及部位和疾病名稱??梢远噙x。A.2.12家族史:指直系親屬(父親、母親、兄弟姐妹)中是否患有過所列出的具有遺傳性或遺傳傾向的疾病或癥狀。有則選擇具體疾病名稱對應的編號的數(shù)字,可以多選。沒有列出的請在“其他”中寫明。

附錄B(規(guī)范性附錄)B.1健康問卷信息表健康問卷信息表B.1。表B.1健康問卷信息表姓名:檔案編號:□□□□-□□□□□□第一部分:體力活動調查問卷請考慮最近1個月內您所進行的所有劇烈活動。劇烈體力活動指非常費力的活動,并使您的呼吸比平時費力得多。僅考慮那些一次至少堅持10分鐘的體力活動。1.在最近1個月內,您做劇烈體力活動,如舉重、挖掘、健美操或快速騎車有幾天?

______天/周□無劇烈體力活動→跳至問題32.在上述天數(shù)的一天中您通常做劇烈體力活動的時間有多長?

______小時/天

______分鐘/天請考慮最近1個月內您所進行的所有中等強度活動。中等強度體力活動指中度費力的活動,并使您的呼吸比平時有所費力。僅考慮那些一次至少堅持10分鐘的體力活動。

3.在最近1個月內,您做中等強度體力活動,如攜帶輕負荷、正常速度騎車或網(wǎng)球雙打有幾天?不包括走路。

______天/周

□無中等強度體力活動→跳至問題5

4.在上述天數(shù)的一天中您通常做中等強度體力活動的時間有多長?

______小時/天

______分鐘/天請考慮最近1個月內您所進行的走路活動。包括工作中、家中、從一處去另一處,以及其他您僅為娛樂、體育活動、運動或休閑而做的步行。

5.在最近1個月內,您有幾天能至少有一次持續(xù)10分鐘的走路活動?

______天/周

□無走路→跳至問題7

6.在上述天數(shù)的一天中您通常走路的時間有多長?______小時/天

______分鐘/天7.最近1個月內每天的坐位、做站立時間。包括工作中和家中,工作過程中和休閑時間。這可能包括坐在桌前、訪友、閱讀,以及坐著或躺下看電視的時間。□經(jīng)常低頭做家務或伏案工作□長時間坐著或躺下看電視□經(jīng)常穿高跟鞋或背、抱小孩□長時間低頭玩手機等電子產品8.最近1個月內,如存在問題7中描述的問題,每天持續(xù)時間有多長?

______小時/天

______分鐘/天表B.1(續(xù))姓名:檔案編號:□□□□-□□□□□□第二部分:慢性疾病病史調查問卷1.您是否診斷為心血管疾病,包括冠心病、腦卒中、心力衰竭、周圍動脈疾???□是□否2.您是否診斷為肺部疾病,包括慢阻肺、哮喘、間質性肺疾病或囊性纖維化?□是□否3.您是否診斷為腎臟疾病,包括糖尿病腎病、腎功能衰竭、急性腎炎、慢性腎炎?□是□否4.您是否診斷為糖尿病?□1型□2型□否5.您是否曾診斷為血脂異常?□是□否6.您是否曾診斷為高血壓?□是□否7.您是否患有以下病理?(多選)

□低血糖□低血壓□貧血□痛風病□消化不良□輕/中度脂肪肝□重度脂肪肝第三部分:疾病癥狀調查問卷1.疼痛,包括胸部、頸部、下顎、上肢或其他代表缺血的部位不適?□是□否2.近6個月以來,您走路或者做家務時感覺眩暈或暈厥,或失去知覺?□是□否3.您是否存在腳踝水腫?□是□否4.您是否有過間歇性跛行?□是□否5.您是否有過正?;顒訒r異常乏力和氣短?□是□否6.您是否有過端坐呼吸困難或夜間陣發(fā)性呼吸困難?□是□否7.您是否有疑似低血壓癥狀,如直立性眩暈、四肢冷、心悸、呼吸困難?□是□否8.您是否存在“三多一少”等糖尿病癥狀?□是□否9.您是否存在心慌、顫抖、面色蒼白、頭暈、甚至驚厥、昏迷等低血糖癥狀?□是□否10.近一年您是否容易疲勞、容易感冒?□是□否11.近一年您是否平衡能力變差,且容易摔倒?□是□否12.近一年您是否明顯感覺容易忘事、反應遲緩或者出現(xiàn)睡眠障礙?□是□否表B.1(續(xù))姓名:檔案編號:□□□□-□□□□□□第四部分:運動禁忌與關節(jié)疼痛調查問卷1.醫(yī)生是否告訴過您患有心臟病并僅能參加醫(yī)生推薦的活動?□是□否2.當前有無限制體力活動的其他問題,如急性炎癥發(fā)作或懷孕等?□是□否3.您是否存在以下關節(jié)疼痛或骨骼類疾病?□腕關節(jié)痛/指關節(jié)痛□頸部酸痛/頸椎病□肩部酸痛/肩周炎□腰背酸痛/腰椎間盤突出□膝關節(jié)痛/膝關節(jié)骨刺□踝關節(jié)痛/跟骨骨刺如存在上述關節(jié)疼痛,您疼痛時的主觀感覺是?□劇烈疼痛,或者運動會加重疼痛(運動禁忌人群)□長期保持某一固定姿勢而造成的疼痛,改變姿勢能得到緩解(推薦運動干預方案)□不影響運動的輕微疼痛(推薦運動干預方案)

附錄C(資料性附錄)(推薦量表、相關知識與建議等)C.1個體體力活動水平評價量表個體體力活動水平評價量表見表C.1。表C.1個體體力活動水平評價量表分組評判標準(運動風險分層為:中、低危)評判標準(運動風險分層為:高危)充分滿足下述兩條標準中任何一條:1.每周重體力活動≥3天,且每周重體力活動水平≥1500MET-min/w。2.每周各類強度體力活動時間≥7天,且每周總體力活動水平≥3000MET-min/w。滿足下述兩條標準中任何一條:1.每周各類強度體力活動總次數(shù)≥5天。2.每周總體力活動水平≥900MET-min/w。中等滿足下述三條標準中任何一條:1.每周重體力活動≥3天,且每次重體力活動持續(xù)時間≥20min。2.每周中等強度體力活動和/或步行類活動≥5天,且每次活動持續(xù)時間≥30min。3.種強度的體力活動合計≥5天,且每周總體力活動水平≥600MET-min/w。滿足下述兩條標準中任何一條:1.每周各類強度體力活動總次數(shù)≥4天。2.每周總體力活動水平≥360MET-min/w。不足滿足下述兩條標準中任何一條:1.沒有報告任何活動。2.報告了一些活動,但是尚不滿足上述中、高分組標準。附表C.1使用說明:C.1.1本表用中每周體力活動

相關知識

【運動健康指導】考核規(guī)范
疾病預防與健康促進知識.docx
1.兒童健康檢查服務技術規(guī)范.docx
廣東省衛(wèi)生健康委辦公室關于印發(fā)廣東省婚前孕前保健技術服務規(guī)范的通知
促進醫(yī)療美容行業(yè)健康規(guī)范發(fā)展
健康職場:員工身心健康促進規(guī)劃.pptx
提升助產士技術操作技能 推動助產照護技術規(guī)范
心理健康防范知識培訓.docx
兒童青少年健康監(jiān)測技術規(guī)范.pdf
兒童健康檢查服務技術規(guī)范

網(wǎng)址: 運動促進健康技術規(guī)范.docx http://www.u1s5d6.cn/newsview572426.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