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昂族:產(chǎn)業(yè)扶貧結(jié)“實果”
6月19日,云南省芒市三臺山德昂族鄉(xiāng)出冬瓜村,德昂族織錦傳承人趙玉月在“德昂人家”民宿中 胡超 攝
◇村民們說不出澳大利亞在世界地圖上的位置,但價格較高、不愁銷路的澳洲堅果卻成了他們的“心頭好”
◇德昂族人口不多,但文化底蘊深厚,要讓世人走近大山里的德昂族,讓德昂族走向世界
“現(xiàn)在日子越過越好?!痹颇鲜〉潞曛菝⑹腥_山鄉(xiāng)出冬瓜村盧姐薩村民小組的趙翁畢如今很滿足。這些年他陸陸續(xù)續(xù)種了18畝澳洲堅果,還套種了西番蓮、菠蘿等熱帶水果。去年他家純收入近6萬元,早就脫了貧。
而過去,趙翁畢家只種有少量玉米、水稻。每年雨季,他都心中忐忑。下雨一旦引發(fā)山洪,山谷里的糧食來不及收,就被洪水沖走了。“我家的田被沖過好幾次,靠去親戚家借糧度日?!彼f。
“現(xiàn)在我再也不怕了。”趙翁畢指著遠處的一片堅果林說,自己之所以敢一口氣種這么多“洋堅果”,是因為政府鋪好了路。政府免費發(fā)苗,免費提供技術服務,還定下了每公斤6元的最低收購價。
三臺山鄉(xiāng)是我國唯一的德昂族鄉(xiāng)。德昂族源于古代的濮人,是中國西南邊疆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新中國成立前,由于長期受土司、地主壓迫,德昂族政治地位低下、生活極度貧困。新中國成立后,德昂族人民結(jié)束了千百年來受壓迫剝削的歷史,成為祖國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員。
如今,脫貧攻堅戰(zhàn)在三臺山鄉(xiāng)打響。當?shù)亓⒆銓嶋H,“產(chǎn)業(yè)扶貧”成果斐然。今年4月,德昂族已率先宣告“整族脫貧”。
“我們這兒該叫金子村”
時隔多年,出冬瓜村67歲的德昂族老人邵德富又重新拿起了竹弓。這種竹弓曾是他們祖祖輩輩用來狩獵的武器,但這次,他不是去打獵,而是用自制的泥球為彈藥,去驅(qū)趕堅果林里的小松鼠。
邵德富老兩口在山上種了十多畝澳洲堅果,這是三臺山鄉(xiāng)重點培育的扶貧產(chǎn)業(yè)。近年來,三臺山鄉(xiāng)種植澳洲堅果3.72萬畝,2018年產(chǎn)量294噸,收入823萬元。澳洲堅果已成為全鄉(xiāng)經(jīng)濟支柱產(chǎn)業(yè)。
澳洲堅果原產(chǎn)自澳大利亞,德宏的亞熱帶氣候十分適宜其生長。上世紀80年代,德宏州引進了這一樹種,但大規(guī)模種植是近幾年的事。
當?shù)卦S多德昂族村民說不出澳大利亞在世界地圖上的位置,但這種價格較高、不愁銷路的堅果卻成了他們的“心頭好”?!耙唤飫偛上碌膱怨苜u十多元,比種玉米劃算多了?!鄙鄣赂徽f。
因地制宜發(fā)展產(chǎn)業(yè),是脫貧致富的根基。芒市林草局高級工程師釧加周說,澳洲堅果在國際市場上一直供不應求,而位于北半球的德宏與澳大利亞等主產(chǎn)區(qū)季節(jié)相反,“這個時節(jié)國內(nèi)外需求很旺盛?!?/p>
在三臺山鄉(xiāng),不僅有來自遙遠南半球的澳洲堅果,還有成片的咖啡樹、西番蓮等“洋作物”,被裝點得如同一個大果園。
“感覺變化一年比一年大?!鄙鄣赂恍χf,“如果放在幾十年前,我們這兒不叫出冬瓜村,該叫金子村嘍!”
老木房里的新潮民宿
出冬瓜村的“德昂人家”是三臺山上最早開業(yè)的民宿之一。和一般的酒店不同,這座老木房子里沒有標間,也沒有衛(wèi)生間。在房子的二層,中間是一個火塘,周圍擺滿了一圈地鋪。
“這棟老房子幾乎和我同齡。”51歲的民宿創(chuàng)辦人、德昂族織錦傳承人趙玉月說,村里很多老房子都拆了,但她一直舍不得拆。
2017年,家里的老房子被列入古村落保護項目,政府給了她3萬元對房子進行加固。年過五旬的趙玉月想法很新潮,在鄉(xiāng)政府支持下,她和老伴辦起了民宿。
“村里人都說我倆是憨包,這么破的房子誰會來???”趙玉月說,村民們沒想到的是,許多游客就是沖著這種別具特色的老房子來住的。
三臺山鄉(xiāng)吸引了不少海內(nèi)外學者、藝術家和游客走訪采風,新潮的民宿業(yè)大有市場。
每到晚上,民宿的火塘上煮著德昂族特有的酸茶,游客們圍坐在火塘邊,一邊唱歌一邊喝酒、喝茶,體驗著德昂族文化。
“我們接待的游客來自世界各地?!壁w玉月說,去年她家住宿、餐飲以及賣酸茶和織錦的總收入有5萬多元。“目前民宿基本不賺錢,更重要的是讓游客體驗我們的文化?!?/p>
前不久,趙玉月25歲的兒子李巖所辭掉了消防員工作,回家?guī)透改复蚶砻袼蓿瑢W做酸茶?!耙郧拔覀兿M⒆幼叱龃笊?,看看外面的世界?,F(xiàn)在他想回來傳承民族文化,我們?nèi)χС??!壁w玉月說。
“文化要傳承得好,必須與市場接軌”
住著德昂族民居,會做德昂族酸茶,會跳德昂族水鼓舞,開發(fā)德昂族美食和民宿,為民族學者當向?qū)?,作為主角參加拍攝德昂族紀錄片……35歲的趙臘退可謂是德昂族的“代言人”。
趙臘退家在出冬瓜村出冬瓜老寨,作為三臺山鄉(xiāng)最古老的德昂族寨子,這里建寨已有200多年歷史。
趙臘退成為德昂族文化傳播使者,源于一次“旅行”。2009年,出冬瓜村入選聯(lián)合國千年發(fā)展目標基金資助的“中國文化和發(fā)展伙伴框架”項目。擔任小組會計的趙臘退被選為村級協(xié)調(diào)員,跟隨項目組到北京、四川、貴州等地考察和培訓。
“看了很多文化傳承和鄉(xiāng)村旅游項目,很受觸動。我們?nèi)_山有好山好水,有獨特的德昂族文化,只是沒開發(fā)起來?!壁w臘退打定主意,要將本民族文化重新發(fā)揚光大。
德昂族茶文化歷史悠久,尤其以獨特的酸茶聞名。因工序繁雜,這種口感清爽的酸茶一度瀕臨失傳。村民都說,外面的人喝不慣酸茶,做出來也沒有銷路??哨w臘退偏不信,他找到會做酸茶的老人,用了一年多時間學會了酸茶制作技藝。在他的推廣帶動下,酸茶已成為三臺山的“明星產(chǎn)品”。就在與記者交談的間隙,趙臘退通過微信賣出了兩單酸茶,入賬1100元。
德昂族美食取材綠色生態(tài),富有特色,但沒人開發(fā)餐飲,趙臘退又成了開發(fā)德昂族美食“第一人”。橄欖撒、橄欖丸子、臭菜拌巖姜、酸筍煮土雞……過去藏在深山人不知的德昂族美食,被趙臘退系統(tǒng)開發(fā)整理,逐漸走向大山外的市場。
“小時候住茅草房,吃不飽穿不暖是常事。常年只有一兩件衣服穿,沒鞋子就光腳在山上到處跑?!壁w臘退說,那時家里經(jīng)常斷糧,沒米了全家人只能煮一鍋野菜吃。
如今,趙臘退每年僅賣茶就有10多萬元收入,還帶了五六個徒弟。他領悟到:“文化要傳承得好,必須與市場接軌,這樣才有生命力?!?/p>
“我們德昂族人口不多,但文化底蘊深厚?!壁w臘退對德昂族傳統(tǒng)文化傳承有著強烈的責任感,他說,還要讓世人走近大山里的德昂族,讓德昂族走向世界。
(采寫記者:李自良?張康喆?伍曉陽?龐明廣?楊靜)
責任編輯:王璐
相關知識
茶葉仙子與德昂族的茶文化
中國德昂族博物館
德昂族介紹
德昂族的風俗
德昂族飲食文化初探
德昂族是什么意思?
德昂族
德昂族傳統(tǒng)節(jié)日
德昂族文化
德昂族的潑水節(jié)
網(wǎng)址: 德昂族:產(chǎn)業(yè)扶貧結(jié)“實果” http://www.u1s5d6.cn/newsview579489.html
推薦資訊
- 1發(fā)朋友圈對老公徹底失望的心情 12775
- 2BMI體重指數(shù)計算公式是什么 11235
- 3補腎吃什么 補腎最佳食物推薦 11199
- 4性生活姿勢有哪些 盤點夫妻性 10425
- 5BMI正常值范圍一般是多少? 10137
- 6在線基礎代謝率(BMR)計算 9652
- 7一邊做飯一邊躁狂怎么辦 9138
- 8從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9063
- 9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8613
- 10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7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