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健康傳播研究邁上新階段

健康傳播研究邁上新階段

來源:泰然健康網 時間:2024年12月18日 00:46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 孫美娟)7月7-12日,第七屆“醫(yī)學、人本與媒介”健康傳播國際學術研討會在京舉行。來自國內外三十余所高校的百余位學者圍繞“以增強韌性為目標的健康傳播”主題提出,要將全球健康傳播的理論和實踐有效地本土化,以更好地服務中國公眾健康需求。

  健康傳播學呈現(xiàn)融合發(fā)展新趨勢

  近年來,在“實施健康中國戰(zhàn)略”的政策背景下以及在新冠疫情所帶來的現(xiàn)實挑戰(zhàn)下,我國健康傳播學研究快速發(fā)展,并逐漸呈現(xiàn)出跨學科融合發(fā)展、傳播渠道多樣化等特點。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許靜表示,隨著大健康的理念越來越深入人心,人們從關注治療轉向關注預防,并從關注預防進一步擴大到關注個人健康的生命體驗和整個社會的健康福祉。這使得健康傳播學研究的議題越來越豐富,參與的研究者越來越多,研究理論和方法也越來越多樣,學科發(fā)展?jié)u成繁榮景象。此外,我國的健康傳播學研究在保持對傳播媒介和傳播策略關注的同時,更加深入到對媒介環(huán)境和全媒體傳播策略關注;對媒介使用者的研究也從對行為的觀察深入到對認知情緒等態(tài)度形成與轉變的技術測量,這些都將有助于傳播效果的提升。

  當前,我國健康傳播學研究呈現(xiàn)出研究主題更加貼近社會現(xiàn)實以及應用導向更加明顯的特點。香港城市大學媒體與傳播系主任黃懿慧表示,近年來,健康傳播學研究開始關注新發(fā)傳染病、慢性病、心理健康等公共衛(wèi)生熱點問題,并探討相關的健康傳播策略,體現(xiàn)了這一學科研究與現(xiàn)實需求的緊密結合。例如,健康傳播研究學者聚焦如何設計有效的信息以及通過有效的健康傳播手段,控制新冠肺炎等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的蔓延,提高公眾對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預防意識,提升大眾的心理健康狀態(tài)等。與此同時,健康傳播學研究越來越注重成果的可操作性和實用性,不僅為政府決策提供有價值的參考,也為醫(yī)療機構、企業(yè)等單位的健康教育實踐提供了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

  跨學科融合發(fā)展和新技術的廣泛應用是當下中國健康傳播領域展現(xiàn)出的兩個主要特點。新加坡國立大學傳播與新媒體系青年學者蔣少海分析到,一方面,健康傳播越來越多地與公共衛(wèi)生、公共政策、計算機科學等學科交叉融合。這種跨學科融合使得健康傳播研究能夠從多個角度深入分析和解決健康問題,推動了理論創(chuàng)新和實踐的有效性。另一方面,信息技術和新媒體的迅速發(fā)展為健康傳播提供了新的傳播渠道和方法。我們可以利用社交媒體、移動應用和電子健康平臺等工具,開展健康信息傳播和干預,促進公眾健康意識的提升和健康行為的改變。

  縱觀全球健康傳播學的演進,廣州理工學院青年學者梁青艷等以美國綜合性在線文獻數據庫為數據來源,運用“VOSviewer”和“Citepace”軟件對1988-2022年以來健康傳播學相關研究文獻進行可視化知識圖譜分析發(fā)現(xiàn),全球健康傳播學研究總體呈上升態(tài)勢,但研究理論基礎相對薄弱。梁青艷表示,全球健康傳播學整體形成了以北美、歐洲、大洋洲三大研究“重鎮(zhèn)”為代表的學術演進板塊,而在非洲、亞洲部分國家出現(xiàn)了“缺位”情況。此外,起初將健康視為“產品”導向的健康傳播學正逐漸向國家、全球這一維度遞進擴容。

  為健康傳播學學科建設注入新動力

  當前,我國健康傳播學研究呈現(xiàn)出快速發(fā)展趨勢,特別是在全媒體語境下,健康傳播研究的理論、方法、內容等都越來越豐富多樣。但是,全媒體時代也對健康傳播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們要深入對接“健康中國戰(zhàn)略”,充分滿足人民需求,不斷創(chuàng)新傳播形式,推動我國健康傳播學研究邁上新臺階。加拿大皇家大學傳播與文化系主任李臻怡提出,未來,中國健康傳播學者要關注平臺媒體以及人們交往和信息互換的平臺化,這樣可以進一步豐富健康傳播學的研究內容。

  華南理工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芮牮建議,全媒體時代的健康傳播需要更加關注人與媒介技術之間的關系。例如,相較于傳統(tǒng)的健康傳播,當前的健康傳播更依靠視覺符號,抖音上的短視頻、B站上的中長視頻、公眾號推文里的漫畫等,這些都比文字更容易吸引公眾的注意,也承載了更多的健康傳播的功能。而這也促使健康傳播學的相關研究者除了關注內容生產,還要研究媒介形式和技術如何影響公眾的注意力、認知水平和健康觀念,以及如何輔助人們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全媒體時代要做好我國健康傳播學學科建設必須充分利用新媒體技術。黃懿慧提出,全媒體時代要采用互聯(lián)網、移動端等平臺進行健康知識的傳播和健康教育。這不僅能更好地觸達目標受眾,也能利用大數據分析等手段提高傳播效果。與此同時,要注重健康內容的創(chuàng)新和豐富性。單一的健康知識傳播已經不足以滿足全媒體時代多樣化的需求,需要打造內容吸引力強、形式多樣化的健康傳播產品,如健康微視頻、互動式健康游戲等。

  “雖然新媒體技術通過提供多樣化的傳播渠道、快速的信息傳播速度以及高用戶參與度,為健康知識的傳播提供了全新的途徑和可能性,但是我們要批判性地看待新興科技在健康傳播中的應用,全面客觀地分析其長遠影響。此外,我們要利用創(chuàng)新科技提高醫(yī)療服務效率、優(yōu)化醫(yī)療資源分配、促進健康管理的普及,從而更好地了解和服務‘邊緣群體’的健康需求。”香港浸會大學傳播學系副教授周碩強調。

  面對錯綜復雜的媒體環(huán)境,健康傳播學學科建設應順應時代的要求,系統(tǒng)性地梳理新的健康和傳播現(xiàn)象,在健康傳播學領域內建立有共識的知識構架。香港城市大學媒體與傳播系副教授蔣莉認為,健康傳播學學科建設應該跳出對健康信息設計與評估的固有模式,與醫(yī)學、公共衛(wèi)生信息科學等相關學科緊密合作,從更宏觀的視角推進健康傳播學的科研與教學。蔣少海認為,未來我國健康傳播學的課程設置應加強與相關學科的整合,通過跨學科的教學與研究,提升健康傳播在解決復雜健康問題的能力。同時,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新媒體和大數據等先進技術手段,實現(xiàn)健康信息的精準傳播和個性化干預。此外,要突出中國文化和社會背景對健康傳播的影響,重視社會文化因素,設計并應用符合本土實際和文化認知的健康傳播策略。

  會議由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主辦。

相關知識

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項目 “人體運動促進健康個性化精準指導方案關鍵技術研究”邁入實質性研究階段
新技術加速驅動傳統(tǒng)醫(yī)療衛(wèi)生系統(tǒng)向數字健康發(fā)展階段邁進
從“慢直播”到專業(yè)紅人,美妝帶貨邁向新階段
解讀《大眾運動“新工具”——直播、短視頻與體育傳播研究報告》——打破時空界限 傳遞線上健身新理念
邁瑞榮獲“健康中國品牌新媒體傳播榜TOP 10”及“健康中國年度責任品牌”稱號
健康傳播課件
汽車黑科技研究:車載健康的五個發(fā)展階段
全球傳播導論 課件 第七章 全球健康傳播.pptx
不同階段孕產婦健康教育需求的質性研究
健康傳播視閾下跑步健身APP對成都大學生的影響研究

網址: 健康傳播研究邁上新階段 http://www.u1s5d6.cn/newsview608083.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