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學中醫(yī):有哪些基礎的入門方劑需要掌握?從幾個臟腑說起
中醫(yī)有一句俗話,叫作“讀方三年,便謂天下無病可治”。意思就是說,如果單純只讀方劑湯頭,熟讀之后便會產生一種錯覺,認為自己已經全部掌握了中醫(yī)的精髓和奧秘,再也沒有什么疑難雜癥不能調治的。
這句話的本意雖然是警醒初學者不能墨守成規(guī),更需要掌握中醫(yī)的辨證思維。但客觀點說,其實也說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中醫(yī)的方劑學,和臨證調治是密不可分的。
口耳相傳的中醫(yī)傳承年代,徒弟入門之時,師傅一般都會給他三本書:藥性賦、脈訣、湯頭歌訣。由此可見,方劑對于初學者是有很大幫助的。
那么,在數(shù)不勝數(shù)的歷代名方里,初學者最需要掌握的有哪些呢?
我認為,我們或許可以根據臟腑理論來概括,至少有如下幾個方劑是需要掌握的:
1、養(yǎng)心神之甘麥大棗湯:
內經有云“心者,君主之官也”,其主要功能是主血脈和神志,養(yǎng)心首先就在于安神定志。甘麥大棗湯出自醫(yī)圣張仲景編撰的《金匱要略》,其化裁后的組成如下:
君藥:黨參、黃芪、丹參,益氣活血;臣藥:小麥、紅棗、甘草,養(yǎng)心柔肝;佐藥:茯神、酸棗仁、郁金,安神開郁;使藥:燈心草,清心安神;雖然是在甘麥大棗湯的基礎上加味了,但這個配伍更增強了養(yǎng)心柔肝、安神定志之功,對于各種失眠、焦慮、抑郁、心悸之證是很不錯的。
2、疏肝郁之小柴胡湯:
內經有云“肝者,將軍之官也”,喜條達而惡抑郁。如何養(yǎng)肝,疏肝理氣就是最基礎的?!秱摗防锏男〔窈鷾?,化裁之后的組成為:
君藥:人參、黃芪、丹參,益氣活血;臣藥:柴胡、郁金、香附,疏肝解郁;佐藥:法夏、陳皮、黃芩,清熱化痰;使藥:大棗、生姜、甘草,益氣生津調和諸藥;中醫(yī)認為,人身之病多數(shù)與氣、血、痰、熱相關,小柴胡湯加減化裁,其運用場景是非常廣的,尤其體現(xiàn)在與肝相關的證候上。
3、宣肺止咳之射干麻黃湯:
內經有云“肺者,相傅之官,司呼吸,而為儲痰之器,變則為咳喘”。
養(yǎng)肺有兩個要點,一是潤,一是宣。射干麻黃湯出自《金匱要略》,重點在宣肺止咳平喘上,其化裁后的組成為:
君藥:人參、黃芪、山藥,益氣養(yǎng)肺;臣藥:炙麻絨、細辛、生姜,解表散寒;佐藥:射干、紫菀、款冬花,降逆平喘;使藥:半夏、五味子、大棗,化痰和中;這個方劑主要就是能解表散寒、化痰降逆,對于肺失清肅,氣機上逆之咳喘上氣,喉中痰鳴轆轆,痰鳴如蛙,咳吐不利者是很適合的。
簡而言之,如此化裁之后,全方既能宣肺又能養(yǎng)肺,但偏于外感證候之時,人參黃芪之類需酌情減少。
4、健脾散寒之理中湯:
內經有云“脾者,中州也,運化水谷,變則為吐瀉”。而脾為陰土,喜燥而惡潤,寒濕之邪最容易傷脾,代表方劑是理中湯加減:
君藥:人參、黃芪、砂仁,健脾益氣;臣藥:干姜、肉桂、炙甘草,溫中散寒;佐藥:白術、神曲、麥芽,健脾開胃;使藥:大棗,健脾養(yǎng)胃;理中湯本來就是溫散中焦寒氣之方,這么一化裁之后,益氣溫中、健脾開胃之功愈著。凡中焦虛寒而出現(xiàn)完谷不化、腹痛腹瀉、嘔吐下利者,都可以在此基礎上變通使用。
5、溫腎助陽之腎氣丸化裁:
內經有云“腎為腰之府,內藏精,寓真陽元陰,虛則為痿。腎氣丸出自《金匱要略》,化裁組合如下:
君藥:人參、黃芪、丹參,益氣活血;臣藥:地黃、山藥、棗皮,滋補肝腎;佐藥:澤瀉、丹皮、茯苓,健脾泄?jié)?;使藥:附子、肉桂、炙甘草,溫補命門;這么一化裁之后,全方更是補瀉同施,對于腎陽虛衰而致的腰痛、足軟、水腫,腰以下冷,小便不利,痰飲內停皆可使用。
6、安神定志之酸棗仁湯:
雖然在中醫(yī)臟腑里,“心主神志”廣為人知,但還有一個臟腑不容忽視,那就是奇恒之腑的“腦”,安神以定志也離不開它。方用《金匱要略》之酸棗仁湯化裁:
君藥:人參、黃芪、桑葚,益氣填精;臣藥:酸棗仁、茯苓、龍眼,養(yǎng)心安神;佐藥:知母、川芎、郁金,開郁清熱;使藥:甘草,調和諸藥;這么一化裁之后,全方更能滋養(yǎng)安神,適合素體稟賦薄弱,氣血兩虛等失眠之證,共奏養(yǎng)血安神之效,對于虛煩難寐、心悸盜汗、頭目眩暈、咽干口燥是很適合的。
總而言之,中醫(yī)方劑數(shù)不勝數(shù),如何在浩瀚如海之中挑選最常用、最基礎者深入學習并理解掌握,是每個中醫(yī)初學者的必經之路。上述六個方劑,都宗醫(yī)圣張仲景之原則,再根據臨證經驗適當化裁配伍,希望能拋磚引玉,供大家一起探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知識
想成為營養(yǎng)師需要掌握哪些基本技能?
零基礎學瑜伽?這些入門技巧你一定要知道
中醫(yī)骨傷科學基礎
針灸治療要掌握正確的方法
考中醫(yī)預防保健調理師證需要學哪些內容
瑜伽零基礎入門教學教你瘦身基本的動作瑜伽學習
從零開始學按摩:基礎手法全解析
瑜伽入門:掌握10個基礎動作,開啟身心之旅
中醫(yī)藥的綠色美容理論基礎
中醫(yī)基礎理論
網址: 一起學中醫(yī):有哪些基礎的入門方劑需要掌握?從幾個臟腑說起 http://www.u1s5d6.cn/newsview703007.html
推薦資訊
- 1發(fā)朋友圈對老公徹底失望的心情 12775
- 2BMI體重指數(shù)計算公式是什么 11235
- 3補腎吃什么 補腎最佳食物推薦 11199
- 4性生活姿勢有哪些 盤點夫妻性 10425
- 5BMI正常值范圍一般是多少? 10137
- 6在線基礎代謝率(BMR)計算 9652
- 7一邊做飯一邊躁狂怎么辦 9138
- 8從出汗看健康 出汗透露你的健 9063
- 9早上怎么喝水最健康? 8613
- 10五大原因危害女性健康 如何保 7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