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上,當癌癥患者步入康復期,大多數都處于非常迷茫、不知所措的狀態(tài)。此時醫(yī)生表示,階段性的抗癌治療任務已經完成,后續(xù)無需治療,只要定期復查即可??墒轻t(yī)生同樣會叮囑,癌細胞具有復發(fā)轉移的特性,患者要所有預防。對此,在這個身體調養(yǎng)階段,為了生存周期的延長,患者既要注重身體的康復,也要注重心理的康復。
在生物學意義上來說,身體的康復也就是傳統認識上的癌癥“治愈”了,或者十分穩(wěn)定,而這份穩(wěn)定通常至少維持了5年以上的時間。而想要達到這一目標,患者應調動生活中方方面面,來重建機體的和諧狀態(tài)。即調整飲食結構,保證機體的營養(yǎng)需求;適當的體育鍛煉,加快肌肉的恢復,達到強身健體的作用,促使身體向好的方向。日常復查時維持體檢指標的穩(wěn)定、平衡狀態(tài)。
心理上的康復,可以涉及三方面的內容,首先消解恐癌情節(jié),也就不是不再懼怕癌癥,不會再被“癌、死亡、復發(fā)、轉移”等消極負面的心理暗示所折磨;其次優(yōu)化個性,通俗的講,就是脾氣要改改,特別是以往情緒極其不穩(wěn)定、看事情容易鉆牛角尖、性格有悲觀傾向的患者,要積極參與一些陽光正面的活動,跟性格開朗的人多接觸,多聊開心的事情,多做愉悅的事。
除了體質上和心理上的恢復,在提高自身免疫力和抗癌力,增強體質方面,患者還應做到,糾正以往不良的生活行為和習慣,比如抽煙喝酒、作息不規(guī)律、肥胖不運動等。同時對于體質較為虛弱的患者,還可積極采用中醫(yī)鞏固治療,中醫(yī)具有“治未病”的特色,強調防范于未然,通過扶正祛邪,有助于扶助正氣,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抵御癌細胞的侵襲和轉移,預防病情反復,延長患者的生命。
作為一位具有四十年抗癌經驗的老中醫(yī),袁希福堅守在第一線的同時,還組建了一支專業(yè)的抗癌團隊,在他看來:“抗癌之路曲折漫長,是一場攻堅戰(zhàn)、持久戰(zhàn)?!币虼耍┌Y屬于慢性病,康復期患者應該做好長期作戰(zhàn)的準備,促進身體的健康和心理的健康,并早日配合中醫(yī)治療,增加己方的健康砝碼,調動機體內在的積極因素,降低復發(fā)和轉移的風險,進而加快康復進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