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健脾祛濕的中藥有哪些?白開水里泡一點,排濕氣,健脾胃,更健康

健脾祛濕的中藥有哪些?白開水里泡一點,排濕氣,健脾胃,更健康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4年12月22日 12:37

在中醫(yī)上,濕對應的內(nèi)臟是脾,脾胃功能不好時候,就容易生濕氣。而且,脾主運化,排濕需要能量,需要脾胃運化食物,所以欲祛濕氣,一定要健好脾胃。如何減脾胃呢?白開水里泡這4種中藥,排濕氣,健脾胃,身體更健康。

白術:白術益氣健脾,燥濕利尿,為益氣補脾,燥濕止瀉的要藥。本品有補脾胃之氣,并能燥濕健脾,常用于脾胃虛弱不能運化水濕而引起的泄瀉,水腫,以及痰濕停留而致的胸腹脹滿的“痰痞”證。

厚樸:厚樸性溫,歸脾、胃經(jīng),有潤燥通便、祛濕暖身的作用,對于消化功能減弱有很好的調理效果。

花旗參:具有補氣養(yǎng)陰、清熱降火、健脾潤肺的作用。吃得過多生冷食物,會導致致脾虛,可喝花旗參茶,具健脾益胃之效。也適用于睡眠不足、口干咽干、氣陰兩虛的癥狀。

茯苓:對于脾、肺部以及心等方面都有很不錯的保健作用,能夠起到健脾和胃以及寧心安神的作用。如果身體出現(xiàn)了水腫、小便不利、痰多、拉肚子、遺精、驚悸以及記憶力下降等情況,都可以將茯苓泡水喝,對于身體好處多多。

白術、厚樸、花旗參、茯苓皆是健脾又除濕,且具有代表性的中藥。如果濕氣較重,影響身體健康,建議使用一些中 藥 方 專 業(yè)祛濕排毒,早日恢復健康。

1、四君子湯——食療方

材料:黨參10g、茯苓10g、炒白術10g、炙甘草10g

做法:把4樣藥材略微洗一洗,放入藥袋里,排骨氽燙后用清水洗凈,放入砂鍋里,添加足量的清水和蔥、姜、黃酒以及小藥包。煲至排骨軟爛,最后起鍋前加入鹽和胡椒粉。

方解:人參,大補元氣,健脾養(yǎng)胃,為君;白術,健脾、燥濕,以助運化,為臣;佐茯苓滲濕健脾,苓術合用,既能祛濕又健脾,還能夠加強脾臟運化能力;使甘草,甘溫,能調諸藥,讓它們共同發(fā)揮補氣健脾的效果。因四味藥材均屬于平、溫藥材,不燥熱,補性平和,品性中正,不偏不倚,從了“君子致中和”的古意。所以用“四君子”來命名。

功用:益氣健脾、補益脾胃之氣,適用于脾胃氣虛之癥。面色白,說話聲小,氣短,疲勞乏力,沒精神,食少便溏,舌淡苔白,有齒痕,脈虛弱等人群。

用法:一天2-3次。

2、柏香御濕——藥療方

材料:丁香、藿香、龍涎香、茯苓、艾絨、茴香、桂圓等十余種珍貴中草藥精心熬制7天而成。

方解:中醫(yī)認為“芳香去穢”,故芳香類中藥多能化濕行氣、去除陳腐。此方所用中藥皆有化濕醒脾,祛濕排毒的功效,是一個祛濕排毒的良方,更是口服湯 劑向外用膏 劑轉變較為成功的一種,化痰濕、恢復脾胃功能,兼治標本。

功效:通經(jīng)化絡、祛濕散寒、化濕醒脾、健脾和胃,可以有效祛濕,改善因濕氣重引起的面部油光,小肚子大,失眠多夢,寒性虛胖,女性因宮寒引起的經(jīng)期不適、手腳冰涼,痛經(jīng)等,脾胃虛寒引起的神疲乏力、腰腹酸沉等。

用法:睡前取一貼,貼于肚臍部位,次日起床取掉。孕婦、哺乳期婦女禁用。

濕氣對人體的損害主要表現(xiàn)在3個方面,千萬不能忽視,為自己,請抓緊除濕

1、病期長

濕為陰邪,好傷人體陽氣。因其性重濁,故易阻遏氣機,病多纏綿難愈,這是濕邪的病理特征。

2、損害脾胃

因為脾性喜燥而惡濕,一旦脾陽為濕邪所遏,則可能導致脾氣不能正常運化。臨床可見食欲不振,大便稀塘,手腳冰涼。

3、導致皮膚病變

由于濕的形成往往與地之濕氣上蒸有關,故其傷人也多從下部開始。

相關知識

脾胃虛、濕氣重,教你3招健脾祛濕
祛濕先健脾~脾胃好“濕氣”自己跑~利濕養(yǎng)脾
濕氣重、脾胃弱、氣血虛怎么辦?三個祛濕健脾的秘訣,適合所有人
健脾祛濕
脾虛濕氣重?三伏天多做這些健脾祛濕
祛濕健脾
健脾祛濕湯有哪些?
健脾祛濕中藥方子
健脾祛濕氣最好的三個方法
健脾祛濕的方法

網(wǎng)址: 健脾祛濕的中藥有哪些?白開水里泡一點,排濕氣,健脾胃,更健康 http://www.u1s5d6.cn/newsview724355.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