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朋友圈全在曬徒步
明天的朋友圈可能全在喊腳痛...
不管你走了半程還是全程
我想你是這樣的
↓↓↓
走完是不是感覺腿都快“廢”了?
如何能盡快“滿血復(fù)活”?
小衛(wèi)來支招!
徒步后疼痛癥及處理
長距離的徒步后會出現(xiàn)的癥狀包括:酸、脹、抽筋、腫、痛。
其中,酸、脹、抽筋是由于乳酸沉積引起的反應(yīng),只要不出現(xiàn)水腫和疼痛都不需要太緊張,一般3-5天就能緩解。
運動排酸的方法有很多,如慢跑、散步、游泳、騎行、推拿、理療等,對于酸痛的部位,用扶他林局部輕微按揉酸疼的地方,每個部位10分鐘為宜。如果有腫脹合并疼痛切忌按摩和熱敷!
注意:
72小時后,一般人肌肉酸痛都會消失。如果超過3天,仍有水腫和疼痛癥狀,建議到醫(yī)院進行檢查,確定是否為拉傷或者扭傷。
兩項指標(biāo)檢查運動疲勞
由于運動量不同
每個人的身體情況不一樣
產(chǎn)生的疲勞也不同
一般將疲勞分成三個層次:
輕度、中度和重度疲勞
輕、中度疲勞
通過采取一系列手段
可以很快消除,不會影響身體
但重度疲勞如果不能及時消除
就會損傷身體
要避免運動性疲勞
就一定要知道什么狀態(tài)是過度鍛煉
可以通過兩個指標(biāo)來衡量
心理指標(biāo):
對鍛煉失去興趣,鍛煉或工作時注意力無法集中,食欲降低,失眠,失去活力,心情不佳,情緒暴躁等。
生理指標(biāo):
肌肉力量下降,肌肉出現(xiàn)僵硬、腫脹和無法緩解的肌肉酸痛。四肢沉重感、體重減輕、面容憔悴、口渴、頭昏、淋巴結(jié)腫大、腸胃道癥狀(例如腹瀉)、時常生病、傷口不易愈合、月經(jīng)失調(diào)、靜止心跳率上升等。
肌肉酸痛這樣恢復(fù)
我們可以通過按摩穴位
來緩解肌肉疲勞
承山穴:推揉可緩解疲勞。
三陰交:可促進血液循環(huán),消除水腫。
三里穴:可讓僵硬肌肉得到舒緩。
涌泉穴:可讓腳底酸脹感得到改善。
風(fēng)市穴:按壓風(fēng)市穴可促進代謝。
膝蓋勞損這樣恢復(fù)
高頻率、長距離徒步后
常常會有膝蓋傷痛的困擾
我們可采取適當(dāng)?shù)幕謴?fù)性鍛煉
加速膝蓋的自我修復(fù)
01 抬腿練習(xí)
雙腿蜷縮平躺于床上,腿部保證平直的情況下,用力反復(fù)抬高。注意雙腿要分開進行。
02 靠墻靜蹲
不同于站樁,靠墻靜蹲由于可以靠墻,腰腹不需求用力,更著重腿部肌肉的鍛煉??梢哉f靠墻蹲是站樁的分解動作,著重腿部練習(xí)。
注意膝蓋不超過腳尖,這很關(guān)鍵,由于膝蓋如果超過腳尖,半月板就會受力,反而適得其反。
腰酸腿痛求恢復(fù)的朋友們
可以學(xué)起來啦!
不然明天可能就會像企鵝一樣走路了...
來源:南海人醫(yī)、廣東省中西醫(yī)結(jié)合醫(yī)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zé)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