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不同人群超重和肥胖的BMI判斷標準

不同人群超重和肥胖的BMI判斷標準

來源:泰然健康網 時間:2024年11月25日 06:17

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BMI),簡稱體質指數,是最常用的衡量人體胖瘦程度的一個標準。計算公式如下:

BMI=體重÷身高÷身高。其中體重單位為千克,身高單位為米。

世界衛(wèi)生組織提出的成年人BMI正常范圍為18.5≤ BMI <25,25≤ BMI <30為超重,BMI≥30為肥胖。由于該標準時根據歐美人群數據制定的,而亞洲人骨骼大小、肌肉發(fā)達程度以及身高均與歐美人有相當大差異,可能不適用該標準。因此,根據針對亞洲人的BMI診斷標準研究數據,世界衛(wèi)生組織西太平洋辦事處、國際肥胖研究協會和國際肥胖專家組于2000年2月聯合發(fā)布了《亞太區(qū)肥胖的重新定義和處理》的指導性手冊,推薦使用體質指數和腰圍作為肥胖和超重的判斷指標,并根據亞太人種的特殊性和流行病學調查,重新劃分了亞太區(qū)的肥胖界值:正常范圍為18.5≤ BMI <23,23≤ BMI <25為超重,BMI≥25為肥胖。

中國部分學者認為亞洲判斷標準對超重和肥胖的界值太低。如果按照這個標準,有些地區(qū)的肥胖發(fā)生率將超過40%,比美國肥胖發(fā)生率還高,不符合實際情況。因此,中國學者通過研究中國人群BMI判斷標準,提出了適合中國人群的超重和肥胖界值參考標準:正常范圍為18.5≤ BMI <24,24≤ BMI <28為超重,BMI≥28為肥胖。該標準介于歐洲和亞洲標準之間,比亞洲標準高,比歐洲標準低。

歐美、亞洲和中國三個標準的具體情況如下表所示。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肥胖不僅在西方發(fā)到國家廣泛流行,而且在發(fā)展中國家同樣呈現增高趨勢。肥胖可以增加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心腦血管疾病和某些癌癥的發(fā)病風險,降低人群生活質量,增加死亡,并導致沉重的經濟負擔,因此需要引起廣泛的關注和預防。

相關知識

胖與胖不同,不同肥胖的危險,這里有金標準!@MedSci
怎樣判斷體重是否標準
肥胖有哪些類型?判斷肥胖的標準是什么?
關注健康體重:胖不胖怎么判斷?科學減重這樣做
bmi怎么算? BMI指數的分級標準——判斷你的體重是否健康
BMI指數在不同國家和文化中有不同的標準嗎?
健康指南:怎么判斷自己的體重是否超標=
BMI多少,才算胖?亞洲人群肥胖標準或迎來調整!《內科學年鑒》發(fā)文
怎么判斷是不是有肥胖癥
怎樣判斷是否有肥胖癥

網址: 不同人群超重和肥胖的BMI判斷標準 http://www.u1s5d6.cn/newsview74492.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