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兒童心理健康維護

兒童心理健康維護

來源:泰然健康網(wǎng) 時間:2024年11月25日 13:19

【考試內(nèi)容】

理解

心理健康的特征:(一)積極的自我觀念(二)悅納他人(三)恰當?shù)孛鎸ΜF(xiàn)實(四)智力正常(五)情緒適度(六)熱愛生活(七)形成完整統(tǒng)一的人格。

兒童心理健康的標志:(一)智力發(fā)展正常(二)情緒穩(wěn)定,情緒反應適度(三)樂于與人交往,人際關系融洽(四)行為統(tǒng)一協(xié)調(diào)(五)性格特征良好。

影響兒童心理健康的因素:一.生物因素 二.(一)社會環(huán)境1.家庭2.幼兒園3.社會因素(二)自然社會 三.兒童身心發(fā)展的需要。

嬰兒身心發(fā)展特點與心理健康維護:(一)嬰兒的心理特點 在嬰兒的心理活動中出現(xiàn)最早、發(fā)展最快、最先達到比較完善水平的是感覺和知覺。在與成人的交往中,嬰兒產(chǎn)生了一種特殊的情感——依戀,依戀的主要對象是母親。如果剝奪了嬰兒與母親的交往,會給嬰兒的心理發(fā)展造成的重大傷害,具體表現(xiàn)為:1.嬰兒失去了愛和被愛的權利。2.失去了嬰兒與客觀世界的“中間人”。3.嬰兒的環(huán)境就變成了沒有“應答性”的刻板環(huán)境。(二)嬰兒的心理健康維護1.要善于辨別嬰兒發(fā)出的各種“信號”,及時滿足他們的需要。2.充分滿足嬰兒與成人交往的需求。3.有意識地訓練和發(fā)展嬰兒的動作。4.注重培養(yǎng)嬰兒良好的行為習慣。

新生兒身心發(fā)展特點與心理健康維護:

一. 新生兒身心特點:

(1)根據(jù)兒童心理學的研究,新生兒主要依靠多種本能的無條件反射適應周圍環(huán)境:如覓食、吮吸、吞咽、嘔吐、打噴嚏、眨眼等。

(2)新生兒能夠有效地對人的說話聲和鈴聲作出區(qū)別,這可以看成是新生兒的聽覺系統(tǒng)良好發(fā)展的證據(jù)。(3)新生兒的味覺、嗅覺和膚覺,都已有了顯著發(fā)展。

(4)新生兒似乎從出生后的最初幾天起,就已表現(xiàn)出學習的興趣和習慣化的能力。他們對于與成人交往,也懷有強烈的渴求。所有這些研究發(fā)現(xiàn),都向我們展示了新生兒心理發(fā)展的巨大潛力和能動精神。

(5)然而,新生兒的心理發(fā)展水平,畢竟還是十分有限的。他們面對陌生環(huán)境的沖擊,無論在肉體上還是心靈上,都有一種不安全的感覺。除了這種不安全的感覺外,新生兒對最初環(huán)境的適應,也存在著很大困難。他們渴望乳汁的滋潤和母親的愛撫,以便滿足生理的需要和情感的需求。他們希望周圍的環(huán)境舒適宜人,最好能像胎兒期那樣。如果新生的生理需要和心理需求得不到適當?shù)臐M足,他們的身體發(fā)育就會受到影響,心靈或情感上就會留下一絲陰影或創(chuàng)傷,以至于對未來的發(fā)展形成障礙。

二. 新生兒的心理健康維護:認識到新生兒生命的脆弱,心理上適應的困難之后,一方面要全力、細致地護理新生兒的生命活動,幫助他們闖過夭折關,為后面的發(fā)展打下良好的生理基礎,另一方面要認識到,心理需求隨著生命的誕生而產(chǎn)生,滿足新生兒的心理需求,對新生兒身心的鍵康成長必不可少。

應用

先學前兒童心理發(fā)展特點和心理健康的維護:(一)先學前兒童的心理特點 1.言語真正形成2.思維能力出現(xiàn) 3.自我意識萌芽(二)先學前兒童的心理健康維護a.珍惜兒童的積極性,抓住時機,因勢利導。有意識地分配給兒童一些適合他們的年齡特點的事情,既可以避免給成人忙中添亂,又滿足了兒童的心理需要,促進了兒童各方面能力的發(fā)展。b.必須注意安全,成人要避免兒童接觸可能對其造成傷害的東西和環(huán)境,保護好兒童的健康和生命。c.當兒童和成人的意見相矛盾時,不要和孩子硬頂,可以利用兒童注意力容易轉移的特點,找出孩子能夠接受的理由或別的事情把孩子吸引開,先暫時解決問題,適當?shù)臅r機再進行說理教育,逐漸培養(yǎng)兒童的是非觀念,培養(yǎng)兒童心理的自控力和調(diào)節(jié)能力。

學前兒童心理發(fā)展特點和心理健康的維護:(一)學前兒童的心理特點 1.認識活動的具體形象性。 2.心理活動及行為的無意性 。3.游戲成為促進兒童心理發(fā)展的主要活動。4.開始形成最初的個性傾向。(二)學前兒童的心理健康維護:成人對兒童進行教育教學,在與兒童進行交流、溝通的過程中要采用適合兒童思維發(fā)展水平的方式,爭取做到具體形象、生動活潑、寓教于樂,讓兒童能夠在理解的基礎上加以接受。滿足兒童好奇的求知欲,避免抽象生硬,切忌強制服從。針對兒童情緒性強、自控力差的特點,成人一方面要與孩子建立起良好的關系和感情基礎,另一方面要在各種不同的活動中,采用不同的方法,吸引兒童的注意力,強化兒童心理活動和行為的有意性,從而提高兒童的控制能力。開展游戲活動,鼓勵兒童與人交往,充分利用游戲中的多種成分,給兒童的心理發(fā)展以滋養(yǎng)。對于兒童顯現(xiàn)出來的最初的個性特征,成人應給予充分的注意,教師在面向全體兒童進行教育的同時,一定要因材施教、長善救失,促使每一名兒童全面健康地成長。

教師對兒童心理健康的維護:一.用愛撫慰兒童的心靈 。二.教師要保持良好的情緒狀態(tài)。 三.尊重兒童的獨立人格。 四.讓兒童的生活充滿快樂。 五.幫助兒童學會調(diào)節(jié)自己的情緒。 六.強化兒童的親社會能力。 七.消除兒童的恐懼心理。 八.正確處理兒童的痛苦情緒。 九.訓練兒童的交往技能。 十.執(zhí)行合理的生活制度。

兒童心理偏差的行為表現(xiàn):

吮吸手指:(1):癥狀:嬰兒吮吸手指極為常見。隨著年齡增長,這種行為會逐漸消退。但若隨年齡增長,仍保留這種幼稚動作,并成為習慣,則應及時糾正,因為兒童吮吸手指的行為會收到非議,使幼兒感到緊張、害羞。這種不良習慣還易引起腸道寄生蟲、腸炎等疾病,且可引起手指腫脹、發(fā)炎。若持續(xù)到六七歲換牙時期,則可導致下顎發(fā)育不良、開唇露齒等,妨礙面容的和諧,也不利于充分發(fā)揮牙齒的嚼功能。

(2)原因:常因嬰兒喂養(yǎng)不當,不能滿足兒童吮吸的欲望,以及缺乏環(huán)境和愛撫。導致兒童以吮吸手指來仰制饑餓或進行自我娛樂。

(3)預防:要消除兒童生活環(huán)境中可能引起兒童焦慮,恐懼等不良情緒的因素,用玩具、圖片等兒童喜愛之物,或感興趣的活動去吸引其注意力,沖淡其吮吸手指的欲望,逐漸改掉固有的不良習慣。不宜采用在手指上涂苦味藥或裹上手指等強制方法。

咬指甲癖:

(1)癥狀:經(jīng)常的、控制不住的用牙將長出的手指甲或腳上的指甲咬去,稱“咬指甲癖”,這在3-6歲的兒童中常見。

(2)原因:大都出現(xiàn)于兒童精神緊張之時,如不原去幼兒園,家長管束太嚴,缺少小伙伴和游戲。情緒不安,低落時,以咬指甲自慰。養(yǎng)成頑固習慣后,有時終生難改。

(3)預防和矯治:從消除兒童心理緊張的因素入手。良好的生活習慣,戶外活動和游戲,使兒童情緒飽滿、愉快、可逐漸克服惰性興奮灶。另外,需養(yǎng)成按時修剪指甲的衛(wèi)生習慣。用苦藥或辣物涂指甲一般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口吃:

(1)癥狀:口吃為常見的言語障礙。它的發(fā)生并非因發(fā)音器官或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缺陷,而與心理狀態(tài)有關。表現(xiàn)為正常的語言節(jié)奏受阻,不自覺地重復某些字音或字句,發(fā)音延長或停頓,伴跺腳、搖頭、擠眼、歪嘴等動作才能費力地將字迸出。、

(2)原因:1:患兒大都自卑、羞怯、退縮、孤僻、不合群。有的表現(xiàn)為易激惹,情緒不穩(wěn)。出于對口吃的恐懼心理及高度注意,終成心理痼疾,越怕口吃越口吃。發(fā)病率約占兒童的1/-2/,多起始于2-5歲,男多于女。2:兒童出于好奇,模仿成人或同伴的口吃現(xiàn)象所致。3:發(fā)育性口齒不流利。值得注意的是,2-5歲的兒童是語言和心理發(fā)展十分迅速的階段,詞匯也漸豐富,但言語功能尚未熟練,不善于選擇詞匯,說話時常有遲疑,不流暢的現(xiàn)象,一般到上小學前,就可口齒流利了。這種現(xiàn)象稱為“發(fā)育性口齒不流利”,不屬于“口齒”。如果大人對幼兒的“發(fā)育性口吃不流利”,流露出擔心、不安的心情,并時時提醒“別結巴”,或強迫幼兒“把話再說一遍”。幼兒在開口之前,心理先緊張了,就更張口結舌,可能真發(fā)展成“口齒”了。

(3)預防和矯治:應從解除幼兒的心理緊張入手。避免因說話不流暢遭到周圍人的嘲笑、模仿以及家長、教師的指責或過分矯治。大人不要當眾議論其病態(tài),或強迫他們把話說流暢,不許急巴。需知,這樣只會適得其反,加重心理障礙。應安慰他們,使他們有信心克服。大人要用平靜、從容、緩慢、輕柔的語調(diào)和他們說話,來感染他們說話時不著急,呼吸平穩(wěn),全身放松,特別是不再去注意自己是否有結巴了??梢远嗑毩暲烧b和唱歌。

遺尿癥:

(1)癥狀:幼兒在5歲以后,白天或夜晚仍不能主動控制排尿,經(jīng)常夜間尿床,白天尿褲,稱“遺尿癥

(2)原因:引起遺尿的原因較多,主要有以下幾種。1:心理因素:主要指精神方面受到創(chuàng)傷,如突然受驚、大病一場、對生活環(huán)境的改變不能適應等。DougIas(1973)研究4500例兒童后發(fā)現(xiàn),有精神創(chuàng)傷的兒童的發(fā)生率是無精神創(chuàng)傷兒童的兩倍。父母對兒童的愛撫不足或過度,都有可能引起兒童精神緊張,或因宣泄內(nèi)心不滿情緒而引起遺尿。2:訓練不當:排尿過程的自主控制,既需要大腦發(fā)育成熟到一定得程度,也需要學習和訓練。一般兩三歲的幼兒舊可以開始自行控制排尿。如訓練方法不當,兒童沒有形成良好的排尿習慣,亦可發(fā)生遺尿。3:遺傳因素:研究發(fā)現(xiàn),遺尿與遺傳的關系密切,約有70/遺尿患兒的一級親屬中有遺尿史。4:器質性遺尿癥:因疾病所引起的遺尿癥稱“器質性遺尿癥”,如蟯蟲病、膀胱炎等等,均可使兒童不能主動控制排尿原因。

(3)預防和矯治:、

多種行為模式:

(1)癥狀:表現(xiàn)為兒童在不同的環(huán)境當中采取不同甚至相反的行為方式,而且較為穩(wěn)定。如在幼兒園里的一個特別聽話的孩子,一旦回到家里,馬上就會變得非常任性,一切都得聽他的,還富于攻擊性。這并不是兒童適應性強、靈活善變的表現(xiàn),恰恰是一種值得重視的行為問題,因為他有可能為兒童成年以后出現(xiàn)“雙重人格”、導致精神分裂埋下隱患。

(2)原因:家園教育的不一致,甚至是完全相反,加之兒童的年齡小、知識少、缺乏判斷,但模仿力強,都是造成這種行為摸式的主要原因。

(3)預防和矯治:幼兒園和家庭兩方都要積極、主動地與對方聯(lián)系,及時溝通育兒的做法和經(jīng)驗,力求做到統(tǒng)一要求、目標一致。家長要樹立榜樣,增加兒童與社會相接觸的機會,有的放 地加以引導,提高兒童的社會適應能力。

攻擊性行為:

(1) 癥狀:這類行為在兒童身上并不少見。當兒童遭受挫折時,常會顯得焦燥不安,采取打人、咬人、抓人、踢人、沖撞別人、搶奪別人的東西、擲東西以及其他類似的方式,與別人爭斗。

(2) 原因:一些心理專家認為,兒童的攻擊性行為是通過別人的攻擊行為摸式而學來的,并由于這類行為所造成的環(huán)境后果而得以維持,就是說“模仿”和“強化”是兒童攻擊性行為發(fā)生、發(fā)展和維持的重要機制。還有一些心理學家則認為,攻擊性行為是兒童對于挫折的發(fā)應,常常是由于兒童想要達到的行為目標受阻而引起的,是宣泄緊張、不滿情緒的消極方式。

(3) 預防和矯治:成人要以身作則,不可采用武力方式對兒童進行教育,尤其不能在兒童情緒激動時強迫他接受教育,以暴制暴,而應轉移他的注意力,當他情緒平靜下來時,耐心加以引導;多給兒童成功的機會,減少挫折感;組織兒童參加多項活動,如打球、下棋、繪畫和音樂等活動,陶冶性情;對兒童自控能力的提高,要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

說謊:

(1) 癥狀:這是指兒童編瞎話騙人,把根本沒有發(fā)生過的事情說得有鼻子有眼睛的,出現(xiàn)說和事實完全不相符合的情況。

(2) 原因:原因比較復雜,成人應根據(jù)兒童說謊的情景和不同的心理狀態(tài)進行具體的分析。

一般來說,可有以下幾種情況。1.:無意說謊:兒童由于思維、記憶、想象和判斷等方面出現(xiàn)錯誤,說出與事實不相符合的“謊言”,如把渴望得到的東西說成已經(jīng)得到了,把希望發(fā)生的事情當做已經(jīng)發(fā)生的事情來描述……這是由于兒童的心理發(fā)展水平所限而產(chǎn)生的,屬于無意說謊。2.有意說謊:兒童為了某種目的的說謊。如希望得到表揚、獎勵,或逃避責備、懲罰等故意編造謊言。

(3) 預防和矯治:說謊是一種不被社會所接納的行為,且容易演變成習慣,應該引起成人的重視。對兒童不同原因的說謊應采取不同的對策。

對兒童的無意說謊,成人不必緊張,也不可過度的指責兒童。一方面要在適當?shù)臅r機進性引導,另一方面也可從中了解到兒童的心理需求。

對兒童的有意說謊,成人也要主要區(qū)別其緣由,不要錯怪了兒童善意的謊言,不僅要讓兒童明白說謊的后果,還要創(chuàng)造寬容的氣氛,允許兒童犯錯誤,鼓勵兒童說實話。成人要以身作則、言傳身教,為兒童樹立學習、模仿的榜樣。

兒童出現(xiàn)這些比較典型的行為偏差,心理因素是主要原因,但不是唯一的原因。這些偏差的形成有個逐漸積累的過程,是動態(tài),所以父母和教師要通過全面的觀察、分析,找到關鍵原因所在,采取針對性強的措施,及時疏導,逐步矯治,一免給兒童的身心發(fā)育帶來不良的影響。必要時應接受專家的指導和幫助,進行心理治療。

夜驚、退縮行為、精神性厭食、恐懼癥、緘默癥、夢魘。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相關知識

兒童健康:如何守護每一個童心的成長之路?
心理健康百科全書:兒童健康卷
愛心呵護,兒童保健預防全攻略
兒童健康管理系統(tǒng)(兒童健康管理平臺)
嬰童家庭健康護理.pptx
當心理壓力蔓延:如何維護心理健康?
兒童心理與康復科
兒童保健與心理健康中心
在世界兒童日,讓我們傾聽孩子們的心聲,守護他們的心理健康
共促兒童心理健康,中國逾50城為慶祝世界兒童日而“點亮”

網(wǎng)址: 兒童心理健康維護 http://www.u1s5d6.cn/newsview82621.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