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聞·河南教育記者渠彭 通訊員:孟光明
母親的愛,如同藍色的大海一樣廣博,仿佛五月的陽光一樣耀眼。濃情五月,當心理健康月遇見母親節(jié),為了以愛之名,感恩母親,5月10日,金水區(qū)經(jīng)緯學校傾心輔導室為師生上了一堂“我的‘彩色’媽媽”心理繪畫課。
課程伊始,師生細細聆聽一首暖心的歌曲《爸爸媽媽》,回味無窮,每句歌詞都有深刻的意境,大家用心感悟著“爸爸媽媽給我的不少不多”背后的深情與厚愛。
傾心輔導室薛雯老師引導大家回憶心理繪畫《我的家庭動物園》中媽媽扮演的動物角色,順勢發(fā)問:你的媽媽有什么“不為人知”的一面呢?你喜歡這樣的媽媽嗎?你會用哪些顏色代表這樣的“另類”媽媽?
學生在薛雯老師的啟發(fā)下,分享交流自己的“彩虹媽媽”:媽媽有時候會變成粉色,她照顧我的總是那么溫暖,像草莓糖果一樣甜蜜,這時候媽媽是美麗的粉色;媽媽有時候會變成深藍色,她大發(fā)雷霆的聲音就像暴風雨一樣可怕,這時候媽媽是沉重的深藍色;陪我做完作業(yè)的媽媽是淡色的,好像有點兒沒力氣;媽媽在爸爸和我陪伴時是彩虹色的……
伴隨著輕音樂,薛雯老師用溫柔的語氣為學生朗讀著引導語:媽媽作為母親,她們也有權(quán)利為自己活出生命的精彩,擁有獨特和“另類”的一面。因為,她們曾經(jīng)也是五彩斑斕的少女,但是慢慢的媽媽開始為了忙碌的生活無暇為自己填上顏色,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想象一下,在你的腦海里,媽媽形象是怎樣的呢?
接下來,同學們慢慢的睜開眼睛,拿起手中的畫筆,嘗試著畫出腦海中“媽媽”的輪廓。有的為媽媽涂上鮮花的色彩,因為鮮花是媽媽最愛的;有的為媽媽涂上橙色,因為媽媽給予自己溫暖;有的為媽媽配上天使的翅膀,因為媽媽是愛的天使;有的為媽媽涂上紅色,因為媽媽給予自己熾熱的愛等等。
大家紛紛上臺展示自己的繪畫作品,并進行愛的表達:為了讓媽媽不“褪色”,在這個特別的日子里,我想為媽媽做一件五彩繽紛、獨一無二的衣服,為媽媽添上一點糖果色;我想為媽媽做一件幸福的衣服,為媽媽填上一點陽光色;我想為媽媽做一件讓她開心、幸福、自豪的事,為媽媽添上一點紫色……
課程最后,薛雯老師進行愛的寄語:馬上要到母親節(jié)了,希望媽媽們可以放下生活中的忙碌和疲憊,去做一個會熱愛、會享受的風一樣的女子。作為媽媽生命中重要的那個人,我們可以用心去欣賞和呵護媽媽,做母親的“護花使者”,讓母親的生命永遠充滿斑斕的色彩!
這堂心理繪畫課是一次心理健康教育、感恩教育,也是德育教育的一種有效的形式。據(jù)悉,當心理健康月遇上母親節(jié),金水區(qū)經(jīng)緯學校傾心輔導室以尊重孩子身心健康發(fā)展階段和發(fā)展規(guī)律為前提,開展形式多樣、內(nèi)容豐富、契合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的活動,旨在塑造學生積極的心理品質(zhì),切實提高學生自身的心理和諧度。